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教,楚河名字的来源? -- 泉畔人家

共:💬76 🌺6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们这2千年来的官话发音可能没什么大变化

实际上我们看过秦论,看司马相如的赋,看晁错的文章,用今天的读音读一点不觉得别扭,过秦论朗读起来更是气势磅礴。如果读音有重大变化,我们读秦汉的文章,读唐诗宋词肯定就会觉得别扭。但没有。

整个北方(长江以北),包括四川,相互之间的语言基本都能大致听懂。各地虽然有各地的发言,但官话(当官员,上大殿肯定也要发音一致的)确是基本不变的。这点看杭州话就看出来了,杭州话和周围的发音差别很大,但和普通话差别不大,这应该就是南宋建都的结果。台湾那边的国语和普通话也几乎没什么差别。夏商周不是传说,3个延续2千年的王朝,早就形成了上层社会士大夫阶层的通用发音。估计秦汉时期,尽管各地发音有很大差别,但能当官的都要说官话的,写下来的文章也都是按官话的发音写的。

所以我们不用怀疑楚字古代的发音。秦汉的竹简石碑,我们按现在的读音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别扭,就说明我们汉字的官方读音这2千年没什么大的变化。

另外,我特别提一下阿什巴哈德(英文:Ashgabat), 这个ash 的发音和贰师的发音的接近程度也近乎100%,而土库曼的说法是阿什巴哈德就是当年出汗血宝马的地方,也就是李广利远征攻打的地方。如果Ashgabat的地名发音在2千多年前就有了,那么贰师城的准确位置就呼之欲出了。而koson, 的发音,我看和贵山城的相似程度也就50%。如果您能知道土库曼首都Ashgabat的当地语言发音和乌兹别克koson当地的读音并告诉我,它们和贰师,贵山的相似程度,那就太好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