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6:知罃——未可与争 -- 桥上

共:💬68 🌺2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6:知罃——未可与争

要说“知罃”,就不能不先说说“荀”这个“氏”。

郑樵云:“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通志氏族略》)

不过,晋国最著名的那个隰叔当属祁“姓”,为刘累之后,“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唐杜氏有杜伯,被周宣王冤杀,其子杜隰叔(唐隰叔)逃到晋国,据说被封在“荀”,史称荀卿,为晋穆侯“士师”。《史记赵世家索隐》云:“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

这一支祁“姓”荀“氏”的后裔之中,最著名的是后来以“士”为“氏”、再后来主要以“范”为“氏”的那一支,那一支中士蒍以下有多人见于《左传》。而该家族如果原来有荀这个“氏”,后来也隐而不显。可能是因为荀邑已不属此家族,该家族就改以其先祖担任过的“士师”——“士”这个官职为“氏”了。

不过,这一支祁“姓”荀“氏”与后来晋国最著名的以荀息为其始祖的那一支姬“姓”荀“氏”并非同宗。郑樵说不定是把隰叔和息叔混淆了,且息叔——荀息虽属姬“姓”,似亦非晋之公族。

至于是否还有一个以另一位隰叔为始祖,出于晋国公族的姬“姓”荀“氏”,也说不准,不过我没查到,可能是能力不够吧,但确实未见于《左传》。

李朝燕《春秋晋国中行氏家族研究》中有:

据《左传僖公二年》载:荀叔即荀息,所以名之为“原氏黯”者,“原氏”为其本氏,名之为“荀叔”、“荀息”者,因为封于荀地,而以邑为氏,称为“荀氏”。关于荀氏与晋公室的关系,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富辰谏襄王语(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可知,“原”为周文王之子之封国,郑樵在《通志》中也认为,“原”是来自于周文王十六子原伯。原氏黯即荀息,是晋国的同姓异氏之族。

李先生这里提到了荀息乃“原”家(氏)的子孙,而“原”这个采邑(“国”)是于公元前六三五年(鲁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十八年,晋文公二年)归于晋的,荀息则死于公元前六五一年(鲁僖公九年,周襄王二年,晋献公二十六年)。因此荀息在晋国任职时“原”还独立存在。荀息既然改以“荀”邑之“荀”为“氏”,显然没有继承“原”家的族长之位,他应该本来也不是嫡长子,而是“原”家其余子弟中前往晋国任职者,其后裔也没有资格使用“原”这个“氏”。

荀息在晋国得邑得“氏”,地位甚高,当时家族势力应也甚大。荀息被杀,其子逝遨仅为晋国之大夫,比起荀息来地位大大下降。但逝遨的两个儿子分别得到了新的“氏”,大儿子荀林父得到了“中行”这个“氏”,后来称中行桓子;小儿子荀首得到了“知”这个“氏”,后来称知庄子;“荀”家又复兴了。

“荀”邑(国)非一,荀“氏”(家)亦非一,或有某一荀国之后裔得称荀“氏”,又可有祁“姓”之“隰叔”仕晋立功得某“荀”邑且得为荀“氏”,还有姬“姓”之“原氏黯”仕晋立功得另一或同一“荀”邑亦得为荀“氏”。

与知罃有关的荀“氏”当就是出自原氏黯——荀息的、姬“姓”之荀“氏”。荀息死于公元前六五一年(鲁僖公九年,周襄王二年,晋献公二十六年),死时他儿子逝遨当已成年,我估计逝遨的最后一个儿子、知“氏”的始祖、知罃的父亲荀首(知庄子)出生于荀息死后十四年——公元前六三七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周襄王十六年,晋惠公十四年),逝遨大概不久就去世了。

逝遨去世后不久,公元前六三三年(鲁僖公二十七年,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四年),城濮之战出征时,荀息的长孙荀林父得到任命,为晋文公的指挥战车驾车。

下一年,公元前六三二年(鲁僖公二十八年,周襄王二十一年,晋文公五年),晋文公把晋国原来的两“行”徒兵扩编为“三行”,任命荀林父担任新组成的“中行”的指挥官。后来荀林父的后裔用“中行”作为家族的荣誉称号——“氏”,就是要炫耀荀林父担任了“中行”的首任指挥官。

又经过十三年,公元前六二〇年(鲁文公七年,周襄王三十三年,晋灵公元年),荀林父(中行桓子)终于进入“卿”的行列,担任了上军佐。

五年后,公元前六一五年(鲁文公十二年,周顷王四年,晋灵公六年),荀林父升任中军佐。

再过十八年,公元前五九七年(鲁宣公十二年,周定王十年,晋景公三年),荀林父成为中军元帅,他四十岁的小弟弟荀首(知庄子)担任了下军大夫,大约同时,荀首得到了“知”这个“氏”。荀家又发达起来了。

“知”这个“氏”源于“知”这个城邑(杨注:《通志氏族略》三谓“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氏。”),此城公元前六*四五年时称“解梁城”,不知何时易名为“知”。

荀首非常勇武,就在这一年,“邲”之战中,晋军溃败,他的嫡长子荀罃(知武子)被楚军抓走(这是荀罃在《左传》中第一次出现,我估计荀罃大概生于公元前六一七年,此时二十岁)。听说了这个消息,荀首竟带着自己的族人和一些愿意跟随他的“下军之士”打了回去,“射连尹襄老,获之,遂载其尸;射公子谷臣,囚之。以二者还。”为和楚人讨价还价取得了筹码。

荀首的儿子荀罃也是好样的,在楚国被扣押的时候,荀罃竟然能结识一位郑国的“贾人”,要把他“置诸褚中”偷出楚国。

最终,晋人还是用“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换回了荀罃。释放他之前,楚共王设宴招待他,企图让他答应以后会报答楚国,被他委婉但明确地拒绝了:“若不获命,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于是楚共王感叹说:“晋未可与争。

四十年前,晋文公(公子重耳)流亡在楚国,与楚共王的曾祖父成王之间也有一段类似的对话,荀罃这大概也是学习了晋文公的榜样:

楚子饗之,曰:“公子(公子重耳,晋文公)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僖二十三年传》(p 0409)(05230607))(038)

荀罃这个人既有韧性又能审时度势,也可说是“未可与争”。回国以后,他在军事行动中颇有《孙子兵法》“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的风范(见《孙子译注》(p 027)李零(040200)《(军)形第四》),几乎没有再失手。

荀林父这个中军元帅只当了四年,公元前五九三年(鲁宣公十六年,周定王十四年,晋景公七年),荀林父去世,其子荀庚继任中行家的族长,同时任上军将;荀首(知庄子)则升任中军佐,荀罃就是在这以后被换回来的。

公元前五八八年(鲁成公三年,周定王十九年,晋景公十二年),晋国“作六军”,“卿”的人数达到十二位,荀家又有荀骓进入了“卿”的行列,担任新下军将。

公元前五八五年(鲁成公六年,周简王元年,晋景公十五年),晋国迁都新田。

大约在公元前五七八年(鲁成公十三年,周简王八年,晋厉公三年)之前,荀首(知庄子)和荀骓均已去世,晋国这时又把原来的六军缩编为四军,“卿”减到八位,荀庚(中行宣子)升任中军佐。

而此时三十九岁,接替荀首担任“知”家族长的荀罃(知武子)则当上了下军佐,进入卿的行列。

两年后,荀庚去世,到公元前五七五年(鲁成公十六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厉公六年),继承荀庚“中行”家族长的荀偃(中行献子)任上军佐,荀罃(知武子)则仍任下军佐。

荀罃治军十分严整,在这一年,他率兵和各家诸侯一起进攻郑国和陈国、蔡国,在颍上遭遇郑军的夜袭,“宋、齐、卫皆失军”,他率领的部队却没受损失。

下一年,公元前五七四年(鲁成公十七年,周简王十二年,晋厉公七年),晋厉公一口气杀掉了八个“卿”之中的三位——三郤,还想杀掉别的“卿”,可他自己反被中军元帅栾书联合荀偃(中行偃)抓了起来,到下一年,公元前五七三年(鲁成公十八年,周简王十三年,晋悼公元年),年初,他就被栾书和荀偃指使人杀掉了。

杀掉厉公后,他们派荀罃和士鲂从周王室那里迎回了晋悼公。栾书也很快就死掉了,各大家族重新洗牌,韩厥(韩献子)当了中军元帅,荀偃仍为上军佐。

这一次荀罃升任上军将,在八个卿之中位列第三。此后荀罃还屡屡代表晋国出访或出战,非常活跃。

八年以后,公元前五六六年(鲁襄公七年,周灵王六年,晋悼公八年),韩厥“告老”,荀罃当上了中军元帅,同时荀偃升为上军将。这一年,荀罃已经五十一岁了。

荀罃作中军元帅,主要的任务就是征服郑国,把郑国从楚人手里抢过来。为此,他提出了“三分四军”,轮流出战,疲敝楚人的战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三驾而楚不能与争”,郑国彻底倒向了晋国,在荀罃手上实现了楚共王“晋未可与争”的预言。

在公元前五六三年(鲁襄公十年,周灵王九年,晋悼公十一年,宋平公十三年),晋国在“柤”那里会集诸侯,荀罃的堂侄荀偃拉上了荀罃的副手——中军佐士匄,两人一起提出要攻打偪(fù)阳,荀罃不愿意,他认为:“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但架不住这一对冒失鬼苦苦纠缠,终于答应试试。

结果顿兵于坚城之下二十多天未能取胜,雨季快来了,荀罃急了,把那两个家伙叫来训了一顿:“女成二事,而后告余。余恐乱命,以不女违。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曰:‘是实班师,不然,克矣。’余羸老也,可重任乎?七日不克,必尔乎取之!”那俩人只好亲自上阵,打了五天才打下来。

打下这个城本来是要送给宋国重臣向戌的,但看到代价惨重,向戌不敢要,只好送给了宋平公。宋平公宴请晋悼公,要为晋悼公表演《桑林》之舞,本来荀罃推辞了,但冒失鬼荀偃和士匄非要看,结果这个《桑林》之舞把晋悼公吓坏了,回来的路上就生了病。那两个冒失鬼还想回去向桑林之神祈祷,被荀罃制止了。

这年冬天晋军就有一次在郑国周边与楚军对峙的行动,在荀罃的坚持下,尽管郑人悄悄与楚人勾结,晋军坚持不贸然开战,主动撤退,楚军无用武之地,也只好撤了回去。等楚人撤走,过了几个月,到下一年,晋军又卷土重来,包围了郑国,“观兵于南门”,郑人惧,又向晋人求和。

两年以后,公元前五六〇年(鲁襄公十三年,周灵王十二年,晋悼公十四年),荀罃就去世了,享年大概五十七岁。

同时去世的还有士鲂(彘恭子),那一对冒失鬼荀偃和士匄则分别当上了中军元帅和中军佐。此时荀罃的嫡子知朔(另一位知庄子)已去世,嫡孙荀盈(知悼子)只有五岁,士鲂的嫡子彘裘也很年幼,晋悼公就只任命了六个卿,并且很快就取消了新中军,四军变三军,卿也就只需要六个了。

但是对那两个冒失鬼荀偃和士匄的领导,前中军元帅栾书的儿子,下军将栾黡很不服气,于是在下一年,公元前五五九年(鲁襄公十四年,周灵王十三年,晋悼公十五年,秦景公十八年),在讨伐秦国的战役中,栾黡不服指挥,擅自撤退,酿成晋军的失败,这就是所谓“迁延之役”。

这里反映晋悼公的控制力下降,才让与他不合拍的冒失鬼荀偃当上了中军元帅,荀偃激烈的作风和荀罃沉稳的作风完全相反。

一年多以后,公元前五五八年(鲁襄公十五年,周灵王十四年,晋悼公十六年)冬天,晋悼公去世。

晋悼公去世以后,荀偃作为中军元帅还打了两场大仗,都打胜了。一次是与楚军的湛阪之战,另一次是报复齐国的战役,这一战晋军包围了齐国的都城,吓得齐灵公的差点弃城逃走。荀偃还是很善于打仗的,只不过不像荀罃那样更在意“不战而屈人之兵”。

下一年,公元前五五四年(鲁襄公十九年,周灵王十八年,晋平公四年),报复齐国战胜没多久,荀偃就在回师的途中去世了,据说他曾发誓“苟捷有功,无作神羞,官臣偃无敢复济”,意思是这一仗要打胜了他就不再能渡河回国,果然应验了。

临终时,荀偃指定了荀吴(中行穆子)继承他的家长之位,荀吴并担任了上军将。后来,荀家还有荀骓的孙子程郑因晋平公的宠爱当上了下军佐。当时“知悼子少,而听于中行氏”。估计在程郑死后,公元前五四八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周灵王二十四年,晋平公十年),十七岁的荀盈(知悼子)接任了下军佐,成为当时中军元帅赵武(赵文子)的重要助手。而荀吴则继承了中行家尚武的传统,一直率领部队在外东征西讨。

公元前五三三年(鲁昭公九年,周景王十二年,晋平公二十五年),三十二岁的荀盈在迎亲途中去世,晋平公不喜欢他,经过屠蒯劝解才让知家的继承人荀跞(知文子)仍然担任了下军佐。

荀跞最终于公元前四九七年(鲁定公十二年,周景王二十二年,晋定公十四年)成为执政的中军元帅。在他执政期间,两个冒失鬼荀偃和士匄的孙子,荀吴之子荀寅(中行文子)和士鞅(范献子)之子士吉射(范昭子)一起,与赵家发生了冲突,随即作乱,竟被赶出了晋国。

二十二年后,公元前四七五年(鲁哀公二十年,周元王元年,晋定公三十七年),荀跞(知文子)已去世,他的孙子荀瑶(知襄子)是知家的族长,且再度执掌了晋国的国政。但他刚愎自用,终致“国亡地分,为天下笑”(《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此后,一些知家族人纷纷逃离晋国,晋国的“知氏尽灭,唯(知家的别支)辅氏存焉。”(《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

通宝推:履虎尾,老老狐狸,楚庄王,芷蘅,一介书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