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香已足压千红 --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写影 -- numzero

共:💬1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问题是王稚登把他自己的爱情说得太伟大了

据他自己说,他不肯取马湘兰完全是为了马湘兰好,因为他自己仕途不大得意,怕耽误了马湘兰的前程。

贾宝玉绝不会说,因为自己是不打算考功名的,所以怕耽误了林黛玉的前程,所以是不可以取林黛玉的。

他当然更不会说,因为他是要取林黛玉的,袭人跟了他只能做通房丫头,而且说不定会受黛玉的气,所以不可以耽误袭人的“前程”,还是别碰她,叫她将来好好嫁个平常人做正妻去吧。

苏东坡也没有因为自己仕途始终不得意,就拒绝取王朝云,怕耽误她的“前程”吧?

也许古代的爱情并不强调专一性,但爱情同时也意味着占有欲,我想这点在古今没什么区别。一个女人,倘若爱她的丈夫,也必不喜欢他和别的女人再有沾染,何况男人?一个男人,倘若爱一个女子,会愿意让她过着倚门卖笑的生活,每天周旋在其他男人身边,被人鉴赏,取人钱财吗?

倘若这个男人心中还有比这个女人更重要的事,他不肯为之赎身,尚可理解。

但倘若他说,这是为了这个女人的幸福,不为她赎身,是了让她找个比自己更好的归宿,宁愿忍痛看着她和别的男人往来,盼望她早日跟别人走----如果这个男人的伟大程度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我认为专一性的要求并不过份。

事实上,我认为爱情就是爱情,古今应该没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分别,只不过古代的爱情观和婚约观是相互独立的,而今天二者是一体的而已。

在古代,婚姻首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是生儿育女的需要,如果在皇帝呢,还有广湿雨露令后宫多沐皇恩的责任,有时候还有政治联姻的性质。而爱情,远非古代婚姻观的必要因素,所以原则上说取妻纳妾与爱情的专一性,只爱一人和只取一人的概念是不同的。

比如顺治爱董鄂妃,光绪爱珍妃----是的,他们都是三宫六院,但是第一,他们没有对第二个人象对这两个人那样宠信,第二,他们没有点名再召其他的女子入宫。也就是说,除了履行皇家婚姻观念中的责任之外,他们没有做过其他的和爱情的专一性相背的事。

其实,婚姻以外的“男女”式交往,是对“爱情”不够忠诚,爱得不够的表现,这在古代似乎也一样----作为一个男人,你可以在和一个女人谈情说爱的同时取N个小老婆,但是在和这个女人谈情说爱的同时又向别的女人(非妻妾者)示好,换在古代的评话戏曲中也是花心男子负心郎。(之所以说评话戏曲,是因为这两种形式为了取悦于大众,必须是讲究人情事故的。少数无聊男性文人关起门来“意淫”的作品不算数)

贾宝玉是绝对的例外。首先,他对黛玉以外的人,包括宝钗和晴雯,感情都很纯真,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袭人----但袭人是王夫人早就有意送给宝玉做通房丫头的,宝玉和袭人发生关系与和妾发生关系,没有太大分别。这仍是属于婚姻观念以内的。其次,宝玉对许多女孩儿好,甚至到别人家也会对齐头整脸的女孩子多看几眼,这是基于他认为天下的女孩儿都是至宝,都是该好好怜惜的“博爱”(你不能说他对宝钗,对晴雯,对芳官,对四儿的好有什么分别,原则上,他对黛玉以外的每个女孩的好都在一个档次上)---- 一般人并没有宝玉这种博爱精神。

何况到了明代,爱情的专一性实际上已经成为思想开放的先锋---士大夫与名妓阶层中的许多人所接受的一种观念了。柳如是,顾横波,李香君,董小宛,在其爱情结果之后,男方都保持了专一性;寇白门因为朱国弼的不专一断然与之划清界限,并没有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相反得到了时人的支持的(故诗云:“尝得聘钱过十万,哪堪重论绛纱灯”);卞玉京和吴伟业之间的关系,吴伟业是自认有愧----可见在秦淮八艳的爱情中,除了陈圆圆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力以外,其他六位的爱情中全都包含了“专一性”的成份,而且这种爱情观念,还得到了这个阶层的人们一定程度的认同。(其它的例子还有,如卞敏,葛嫩娘。。。。。。)既然当时人都肯认同这种爱情观念,后世人又何以不能认同呢?

事实上,我并无意指责王稚登的“不专一”,我所看不上的是他的不老实---- 他对薛素素示好,并不表示他不爱马湘兰,却显示他的爱情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伟大,纳闷充满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然则不过是找了一个漂亮借口把自己不肯对感情负责任的行为崇高化了。这种表里不一敢做不敢认是我极不欣赏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