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过仗的沈括-启蒙篇 -- 黄河故人

共:💬96 🌺6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宝啊,兄弟也有今天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此帖为神器。熊仔送花也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打过仗的沈括:沈括的运粮报告

      模型就要先有个假定:假定一个士兵和民夫的每天需要粮食二升,每个民夫可以背粮食六斗.

      1.一士兵一民夫,士兵背粮一斗,民夫六斗.则可行军18天,若回程,则9天.

      2.一士兵二民夫,三人同吃,到第八天,遣返已经吃完所背粮食的民夫,并带走六天粮食,剩下粮食二人同吃,可吃18天.计回程,共13天.

      3.一士兵三民夫,前6.5天,四人同吃,再遣返1民夫,带走4天粮食;然后7天,三人共食,遣返一民夫带走9天粮食;最后两天,二人共食,可坚持18天.算上往返,行军15.5天,最后一顿俄一点,16天.

      4.用畜力,骆驼3石,马、骡1.5石,驴1石。这玩意个大吃得也多,还得有人照料。万一不幸这玩意一出发就死了,它的粮食还没人能背,只能一块丢掉。

      看到这组数据,想象一下,在朝鲜,我们打得多苦.

      下面是我算的

      一士兵三民夫已是极限.10万大军,提刀砍人的得最多7万,但是运粮食得按照10万准备,要至少30万民夫.除此之外,民夫的管理人员不背粮食,伙夫等也不背,基本上30万人还要再除个0.8,要37.5万人;民夫有人生病、死亡、打仗等损失,再除个0.75,就要50万人。粮食不可能完全利用上,准备打仗总要有一定的裕量,大概这个数字还要再乘个1.1(最小了吧),什么概念,就要55万人。55万个壮年男人,宋代的人口大约四五千万(估测),扣掉一半女人和老弱病残,就算16-45之间男人,这个比例非常惊人了。要知道打仗一般是征调前线附近的男人,这个比例就很恐怖了。

      十万大军,提刀砍人只有7万,大约要分出1万左右负责保护辎重、营盘,最少5000负责保护送粮的民夫,就剩下5.5万了。如果敌人多方诱敌,一旦分兵,很容易让敌人仅仅一两万人就玩个一多打少,西夏是重骑兵,对付没有准备、列阵的步兵打野战,那简直就是屠杀。还要算上宋深入敌境,士兵早已疲惫,西夏则是以逸待劳,敌我对比又要打个折。

      好水川等三败,唉!

      沈括曰: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

      多说一句,沈括曾有机会到兵部当部长,但是因王安石的反对而作罢。原因来自兵车一是。沈括说服皇帝不搞那一套之后不久,王安石又当了宰相,这下沈括可算被王安石忌讳上了,这人怎么会背叛我呢?大宋朝为数不多的由内行人办事的机会就这么错过去了。

      关键词(Tags): #沈括通宝推:樱木花道,
      • 家园 冒险上花,结果……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对对对!那时我看到的就是这段,当时很惊奇一个旧文人咋

        懂这么多。后来读西方现代名家的评点,说普通的观众总是对阅兵大游行映像深刻,但军事行家们知道那些威武雄壮的队列如果没有优秀的后勤支持,就和传送带上等待屠杀的猪没有区别了。这时候俺才知道老沈不简单啊!

      • 家园 一花n宝啊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宋打西夏是否可采取筑垒蚕食战术?

        仗打到哪儿,堡垒就修到哪儿,一来可以保护运输线,二来西夏的重骑兵无法发挥其优势,只能慢慢的被宋挤死,这种方法一是慢,二是花钱,可宋最不缺的不就是钱末?

        • 家园 非常的难

          因为西夏主力是骑兵,机动性很高,修堡垒的民工需要保护的军队压力很大,堡垒多了分兵容易被击破,不多又不足以阻挡西夏骑兵,后来的明朝对付满清也曾经想玩这一手,结果遭到惨败,重要的不是没有目的的修堡垒,而是在咽喉地带选重要地点筑城,就像袁崇焕的宁远。但是以宋明轻视武备的特点,有这种眼光的将领很难有所做为。

          • 家园 以唐朝的教训,可能朝廷非常怕这样的边将拥兵自重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难

            • 家园 这样的城不一定要囤很多兵

              所以不用担心守将拥兵自重,太多兵的话粮食也是问题,但是一定要坚固耐守,而且地理位置重要,卡死骑兵驰骋的环境,步兵对骑兵本来就不是靠野战而是靠守城战来消磨敌人的锐气的。

              • 家园 但是如果是“堡垒战略”,那么各城之间必然要有一个统一调度

                而且是当地的调度,我指的所谓边将乃是指的这个

                • 家园 堡垒不主动出击,只要有一个大的方针就是了

                  西夏的骑兵没有好的攻城器械,还是比较容易守住的。危险的倒是派出援兵,被西夏在野战中围城打援,那才是真正的灾难。而且这种策略的思路是在消耗西夏的国力,西夏每次出动骑兵都是要消耗草料的,这种攻城战好处不多,消耗很大,西夏很难长期支撑,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扶植,西夏迟早要屈服的,后来西夏和北宋的和平就跟这个有关,毕竟北宋的综合国力比西夏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