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击溃战与歼灭战:质疑侵华日军高将领的军事指挥素养 -- 2313234454dfsd

共:💬237 🌺1611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哼哼

日军高级指挥官缺乏围歼的意识是真的,但也不尽然。内战和卫国战争的性质差异,决定了战败的国军心态全然不同。一边是缴枪不杀,有包子吃、给路费回家的同胞解放军,一边是对俘虏剥皮、活埋、吃肉的禽兽日军,战斗精神能一样?同样一只战败的国军,面对八路和日军,您说哪个更容易被围歼?国军对日和对共战斗表现是完全不同的,淞沪抗战之类表现,在3年内战中是罕见的,淮海战役才战死了多少人?能比吗?还有情报工作、民众基础等。

运输工具都如此缺乏,其他用于高速突击的配套器材和装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日军进行大范围合围作战在物质基础上显得有点不足。

~~~~~~~~~~~~~~~~~~~~~~

和德军顶尖机械化部队比,日军在华部队当然不算啥,但是不能光看表面。

首先,二战德军大多数主力也是战术机动主要靠两腿和军马的传统步兵,机械化、摩托化的部队比例很小的。二战大概也就美军确实机械化水平高,德军和苏军更多依赖铁路,这点中国不具备。

其次,中国的地理条件不允许。已经工业化的苏联西部大平原的交通条件,那是中国军人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可在德军眼里跟地狱差不多,德军记录里,冰雪一开化,泥泞、泥泞、还是泥泞,然后就是夏季的尘土飞扬。。。。中国多数地区,按照欧洲标准,那根本就没路。换传说中德军机械化部队来华,面对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和西欧根本不敢想的崇山峻岭,绝对比日军更惨,慢慢移动的长长机械化队列,根本就是游击队袭击的最好目标,打了你我还可以从容撤退,有种你坦克兵、炮兵下车到山林里追我;而轻装的日军就能,机动性还颇强。骡马化的步兵,远比摩托化更胜任。

自从日俄战争之后,乃木希典就被捧上了“军神”的位置,其所采用的“白兵突击”、连续冲锋等实质上的人海战术则被奉为日军进攻战斗的“金科玉律”,辅之以洗脑式的精神教育和(普通士兵)堪比狙击手的射击技术,使得日军在亚洲横行一时。“武士道”精神也要求日军官兵“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正面粉碎敌人,

~~~~~~~~~~~~~~~~~~~~~~~~~~~~~~~~

小说看多了吧?

日军步兵分队标准的突击战术可不是排队枪毙(特殊情况例外),那是相当有水准、有威力的。如果日军是那种挺着刺刀集团密集冲锋的,那严重缺乏弹药的老八路肯定高兴坏了,大不了对冲。中国人手长个高有利拼刺,虽然营养差点,但大不了2个、3个换1个,这样的交换比,100万侵华日军38年就早玩完了。

分析敌人的弱点是必要的,但没必要丑化对手,尤其是一个穷凶极恶、战斗力破强的对手。抗战初期的老八路无论战斗意志、技能和经验,都是相当出色的——长征的幸存者嘛,可遇到日军近战之余,那是相当骇然的。看看平型关,八路精锐以绝对优势围歼日军后勤小单位、很多日军甚至手里都分不到一人一支枪,结果如何?

二战前期的日军,那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即便苏军,同等条件下也未必敢掉以轻心,诺门坎苏军的惨重伤亡就告诫了这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