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朝故实 -- 曹仲德

共:💬37 🌺21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汉朝故实之三:上朝的坐与站

《后汉书》记载说,光武皇帝为提高刺举官吏的地位,使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朝会殿上时,“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有人把它理解为满朝大臣都是站着,惟独这三人坐着。所以叫“三独坐”,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因为直到宋朝之前宰相上朝都肯定是有座位的,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就是说这回事,五代以来皇权衰微,宋初宰臣为了表示尊崇皇帝,谦让不坐,由此传为定制,从此宰相上朝就没了座位。

实际上这里的“三独坐”的意思是把这三人的坐席与其他朝臣分开以示特殊,大家都是两人共一席,他们则是专席而坐,并不是说大家都站着就他们有座位。

《后汉书 戴凭传》提供了一则汉朝大臣朝会的情景,“建武中正旦朝贺,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古代人对于尊者常常铺设几层的坐席,叫做“重席”,戴凭说经胜过对方,光武帝就把对方的坐席剥夺了,铺到戴凭坐席下,所谓“重坐五十余席”就是说最后他的坐席铺了五十多层。既然是群臣说经夺席,那么自然应该是每人都有席。

理解了这点才能理解为什么“剑履上殿”在汉朝是大臣的一种殊荣,因为大家在殿上都是席地而坐,所以上殿前必须脱鞋以保持地面清洁,只有有特殊功劳的大臣才能被允许穿鞋上殿。

如前所说,宋朝的时候宰相为了表示尊重皇帝,退让座位不坐,此后宰相朝会就没了座位,由此也可以推断,大概到宋朝之前,宰相之外其他大臣的座位已经没有了,所以这里只说宰相谦让不坐而不及其他。

汉昭帝的时候,丞相田千秋年老,皇帝特许田千秋直接坐小车上殿,田千秋不过一庸相罢了,尚且能享受如此待遇。而据说清朝的李鸿章曾经在朝廷大典的时候因为跪得太久,起来后站都站不稳,对比之下,不能不发一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