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袁总统”的故事—— 往事忆趣之十一 -- 习之

共:💬14 🌺1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赛诗会的故事—— 往事忆趣之十二

赛诗会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十二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有关赛诗会的故事。

要讲这个故事呀,首先还得给大家交代一下当年“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江青在天津树立的那个典型——小靳庄。

1974年6月,江青以“批林批孔” ① “抓点”为名,到天津市郊宝坻县的小靳庄,树起了一个在农村进行“意识形态领域革命”的所谓典型。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全国。一时间,全国上下学习小靳庄,大搞“赛诗会”,成为了 “文化大革命”中的又一个新鲜事物。

我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

1975年,我原所在的那个企业的团委为了追赶时代的潮流,也办了一个大型赛诗会。我应团委书记的特邀,专门写了一首长篇诗歌《古人惊梦——太白新诗录》,作为了那天赛诗晚会的“压轴戏”。不知是那首歪诗中有几句中听的诗句,还是因为我曾在市歌舞团混过的演技功底起了作用,那天的诗朗诵竟然赢得了满堂的阵阵喝彩。一时间,我几乎成了李太白老先生的N代门生,被年轻的哥们、姐们广为吹捧。

团委的赛诗会过后,各个分团委也纷纷效法。我那个以开车为职业的中学同学袁X,就接到了要他在分团委赛诗会上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的任务。这可难坏了他了!我那同学工作上是没话说的。这不,眼下他已是团的积极分子,很快就要发展成为团员了。估计要他参加赛诗会也是分团委要“考验考验”他。但舞文弄墨可是他的短处。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桌上的稿纸一张又一张地成了地下的纸团。但最后那张稿纸上,除了铅印的格子之外还是什么都没有。因为早几天他也参加过企业团委举办的那场大型赛诗会,看见过我在台上朗诵诗歌的场景。他也知道我平常间或在厂报、市报上发表一点歪诗、小说什么的。于是乎,他产生了要我为他代笔的打算。他立即登门求助,我也就只好给他捉刀一回。

在他们分团委举办的赛诗会上,他朗诵了我给他“度身订制”的诗歌《开部汽车上诗台》:

千古诗坛新风开,

三尺诗台车间摆。

我搇喇叭嘀嘀叫,

开部汽车上诗台。

开汽车哦上诗台,

众人齐说理不该。

一是赛诗不用它,

二是台窄无处摆。

台窄小哦无处摆,

我有任务身上带。

昨日书记告诉我,

今日车间把诗赛。

歌手多哦好诗才,

叫我开车把诗载。

运到车间机床边,

和着机油往里筛。

和机油哦机床上筛,

机床喜把大步迈。

金瓜银果结满地,

个个贴上优质牌。

开汽车哦上诗台,

运载诗歌人人爱。

我愿汽车快快跑,

多上几次赛诗台!

袁X朗诵的诗歌,也同样获得了他们分团委全体青年朋友的一致好评。有的还说,“没看出来啊,这个袁X还是个文武全才的主,肚子里还有一点墨水呢!”没隔几天,一份“入团志愿书”就发到了他的手中。

——————

注释: ① “批林批孔”,即“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批林批孔运动。1974年年初,由江青一伙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他们把矛头指向周恩来。

关键词(Tags): #赛诗会#小靳庄通宝推:廖石,njy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