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32:定风塘 -- 本嘉明

共:💬217 🌺146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 有补充

1)工业的发展,是受需求制约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长放缓,本质是国际市场饱和,实在不能消化更多的产品了。这是我工作中的一手体验。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安全的繁荣的,需求是旺盛的------都是纸糊的纸牌屋。

中国外贸企业(不管是三资,民企还是央企)都已经非常努力了,通过自身加压不断进步,能维持目前的出口额已经算不错了。坦白讲欧元崩溃也快了,目前全球这种“摇摇欲坠”的平衡,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就算工业文明不是马,是机器大狗,有耐力跑,也得有路可跑。走投无路前有悬崖,也跑?

2)中国和美国,就目前来讲,谁相对安全,是一目了然的,就是美国安全。因为2008年以后只有美国真正在房价问题上认真下力了(就是私人借贷领域“去杠杆”,减少债务总额),手段极为冷酷,法拍数以百万计。中国近15年的楼市宏观政策,基本是在给自己挖坑,尤其到了2008后明明看到危险,考虑到任期快满,刻意维持现状------这个案子,令我对中国”十年一届”的制度,信心大为动摇,因为这个制度,助长某种人性的丑陋。

不要再讲中国家底充裕之类废话了,目前中国不是适度危险,某种程度上讲,是极度危险。

危险的原因,是战局变幻,中国不但不转入战略防御,还想余勇可贾,要顺着巨大惯性继续进攻。战略上万一真的错了(这个我们也不能铁口直断),再多的预备队也经不起消耗。

3)老龄化应该是通缩的原因之一,而不是通胀的。这个,全世界研究的专家很多了,结论基本一致。比如说日本,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就是买房的人(新入市者)要少于卖房的人(老人过世,家属把多余房产脱手),那么房价是上还是下?至于你说“一个国家老龄人口比例增加,虽然会降低消费需求,但是生产能力下降得会更加快。”,这跟你第一段所说的,工业技术的指数进步,不是矛盾了吗?没有足够工人,用机器就行。不然,西铁城为什么关了中国的厂,反而迁回日本?

我对于日本经济的韧性,还是极为钦佩的。我认为日本到今天走不出“通缩的20年”,一个关键原因,是时间还不够,现在安倍抗通缩,急于扭转大势,政策没有错,只是操之过急。日本大约需要30年(一代人),就是今后还有5-10年左右,才能基本消化目前老龄化+通缩的组合杀伤弹,随后经济慢慢回升,简单讲就是30年不发展,欠账积累多了,需求自然就旺盛起来。总之,日本会给中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前车之鉴,这就好比两辆车在路上走,前面的日本陷在坑里了,中国也不用急,堵上就堵上了,停在后面仔细看,看它怎么爬出坑。但中国也要保存好自己的预备队(储备政策和储备财力),不要等日本爬出坑了,我们也吸取了教训知道怎么对付了,这时候发现自己的油不够了。

至于你说的“现在日本的老龄化已经导致其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连年巨额贸易逆差”,这并不必然导致10年之内日本会有恶性通胀。因为日本的进口,通常是“日日贸易”,即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产品回销日本。日本政府可以通过向海外投资者收税,或动员他们用海外利润购买日本国债,来平衡之。中国的监管机构已经在考虑对中国改革后第一代海外投资者征收10%的资本利得税。

你说“中国追求的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这是没有强有力的根据的。从邓公起,中国就是追求“政治挂帅的发展”,只要政治上可靠了对路了,中央层面经济怎么搞,谁在搞,邓不在乎(只要继续改革开放就行),年终你给我看到一些实质进步的成绩就可以了。到今天都是一样的,一个省,只要稳定了,经济有发展了,班子就合格了------至于这个发展,耗用了多么低效的巨量投资,中央不知道(地方财政决算不允许有赤字,至于地方政府私下融资建设,不关中央的事),就没责任了。

你我空口说说的,可以淡定,中央已经不淡定了。这不,又降息了,比我预料的还早。不要以为中央很厉害,这种犹犹豫豫的“添油战术”,弊大于利,只能鼓励更多资本出逃。

问题是降息并不能刺激实业产能和出口的增长,因为实在无市场空间可销售了。

“把巨额资源用于回报很成问题的大型基建项目,将无谓的抬高中国社会的运行成本,那就真变成为发展而发展了”,这可是中国天天在发生的事情啊,高铁就是啊,城镇化就是啊,武汉等地的大拆大建就是啊。今天回报很成问题,不等于将来也是问题啊。下点小雨是可以的,不然怎么抗旱?农民工的就业呢?

通宝推:秦波仁者,海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讨论】9年后回看 -- 补充帖

至少我对于日本的判断,属于“遥言”,一击即中。你看看今天日本的股市。

一个帖子,近十年后才来“补充”,挤牙膏要挤个十年,也是西西河的奇葩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