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一件一个月前遇到的险情,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也想听听大家的高见 -- 煮酒正熟

共:💬111 🌺2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想起师傅的话

      让速不让道!这在哪里都是对的。

    • 家园 也跟大家分享以下我的遇险经历

      2000夏天,开一辆98福特WINDSTAR MINIVAN,从上密执根州经过威思康星州会回芝加哥,九个小时的车程已走了5小时,正是下午两点,非常困,车里一家人都睡着了。三条道的高速路,当时我开在左道70英里/小时,前方40米一辆福特F250大皮卡拖一艘20尺长的快艇。因上密执根州和威思康星州有许多湖,路上经常看到拖船的。一般被拖的船上都蒙上帆布。但这一辆没蒙帆布。所以我能看到正副驾驶的两个白皮座椅。座椅看着就很沉,估计是铁的框架。座椅可以水平,座椅没有椅腿,靠椅子下方一段长50厘米直径10多厘米的不锈钢管,插在另一个固定在船甲板套管上。

      我怎么知道座椅固定方式哪?因为我眼见它从船上掉下来了!因为车快风大,座椅兜风。右边副驾驶的座椅左右晃了两下,嗖的一下就飞起来了,正落到我的道上,乒乒乓乓的蹦。事情发生太突然,座椅从摇晃到飞下来只有1-2秒时间,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下完了。

      这一段高速在乡下,两个方向的路面高于地表,之间是宽30米最深处一米的长着草的隔离带。我左边的路肩只有半车宽,然后是小斜坡。右车道前方没车,并排和后面不知道有没有车。距离太近,全刹住是没可能,往左还是往右躲呢?

      • 家园 也跟大家分享以下我的遇险经历 - 续

        当时我非常怕WINDSTAR撞到椅子造成翻车,WINDSTAR车高,还是有可能翻车的。能躲尽量躲。往左还是往右不好说,因为座椅正在地上蹦哪,最后停在哪都不一定。我先一脚刹车,先把速度降下来再说。我是抱定决心坚决不转方向过大,太多的例子由于转方向过大而车子失控,弄不好冲到逆行的高速上。我先是边刹车边往左靠,车子骑在左道线上,因为座椅掉下来的位置更靠右一些。但是它如果然间又向左蹦,我是躲不开的,我是做好了与它正撞的准备。好在我的运气好,座椅蹦了七八下后,蹦到中道上去了。我的车从旁边掠过,从右镜看到座椅最终停在中道上。后面的一辆WAGON离的远,还好刹住了。肇事的F250停也没停,大概没发现椅子掉了。

        从那以后,在路上看到敞篷的货车和拖车,我是能超就快超,要不就躲远远的。说不准飞下来个割草机,铁锹,自行车什么的。谁知道那个二百五又没捆紧。还有就是看到福特F250pickup 就躲远点儿,明写了二百五就不要往上凑了。

    • 家园 酒兄看来真的动怒了

      在路上这样来一次我估计谁都坐不住了。我在路上看到的很多黑大妈小墨姑娘开车都挺糙的(声明一下,没有歧视的成分)。酒兄若能去非洲我当年战斗过的那几个国家看看那帮黑哥们开车非得吓个半死。路上没有红绿灯,大家谁能过谁就过,所以在路口一般都堵着好多车。我们公司的车上有警察,到了路口就拿着枪下去把别的车都拦下来让自己的车过去,“高速”上怎么开的都有。

      您那种情况确实比较难办,你说保持车距吧,肯定有人会插进来,让你没法保持车距。

      我说两次我的险情吧。一次在国内,夜间,高速,一共两条LANE,我在左边,我的右边是一辆卡车。正开着,突然从路中间,就是我的左边的隔离带里跑出一男一女,手拉着手往路对面冲。我吓的一身冷汗啊。当时一瞬间想的是绝不能往右打,也不能刹车,所以我踩了一小半刹车,基本没有减速,但是让后面的车知道有情况,接着往前冲,心里已经准备好撞人的准备了。千钧一发的时候,那男的反应过来了,一把把女的拉回去了,我从他俩旁边呼啸而过,心里一个怕呀。

      还有一次在新泽西,四条LANE的告诉,我在左边第二条,开着开着突然眼前飘过来一团雾,眼前一片模糊,我下意识的送了油门,等冲出雾气的时候,面前有俩车横在路中间,估计是因刚才的雾气相撞了。当时周围车少,我赶紧减速,并庆幸我保持了车距。不过美国这边的车都跟的很近,你想保持车距别人根本不让。那天幸好车不多。

      • 家园 兄弟说的第一种情况,是典型的“国情”

        第二种险情,俺也发生过几次,好像都是瞬间出现的暴风雨,原本车距就不大,这种瞬间能见度骤降的情况其实非常危险,因为需要所有司机减速的尺度把握大致一样,而事实上这不可能

        别看俺开了六年多的车,从未因事故出现过任何损失 (两次因积雪导致严重侧滑,万幸没有出事),路况好的时候也很喜欢开车,但如果问我对西方的私家车的看法,我是深恶痛绝!我觉得这个玩意儿完全与西方文明中探险、追求刺激、追求个人自由的原始动力一脉相承。如果几百年前西方文明因故没有发展起来进而主导世界,而是俺们中国文化主导了世界,那么相信今天没有什么私家车,只有极其发达的公交。

        西方文明中的探险驱使太厉害了,自古以来人们既无法抵抗探险的吸引力又怕死惜命,所以西方人说 good luck 远比咱们中国人频率高。而开车这玩意儿大部分情况下个人操作技术是次要的,运气是主要的。有多少神鬼不吃的老中,来到美国开上个几年车,您再让他象从前那样做绝对的无神论者,恐怕都得咂么咂么

        • 家园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

          在高速上自己开的好好的,被对面一个喝醉的司机开这一辆擎天柱迎头撞上,当场死于非命,他也是家里的独子啊。所以老兄说的对啊,开车这玩意大部分情况技术是次要的,运气是主要的。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前些年国内很多长途客运或者货运的司机喜欢在后视镜上挂一照片,正面是观世音,背面是太祖像,藏区則是班禅和太祖。

          或许我们该做的,就是尽量养成好的习惯,以减少险情发生的概率吧。大家遇到的险情都应该写下来,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从中收益或是吸取教训,也算是利人利己吧。

          • 家园 我有朋友遇到过类似情况

            雨天,开着车,就发现前面天空中飞起来一辆,砸到了朋友车上。还好位置巧,人没事,车子完蛋了。

            车子是从对面飞过来的,中间还有隔离带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