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急诊记(美国版) -- 桃李不言

共:💬182 🌺5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急诊记(新西兰版)

一次流血事件 (灌水纪念)

2003.5

-----(在新西兰看急诊)灌水

1、

  我常常希望自己生活在古代。现在因为一次流血事件,又多了个回到古代的理由。我在发奇想,如果我是以前行走江湖的剑侠或刀客,那么一定会随身携带必备的金创药,运气好再来点黄药师的田七鲨胆散、程灵素的止血生肌丸什么的,这样多半会在受伤流血的时候即刻自救,迅即好转。不过,只这么想了一小下,当我瞧见手指上的白纱布、才拆下的绷带时,就马上变得很沮丧了,-----如果我是剑客刀侠,那也一定是个武功最不济的,不然也不至于切一个小小的南瓜就导致了流血事件。

2、

  我是个好吃之人,厨艺不算很高强,但贵在勇于向厨,呵呵。后来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切什么能把小手指切掉半个指甲直到指腹,我十分羞惭的回答说我正在准备晚餐的糖醋排骨和豆豉鲮鱼炒南瓜片,朋友大怒:一个人吃饭还要那么奢侈干什么?!(不知道他要是知道我还有一个汤没做会是个什么表情:)。我六点下班,六点半到家,做饭成为一天忙碌工作后的放松,闲着也是闲着,就是不该切南瓜,更不该切就切了还妄想切干净南瓜皮。

经验谈一:在新西兰,女士闲着没事请远离南瓜,尤其是那种青皮小南瓜。

3、

  手指头开始流血的时候,我用了快十条创可贴扎住,以为和过去一样,几分钟后血液会自己凝固,一向不是很娇气的人,所以还开始研究自己药箱里有什么消炎药。直到半小时过去,看到血仍不断在往外涌,用来包住手掌的毛巾整个都是血迹斑斑的时候,才开始惊慌失措。偌大的房子里房东和另外的韩国兄弟都不在,瞬间的恐惧袭来,很恐惧。开始打电话求助,首先找近的,最近的是家距我这里五分钟车程的老唐,电话占线,手机留言;其次是十分钟的RAPHEAL,人却在中区。也不知道是不是失血过多,头脑犯晕,再其次我竟然想不起该找谁求助,平时与人交往也不是很多。后来朋友指点说我应该打“111”,找救护车。或许将来会记得这么做,但大吉利是,希望还是永远别找它的好。顺便说一句,核实过奥可蓝的救护车是要收费的,惠灵顿的则不用。(后来朋友又告诉我,ACC属下的救护车是免费的:)

  好在R马上想到T肯定在上网,就在他常去的论坛留了帖子。再半小时后,老唐打了电话过来。

  经验谈二:在新西兰,请支持电信公司,为了求助,交电话费和手机充值也是必要的:)

4、

  房东和老唐前后脚的到了,房东用烟丝给我止血,不果;老唐用创可贴和云南白药外加巧克力,不果。只好去医院。距离我切伤手指已经一个小时多,当然,我坚持流血和流泪的毅力都还是很值得我自己佩服的。当时夜黑风高,见到第一家诊所模样的就进去了,是Shore Care,地址在莎士比亚路,拐弯就是。

  其实北岸医院也在附近不远处,当时因为急于止血,没想太多,这其中后来才核实有个小的差别,----如果当时去公立医院急诊,比较走运不用等待治疗的话,将免费为我诊治与包扎,(省60纽币),但之后医院并不再负责第二次第三次的换药与包扎,我仍然必须去类似Shore Care 这样24小时的私人诊所,(每次换包扎20纽币,有穷人卡15纽币,我已经遵医嘱换了三次,还要继续)。有些朋友关切的提醒我这个穷人可以要求ACC帮助。但核实ACC对于私人诊所类似诊治费用只提供20纽币的帮助,余额自理,同时对于误工在七天以上的才提供误工补偿。

  买医疗保险或许是个经济补偿的好办法,但我的保险刚过期,过去的一年有半年在国内,剩下半年在新西兰也没任何病痛,还没准备再续。而且我也不确定保险是否会cover这种物理性伤害。

  经验谈三:远亲不如近邻。再次感谢老唐,他当时太太上班去了,他在家照顾着三岁的小孩,前来助我,说多少次感谢都不为过。还有RAPHAEL和Edward夫妇,(作揖)。还有海峰大哥,Grame,(作揖),还有JACKY,云娥,Doris(作揖)。

5、

  在Shore Care里,护士花了十分钟给我止血,医生见伤口很深,要我去照X光检测是否伤到骨头。照X光在旁边的建筑里,另要收我50大洋,我比较财迷,尽管失血,论及钱财还是清醒过来了,我只需要止血,又不关乎性命,所以扭头就回来跟医生说我是否可以不照,医生沉吟了一下,又仔细检查了一下我的伤口,说“up to you”。

  Shore Care这次就诊的感受是医生很帅,护士很专业。

  据说新西兰最近一两年才勉强同意美国的医生在新临时注册持牌,以前一直只承认英国,好象还有澳洲的注册医生。因为在新西兰要培养一个医生相当不容易,首先在录取上面,录取分数奇高的医学院招收学生除了必须成绩相当优秀外,还非常注意考察该生其他方面的优秀程度和在中学期间社会活动的综合表现。所以被录取的都几乎是各自学校的佼佼者。而以奥塔哥大学为例,据说大学一年纪后,医科学生就会淘汰90%转去其他学科,只有剩下的10%会重点培养成为医生。当然,在新西兰当医生的话,收入也是相当、非常、很是可观的。但我想说明的只是,这种培养医生的体系在生源上就属于百里挑一,所以我碰到个比较帅比较有气质的医生也大概就不足为奇了:)

  护士的专业也自不待言,或许应该说护士用的医疗用品在我看来很专业,在国内的医院里,见不到这么精致的服务和有意思的器械。尤其是那个用来笼上纱布的圆柱体,很科学很方便,我感觉也很舒适。吃了药,伤口处理完后,护士做了一个三角方巾似的纱布绷带把我的手臂吊了起来,并要求我晚上睡觉也照足这个姿势。我理解她的意思是让手高过心脏,有利于止血吧。其结果是我睡得很累,后来挂了一天多绷带,吓着了几个朋友,自己也觉得太夸张,又不是胳膊断了,就拆了。-------所以伤口又遭到几次震动渗血,看来护士那么做,也有她的道理。

  经验谈四:不幸去到医院见医生,也可能不是件太痛苦的事情,前提是如果医生比较帅的话。

6、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五月八号是阴历四月初八佛诞,不知道佛祖要我这天流血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我还没想清楚,最近智商有点低。

  但起码这次流血事件后,我决定牢记一个朋友信里的教导:“切东西第一要旨,手指要弯曲,刀靠着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间的平面上,远远不会切手,除非练快刀,……”

  锻炼身体,保卫自己。

2003.05

后记:

  流血事件后就一直琢磨着在离家近的地方再找个幼儿园。很幸运的找到了。现在开车上班十一二分钟就到了,五点半下班。不过六公里而已。

其次,朋友兴致勃勃的告诉我,新西兰的ACC是世界各国里唯一对物理性伤害提供赔偿的政府医疗保险,比如摔跤骨折了什么的,都由国家负责。当然,没事我也不想随便骨折啊。。。。

再记:

这次流血事件发生在两年前,当时我还没有经过FIRST AID的培训。对新西兰的生活也不是特别了解。现在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就没有问题了,我有了红十字的证书,知道如何自救了,那时候真是傻傻的,不过,看了一次急诊,也算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元宝推荐:老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