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攻城问题需要讨论

1、很多公认的所谓某帝国的人攻城能力不足,个人觉得都是胡扯。

A、萨珊不是匈奴,其建国过程中攻城并不少,不可能每次都像哈特拉那样用美人计。而几乎每个帝国,都是靠攻城略地来实现的,所以,任何说一个帝国攻城能力差,恐怕都不是事实。如果某次攻城失败,最多只能说某方守城能力超一流,结果抵抗住了该帝国的攻势。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帝国承受不了下城的成本而“主动失败”或者是被打防守反击了。此次的下不了城对帝国来说仅仅是绝无仅有的失败的特例,“能下城”才是帝国的常态

B、一次大的成功,一定不是凭空而来,一定是前期各种攻城累积,才能有最后的集大成,而这不太可能靠罗马人出卖技术一时就能获得的。

C、攻城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装备问题,而是个系统工程。攻城和守城都是系统策略综合对抗问题,不是简单一两句可以说完的,最终下城或者守住,都不是仅仅一两个因素。很多城市号称不落,也有很多名将,以下城著称。这点玩光荣日本战国历史相关的游戏相信会有深切体会。

D、有攻城器械那么就有反攻城器械,或者说守城器械,其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到攻城效果。这点鲁班和墨子的沙盘演练就是例子。

所以说要靠罗马俘虏出卖技术,这种武器决定论的观点,除非是核武器,否则恐怕很难说得通。

最终结论是波斯人用骑兵不太适合攻城,但不代表萨珊攻城不行。

2、既然可以在下通道烧火放烟,那么就可以在上通道开闸放水,这种技术中国古代攻城守城多次使用。为何不见提及?是否是罗马人守城技术水平此处太次的表现呢?也就是说,可能不是萨珊人攻城技术提高了,而是罗马人犯错了。

3、攻城靠人多势众是没用的,比如中国史上多次出现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情形,除非是为了给失败找借口才会说对方人多势众。相反中国古人还总结了“勿屯兵于坚城之下”的教诲,而很多守城的恐怕不是怕对方攻城人少,反而是对方人越多越开心。

另外,穴地这种作用不在于人多势众,而在于突然出现,搅乱敌方防线。

4、那个罗马攻城塔是个典型的废柴。冲车+云梯,结果就是这工艺精良、造价不菲的宝贝,只能用于城门这么一个狭小的领域,而且还非常不经打。即使是小规模的城,这宝贝也用处不大。如果都是这种又贵又脆的宝贝当攻城主力,那这仗根本没法打,因为太贵了。

另外,说色雷斯人马克西明,阿拉伯人菲利普,如果他们算蛮族,那罗马更蛮族,总体感觉有点西方中心主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