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公有制带鱼的生产效率 -- 斩鞍

共:💬42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复

“先说说私有制会产生的后果:渔民会把带鱼打光,然后养鱼;或者霸占渔场;或者损坏其他渔民的渔具。总之就是垄断了,然后少提供带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带鱼带到最大价格,取得最大利润。这一切好像正在或已经实现了。”

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出现?答案是肯定的,私有产权导致外在性问题,就是个人生产成本不覆盖全部的生产成本(包括对第三者影响的成本)。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在世界上普遍出现?答案是否定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技术那么先进,私有制时间又长,为什么没有普遍出现消灭渔业资源的情况呢?原因是政府干预。如果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就能明白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到现在为止没有灭亡。私有制是市场竞争的基础,但两者并非简单相等。

“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基本问题,商品的真实价格是多少。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单位生产时间决定的。”

我没有读过资本论,不好意思,不知道马克思这句话的上下文关系。不过如果马克思对价格的确实是进行了这样的简单定义,那么他的定义本身是错误的。如果单位生产时间就能决定价格,而不用考虑供需关系,那么一支铅笔显然应该比一粒钻石更贵(考虑一下铅笔涉及的生产环节) 通过这个错误的定义,你得出“每个人单位时间创造的物质是相差不大的,是公平的。”即使按你自己后面的结论,显然一个技术工人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财富也比一个普通工人要多。

因此导致下面一个更加错误的推论“全国人生产的东西就是那么多,收入也是差不多”,也就是说你认为全国人民的产值在一定的时间框架以内已经最大化了。要理解这一点,其实更容易,回顾一下“包产到户责任制”,为什么在同等,甚至更低的技术水平下,农民的粮食产出会有那么大的提高?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这是公有制经济低效率问题,而不是分配问题。诚然,怎么分配都会有人不满意,但是你拿一千块工资的不满和一百块工资的不满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低效率的导致的是社会生产总物质远低于实际可以产出的能力。

那么公有制经济下的低效率是如何形成的?

一,资源配置失误导致的浪费,极端的例子就是大炼钢铁。大炼钢铁的行为之所以出现绝不仅是老毛一拍脑袋的结果,计划经济因为取消市场而失去了对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衡量能力,所以无法获得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信息。如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买电视机,那不管我生产多少也不清楚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样必然无法避免资源浪费(不管是生产太多还是太少)。

二,缺乏激励手段。“多劳多得,这是公平的。”如果按照你前面的理论,衡量劳动价值的手段和单位生产时间挂钩,多劳必然意味着投入更多的时间。所以厂长比工人收入高的原因只能是他比工人的工作时间更长。工人三四十,工作八小时,厂长八九十, 是不是要工作二十四小时?如果你说:你简单化了,我说的单位工作时间包含技术因素,技术水平越高单位工作时间越长。这样倒是比简单工作时间合理,可还是有问题:技术水平包括两部分:知识和装备。在公有制条件下,两者都是政府或者单位赋予机会,那么对于没有得到这种机会的人来说,公平性如何体现?一对好朋友条件相当,一起中学毕业,一个招飞开飞机,一个因为家庭背景进了校办工厂,他们的收入如何体现多劳多得和公平。当公平不能体现的时候,激励不能实现,也就会导致怠工。怠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性,我想有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记得小时候看报纸,上飞参予造MD,美国专家说“DEADLINE以前绝对不可能完工”,上飞弟兄们大怒,突击了一下完工了,美国专家心服口服地输了一箱啤酒。我那时候年纪还小,也知道疑问:为啥上飞的工人叔叔非要到限期之前跟美国人打赌才突击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了,说一千道一万,你技术搞了,船大了,冷藏技术进步了,船上加工技术发展了,人民就能吃到更多更好的鱼。”

你假设技术进步了,打的鱼就多了。我已经提过了这个观点的毛病,如果激励问题不解决,渔工没有动机多打鱼,。如果激励问题解决了,渔工可能会把鱼打光。要是打光了鱼再养鱼,这是政府垄断,不会比渔民垄断更好,因为政府怎么知道养多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绝对正确。但是这个生产力是一个能力,能力发挥出来才是效率。

“教育产业化是我的一个反例。不过这是个大题目,欢迎网友讨论。”

这个题目确实很大,可以另起标题了。不过新兵营的讨论环境可能跟经济管理不同。如果有兴趣,可以贴那里,我在这里回复,浅水鱼兄以为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