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工厂参观经历 -- Swell

共:💬207 🌺1538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质量管理是门科学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朱镕基曾经主编(或专著)了一批经济管理书籍。其中包括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现代化管理》、1983年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管理现代化》、198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教程》以及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下场14

美国的 GE 公司搞了个 Six Sigma 管理。到 2000 年, GE 成为了企业管理神话,号称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到2000年代中期,GE 的市值达到了 6000 亿美元。

现在,GE 的市值只有 600 亿美元。

结论:路线错了,啥质量惯例也救不了你。或者说,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今天,我们重新来认识鞍钢宪法时,决不可把鞍钢宪法看成只是一套狭义的工厂管理方法。鞍钢宪法有它更为广泛深远的意义。确立鞍钢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普遍建立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普遍推行鞍钢宪法,也只有在鞍钢宪法能普遍推行时,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巩固和健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鞍钢宪法的诞生,表示中国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上踏出关键性的一步。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证实了坚持走社会主义的人必须坚持与修正主义斗争。鞍钢宪法是同主张物质刺激、反对政治挂帅,主张一长制、主张采用临时工、反对职工终身制、极力要求砸毁职工“铁饭碗”等资本主义倾向的政策进行斗争的结果。鞍钢宪法诞生后,这种斗争仍在继续,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过斗争。

咱的家乡是个小地方,厂子也是小微企业居多,总的来看,工厂的发展与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质量管理与企业金融息息相关。

例一。90年代初,县工具厂(大集体)生产锯条、暖瓶皮转产农机,效益大好。县领导乘势而上,先后让其兼并了机械厂、纺配厂、拖拉机站、酒厂(都是国营),发展成为行业内翘楚。家族式管理。至10年代后期开始没落。开始的粗放型到现在的9000,5s,厂区环境是越来越好,效益却越来越差。原因是原来的拳头产品销路萎缩,多次转型不成功。

例二,90年代同期,县造纸厂迎来发展东风,贷款滚动式雪球大发展。08年基建铺的摊子太大,精品分厂被港资。2010年后,资金链逐渐断裂,破产重组至今。9000系列这个集团是做的最好的,随着人才的流失,然并卵。

例三,二三百家微型食品厂,审查过几十家,质量手册有模板,至于说质量管理,只能呵呵了,5、6个人的家庭小厂只能靠管理者的经验和智慧了。

通宝推:方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