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来谈谈计划生育政策吧 -- donkeyking

共:💬264 🌺32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此文作者和你数学都不及格

30%? 40%-50%

2051年老龄化人口高峰为4亿3700万,总人口30%是多少,40%是多少?50%又是多少?

说实话,真的懒得理你。

联合早报:中国“未富先老” (2006-2-25)

● 沈泽玮(整理)

   (北京综合讯)长期推行“一胎化”生育政策和“丁克家庭”的增多,已使中国社会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阶段。不过,由于人口总量持续庞大,一胎化政策不会松动。人口老龄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使中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报告指出,庞大的老年群体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是一般人群的三至五倍。目前,中国全国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万8000个,养老床位120万5000张,平均每千名老人8.6张,比发达国家少七八倍。

  这项报告由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负责的十人课题组完成。这也是中国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

  报告说,过去22年里,中国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302万人,到了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亿4300万人,占全球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目前中国全国有11个省市已开始面对人口老化的压力,上海的情况最严重,排第一、北京第四。

  报告指出,中国其实早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还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头20年将是“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亿3700万人的高峰,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老奶奶比老爷爷多

  另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是少数进入“早衰”的发展中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花27年就进入人口衰老的阶段。在老年人口当中,又以老奶奶居多。

  负责人口报告的原新教授指出,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中国的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一般上,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1万美元以上,但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1000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未富先老”的情况将使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劳动力总量、社会保障等都面临巨大变化和挑战。

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变

  尽管人口提前老化,原新及一些人口学家纷纷表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不会改变。

  报告说,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中国总人口增长的势头,但目前人口总规模仍然高达13亿,预计到2030年将冲升到14亿6500万。随着人口老化的加剧,人口政策可能会调整,但在“十一五”期间不会有大的变化。“一胎化”政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最初是依据到2000年把中国的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一目标而制定的。

  据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青春说,“造成人口老龄化趋势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人口寿命的增加”。他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行初期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后,“丁克家庭”开始增多,夫妇两人外出工作不愿生育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另一原因。

  另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主任李本公指出,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因此,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订下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落实现代化的同时,中国能否承载4亿多老人群各种需求的巨大压力,将是当局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

(来源:联合早报2006年2月25日 采编:张国)

新闻来源:张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