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三):3、本初子午线和罗马路 -- 1001n

共:💬12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三):3、本初子午线和罗马路

本节将稍微扯远一点,不讲密码,跑题说点其它有意思的事情吧;算本章的篇外,就不另外单独编号了:)

各位等着看密码故事的兄弟,下篇,下篇就是了——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

----------------------------------------------------------------------

这个神秘的布莱奇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如果各位有兴趣,并且可以访问网上的电子地图的话,而它又支持经纬度查询的话——我是不知道哪种电子地图支持这功能,呵呵——那么不妨试着输入这样的两个坐标:

西经 0° 45'25"

北纬 52°02'31"

哈,这个西经0°,倒是挺有味道的——听惯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经度数字以后,骤然看到个0°,咋能不多看一眼呢?不过说起来,也实在不奇怪;伦敦不是有个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么?当年划定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那会儿,可就是把这里作为经度的原点,也就是东经或者西经的0°啊。

这里提到了本初子午线,也就顺便多说一句吧。

在那个科技发展的年代,为了方便地丈量全球,迟早得有一套经纬度方案出台;其中纬度方面,由于南北极那是已知的极端,赤道是天然的0°线,实在是没什么好争论的。可到了经度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地球可没有那么天然的纵向标志啊,该把哪里做为经度计算的原点呢?换言之,这纵贯经度原点的“本初”子午线,该怎么定义呢?

——既然上帝没定,那大伙就可劲儿造吧。

于是各国就你划你的,我划我的,大家很快都搞出条穿越自己首都的本初子午线来。咱们大清国当年这不行,那不行,可在这上头倒是行了——也划了条穿越北京的本初子午线……就连航海家们也不甘寂寞,怎么方便怎么来,用航线、用岛屿纷纷定义了自己的本初子午线……热闹的一塌糊涂。

显然,如此百花齐放的局面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就好像有几十种“斤”的定义一般,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再加上人类引入经度的概念,实际上也是为了解决航海中船舶定位的问题;可现在划上了这么多条乱七八糟的本初子午线,这船一窜到大洋上,不就傻眼了么——我自己到底在哪里啊。。?

没办法,大家开会研究吧。1884年,也就是咱们大清国的光绪十年,在华盛顿就开了这么个会。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清楚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统一了认识:该划一条全世界通用的本初子午线了。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又经过一番友好协商,最后决定紧密团结在伦敦那条本初子午线的周围——毕竟,使用着这种航海图的轮船们,已经支撑着世界贸易总量的72%了。

最后的表决毫无悬念,结果是:25个国家里,只有发言没什么分量的小国圣多明戈(San Domingo)反对;在压倒性的22票支持下,问题解决了。

伦敦的这条本初子午线,当时可是穿越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如今天文台早搬家了,但是旧址依然保留。不过认真来说,“本初子午线穿越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这个说法,与事实正好是相反的;因为这条本初子午线,可是根据天文台的子午仪(Transit Circle)望远镜的位置来确定的。而这台子午仪,是在1850年的时候,由第7届皇室天文学家George Biddell Airy先生建造的;因此,它也叫Airy子午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房间里那台“子午仪”的基座上有条竖线,那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基准

退几步再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门一开,竖线就延伸出来成为本初子午线,也顺手就劈开了脚下的东西半球

各位再看看门上方挂的那个白牌子,放大一点就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呵呵,真不是一般的牛

图有点歪,因为图片地址太长了,加上CC的标记以后就没办法了,抱歉抱歉

顺手贴上天文台旧址门口的一张照片,这个也足够的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口钟显示的是“格林尼治平均(太阳)时”(Greenwich Mean Time),缩写估计大伙都熟,就是GMT

这倒没什么,关键是人家在这口钟旁边,心平气和又霸气十足地加了个说明:

本钟为全世界指示时间

呵呵。当然,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计时,早就依靠原子跃迁来进行精密标记了;但是这钟放在这里,也确实算是科技强国无声的地位象征吧——我们现在说,中国疆域横跨东五到东九时区;而这个“时区”的概念,起点可就在这个看上去没什么了不得的天文台啊。。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这样级别的科技成就,也能让别人以我们为基准呢。。

好,继续说本初子午线吧……

实际上,华盛顿会议之前三十多年的1850年,美国就已经承认了这条本初子午线;三年以后的1853年,俄国也承认了。到开会之前一年的1853年,世界各国的群众中,差不多只剩下天生瞧不上英国的法国人,还没承认这条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华盛顿会议对伦敦本初子午线表决的时候,法国人投的是弃权票——另一票是巴西。

再扯远一句,其实会后的法国人还是不太服气,在他们自己的地图上,这条本初子午线依旧是通过巴黎;直到1911年,实在是不能不与时俱进了,这才终于默默地让本初子午线离开巴黎,改走伦敦了。掐指一算,到这会儿,光绪十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已经结束二十七年了;就连光绪本人,都已经死了三年了……

也有点感慨: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的进步,往往还就是互相妥协的结果;这样的事例,即便在今天的IT行业,不也一次次重演着么……

扯了这么远,刚才坐标是

西经 0° 45'25"

北纬 52°02'31"

的那个地方,准确地说,还不是我们要介绍的布莱奇利;而是布莱奇利的上级自治镇,名叫米尔顿·肯尼斯(Milton Keynes),属于英国的白金汉郡(Buckinghamshire)。

如果大家真的来到这个米尔顿·肯尼斯,估计会有个发现:怎么古色古香的——这里保留了不少历史遗迹,比如某某庄园(Park)啊,某某村(Village)啊,诸如此类一大堆;就连它的道路都不一般,江湖上那也是有身份的,人称罗马路(Roman Road)。

关于这罗马路,1001n打算再跑一次题;好在也在科学范围内,权做题外的有趣谈资吧——当然心下也有个希望:如果各位看过这个系列的文章,又有机会实地参观一下布莱奇利的话,别忘了跟同伴顺便吹一吹这条路哟,呵呵。

好端端一条英国“马路”,前面怎么会加个“罗”字呢?——当然,这是开玩笑;“罗马”二字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那么,仅仅是因为这道路有点某种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才因此得名么?

——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或许各位想不到的是:罗马路,真的跟古代的罗马帝国能挂上关系,而且,这关系还非常密切。

实际上,它就是古罗马人修起来的!

在那个威风赫赫的帝国时代,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罗马军团四处征伐,建立了极为辉煌的业绩。而大军一动,兵员、粮草等等的运输,无不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可是,纵使罗马城建设得再好,出了自己的疆界,也一样要走人家的路;这些道路往往水准一般,晴天裂缝雨天泥泞,实在是让罗马人头疼。

此外,庞大的罗马帝国要维持下去,非常需要周边地区源源不绝的滋养,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也想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远。一切的一切,都对交通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罗马人下定决心:有道路要上;没有道路,创造道路也要上!

他们经过仔细研究,造出了在当时绝对堪称先进的道路:首先用碎石子做路基,在上面重新铺建路面。这与当时习惯用圆木来建造木排路(Corduroy road)的办法迥然不同;木排路看上去就象许多木筏拦腰拼在一起似的,靠无数平行的圆木连接成路,倒有点今天铁路枕木的那意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木排路

这样的木排路走起来想必不会太爽;至于在它身上行军千里之后,罗马的战车会不会颠散了架,那也实在有点难说。。

比较起来,罗马路就好的多了。路基的碎石子可以迅速地把雨水排尽,而不会把路面泡成一滩泥浆;更重要的是,在春天到来冰雪化冻的时候,这样的道路结构,可以避免因为翻浆而让道路变得坑坑洼洼的。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对这个翻浆可是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拐上通往辽西的“电道”(日本人在东北修了许多公路,老百姓称之为“电道”,形容其平坦、快。柏油路则称之为“洋灰马路”……今天一些老人还这么叫)。

过了惊蛰,阳光下,湿漉漉的南风一溜,铺了一冬冰雪的黑土地,就由南向北一路融化开来。田野上泥水南流北淌,道路上积水翻浆,“电道”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垫道”:马车、牛车、毛驴车,特别是重载车,不是路面滑腻难动窝儿,就是陷进坑洼爬不上去——你就一路垫去吧。

可修建于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的罗马路,却几乎完全解决了这个“垫道”的问题;从工程学的角度讲,如此的筑路观念确实还是很超前了。

此外,为了行军和商旅行进路程最短,罗马路常常是能走直线就走直线;只有在坡度太大的地方,不适合直线修筑的时候,罗马人才开始让路线迂回起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意大利,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所摧毁的庞培古城(Pompeii),城内的罗马路

最让人感慨的是,质量优良的罗马路并不只是修了一段两段而已;在最高峰的时候,如果把各条罗马路累加起来,总长度竟然有大约八万公里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罗马人在修路的时候,的确是非常上心,道路质量堪称一流;以至于千年之后的今天,还有不少地方继续用着这些罗马路。古罗马所在的意大利就不说了,别的地方也经常能见到它的踪影:

土耳其 有罗马路;

希腊 有罗马路;

阿尔巴尼亚 有罗马路;

法国 有罗马路;

西班牙 有罗马路;

德国 有罗马路;

瑞士 有罗马路;

英国 有罗马路……

说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起一句西方谚语;当它被译成中文后,也快变成一句成语了: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话说的,可就是这“罗马路”啊。。

------------------------------------------------------------------------------------

好了,言归正传,且让我们顺着在英国米尔顿·肯尼斯的这条罗马路走下去;在这一段,它的名字改叫瓦特灵街(Watling Street)了,呵呵。等渐渐走到布莱奇利以后,建议你不妨东张西望一下。。。

我猜,你会发现一座庄园。

关键词(Tags): #密码#破译#英国#子午线#罗马路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