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看紫阳 -- 秦三光
尤其他身边的人,即智囊们在里面可没少折腾,起了不小的作用,从宣传到发动,再到出谋划策传递消息。他不过是要利用这股子势力罢了,想要使用的策略和文革开始时候毛一样而已,只不过没有毛当年的威望,东施效颦了而已。
新出的LP日记我看了之后,虽然来源真伪不能确定,但是从行文和讲的内容来看,确实看出不漏洞。结合已出版的LP其他日记(三峡日记、人大日记等)来看,似乎文风和体例也是一贯的。如果里面讲的很多事情无伪的话,那么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对赵的定性还是很恰如其分的,其实赵自己的回忆录中,虽拼命为自己开脱,但是还是很多关键点不能自圆其说。LP日记中讲赵和他的“智囊”们当时认为赵的地位不保(原因没提到,我估计是因为经济政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正好借此事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且为了争取外界最大的支持,态度上保持和邓、李等人的距离,而等到闹起来之后,赵的策略就是想借群众的手来“倒李打邓”。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比较可信的,这和之后赵的言行和态度比较符合。另外,文中提到,李多次找赵要求开常委会讨论,赵一直拖着不开,并且开始说闹不大,后期说闹成这样没办法。中央态度导致北京市很为难,觉得中央态度不明朗,自己无法处置,毕竟有文革初期的先例在那里摆着。最终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此外,有一点我始终不清楚:胡的追悼会后,为何三个学生献意见书,指名道姓的要求是LP而不是赵。从意见书中涉及的内容来看,并不是国务院职责之内的,即便从当时来讲,中央的一把手也是赵,而赵也参加了追悼会,为何点名要见李而不是赵,其中我始终没想明白缘由。用学生不清楚党、政分工来解释,还是解释不通的,当时参与此事的学生们,对政治比较清楚,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不可能不懂。这件事算是那年引发事件爆发的重要导火索,后来却未见有人对此作过详细评论,甚是奇怪。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呼呼! 金石 字0 2011-05-12 13:32:28
🙂二十年前的往事。 5 搜火 字716 2010-06-17 11:35:45
🙂关键时刻对他评价不高啊,还隐隐约约说他是幕后总导演 1 bqsc 字0 2010-06-17 22:09:34
🙂幕后总导演到未必,充分利用是肯定的
🙂那是有原因的. 24 四处乱晃 字500 2011-05-12 16:28:42
🙂历史往往就是被你们这些似是而非的类比给糟蹋了 5 gzdcl 字279 2010-06-18 23:20:52
😜我就知道会有毛左受不了蹦出来的 1 酷爱星辰 字477 2010-06-19 02:22:03
🙂什么叫毛左蹦出来了?哦,回应你的帖子叫“蹦出来”, 5 gzdcl 字890 2010-06-19 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