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梦晓半生兄(讨论)中兴之主?大汉奸?宋高宗 -- 何足道

共:💬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知县月俸300两

何兄,好像不应该有这么高,假设1两兑换1贯,宰相不过300贯一月。查宋史职

官九,“宰相,枢密使,月三百千“。 一个县令如何能有300两。

据宋史,

“东京畿县七千户已上知县,朝官二十二千,京官二十千;五千户已上知县,朝

官二十千,京官十八千;三千户已上知县,朝官十八千,京官十五千;三千户已下

知县,止命京官,十二千。 已上衣赐并随本官。 主簿,尉,十二千至七千,有

四等。 并给见钱。

河南府河南、洛阳县令,三十千。诸路州军万户已上县令,二十千;簿、尉,

十二千。七千户已上令,十八千;簿、尉,十千。五千户已上令,十五千;簿、尉,

八千。三千户已上令,十二千;簿、尉,七千。不满三千户令,十千;簿、尉,六

千。“

后来小县的县令加过一次工资,

“县令、录事参军三百六十七员,旧请十千、十二千者,增至十五千;“

12贯以下的均加到15贯,

可见东京畿县的知县最多不过22贯。

当然除本俸之外,还有禄粟等津贴,但比本俸少多了,

比如禄粟,“赤令,七石;丞,四石,京府司录,五石。诸曹参军,四石至三石,有二等。畿县知县六石至三石,有四等。“ "诸县令,五石至三石,有三等。"

宋一石米2贯,赤县县令也不过14贯,就算这些津贴加起来相当于本俸。拿一个望县的县令来算,月本俸15贯,加上其他津贴就算15贯,不过30贯。

上面是北宋的情况,南渡后,不太可能工资一下子涨10倍吧!

宋史上倒是记载“建炎南渡以后,奉禄之制,参用嘉钓、元丰、政和之旧,少所增损。惟兵兴之始,宰执请受权支三分之一,或支三分之二,或支赐一半,隆兴及开禧自陈损半支给,皆权宜也。其后,内外官有添支料钱,职事官有职钱、厨食钱,职纂修者有折食钱,在京厘务官有添支钱、添支米,选人、使臣职田不及者有茶汤钱,其馀禄粟、?呷耍?悉还畴昔。今合新旧制而参记之。“

这样看,南宋和北宋的官员工资应该是差不多的,南渡之处一度还减了不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