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学的欣赏流行乐 -- 比的原理

共:💬309 🌺1010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找补?你居然说上千年的实践是找补?

不是找补啊

诗经就不说了,没人听过。

乐府也没人听过,但是都知道乐府是配乐的。当然可能是不协调的。

近体诗也没人听过,说是唱的,可能也不多。

宋词呢?明确说了是歌唱的。那么是否要考虑字的音调与节拍的关系呢?是,因为历史上还有过格律派的斗争。

元曲也很清楚是和戏曲有关的,而且有是有音调与节拍的关系的。

明代戏剧作家为了用字是否遵守格律也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戏剧里面就使用了大量的曲子。

一直到现在,戏曲也一直在传唱中。

实践很明确:中国的音乐作品,要求字的音调与音乐的旋律协调,只是并不强求一致,允许出现少部分瑕疵。

如果因为资料太多了,就说是找补,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合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