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长刀之夜 -- 史鉴

共:💬53 🌺273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畜牲死不足惜,被他们屠杀的几千万亚洲人民才可惜
                  • 家园 倭国未来的最佳归宿是成为中华联邦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倭国本身就是穷山恶水生刁民,火山地震海啸陆沉加核辐射,把老实八交的武大郎的儿孙后代们给活活折磨成一群疯子加精神分裂了,将来倭国人民想通了就应该求着大陆可怜他们,当一个中华联邦的加盟共和国,一国两制,什么都不变,边界开放,资源互享。

                    这样钓鱼岛也就从国际纠纷成了国内纠纷了,不麻烦别国,浙江省、台湾特区和倭国特区到国务院打官司就完了,最后成立钓鱼岛直辖市,一家管十年最公平。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来个日本副代表,日本的政治地位问题就解决了。

                    在北京给倭国天皇批间四合院做临时行在,每年来祭拜祭拜老祖宗,也就不用成天藏着自己身份,不敢让自己国民知道了。

                    日本人祖上有从大陆过去的,想认祖归宗,就拿着家谱找中国各地民政局落实户口,允许移居大陆,也就不用成天担心一觉醒来,岛国沉没和乌贼水母住对门了。

                    汉奸谁要是羡慕日本,也鼓励移民,好给认祖归宗的日本人腾地方。

                    这就是拯救水深火热,天天梦想着要水王八上岸的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

          • 家园 花这个

            日本陆军要北进打苏联,日本海军要南进打英美,其实走哪条路,只要陆军海军全力配合就有胜算。

            典型的日本式精神分裂战略,这就‘点背不能怨社会’了。

          • 家园 龙眼什么时候写个系列,或者出本书

            俺来拜读一下。我上网十年,自认水平已经不低,看到你的帖子还是自愧不如。佩服。西西河真是高手如云。

            • 家园 文无第一,重在交流,碰撞出火花。另外,龙眼是文科生入错行

              儿时的龙眼酷爱历史,把上历史课,看历史书当作最大的享受。可惜,家境贫寒,要先找碗饭吃才能有空看"闲书",所以投考了理工科,后来出国读研,作技术人员,受过比较严格的理工方面的思维训练,又切身体会了很多国内体会不到的,文史书本不讲的,只能体会,不能言传的世界各民族间相处发展的道理,再回头运用到文史之中就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很多过去的问题就有了见解。

              但文无第一,重在交流,碰撞才能出火花。理工讲究讨论、分析、批判和超越自我,我也常常发现自己观点和思维的漏洞,这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是很大的人生享受。

              现在我还在自己理工专业的道路上探索,很多收益对文史也有很大帮助,但如果观点太散,就不容易聚焦和结集成册,希望在西河里探索一两个可以集中的方向,百炼成钢,将来把最精华的东西奉献给读者。

              谢谢你的鼓励,多交流,多多向你求教

              通宝推:小河妖,
          • 家园 日本要是不入侵中国大陆他们就不是小日本了

            岛民的大陆情节啊,在海上漂了一辈子了,做梦都想上岸啊。

            朝鲜,台湾,东南亚,澳洲都是岛,满足不了日本人做大陆民族,由小日本进化为大日本的幻想,所以,再高的智商,再高的战略,日本早晚还是要入侵中国大陆。

            • 家园 这就是小日本和大硬地的本质差别

              当然,这也是历史造成的。英国也曾经尝试登陆欧洲,找法国西门庆算帐,人家诺曼底才是真正英王的老家,也曾经打赢过好几回,但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英王也终于明白了,渔民就是渔民,山民就是山民;海盗就是海盗,山贼就山贼。这都是上帝安排的命运,没办法只好向海洋发展,却捡了个大便宜,成就了"日不落帝国"。虽然后来各个殖民地都相继独立了,但自己的民族基因却撒遍了全球。

              澳大利亚不算大陆吗?比日本大多少倍?比东北也大多了吧?当年只要日本把和大陆国共缠斗的任何两个师团偷运上澳大利亚,再把跑去东北和一千万中国人抢地盘的两百万日本移民搬到澳大利亚,绝对把大硬地的一小撮子民给赶跑,实现二次殖民,这在国际道德上没有任何负罪和政治包袱,这叫黑吃黑,比侵略中国正义一百倍。而美国人想封锁都难,澳大利亚可不是塞班岛,日本人可周旋的余地就大多了。

              小日本既不懂中国历史,更不懂世界历史,折腾了一百年,死了几百万人,最后全白忙了,还搭进去北方四岛和自己作为独立国家的政治脊梁。所以要想成功,光学理工是远远不够地,更要熟悉中外历史。

              因此道:要想纵横天下,多看"春秋史话" - 铁手快出钱,买我龙眼的广告词吧。

              • 家园 这个看起来更不可能

                小日本忍了半天才敢出手染指法国无暇东顾的殖民地越南,就招来美英的禁运封锁,如果不管不顾太平洋上的美英军舰队和东南亚的殖民地就直扑澳大利亚而去,那一旦腰斩,登陆日本人就死无葬身之地了,那么长的运输线太脆弱了,如果一路打过去,等扫完障碍,澳洲大陆上已经能集结起日本人啃不动的军事力量了。

                其实,那时日本人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去招惹美英,收缩海军扩大陆军,继续巩固东北,蚕食华北,因为那时的西方国家把这些地方看作日本的势力范围的。要是日本人沉得住气,坐山观虎斗,先让国共拼个你死我活,伺机而动,华北五省起码一半要落入他手,再投机一下把德国卖掉,反苏媚美,还有可能保住势头……不过这个是现在的事后诸葛亮,架空一下而已,日军内部不可能做到那样

                • 家园 那就又是北魏、金国和辽国的局面,早晚被人踢屁股

                  中国只有天下一统的概念,没有长期分裂的概念。再过几十年,不是中国人北伐、东征,就是日本再次南侵、西进。而这样日本人的力量就又分散了。历史上的蒙古能征服中原靠的是首先向西消灭了花腊子模,扫清了侧翼的障碍。而满清能征服中原,也是先压服西面的蒙古各部,扫清了侧翼的障碍。否则,战事一久,自己侧后一被包抄就是辽、金的下场。苏联人哪能眼看着日本在卧榻边安寝呢?可让日本人和陆军天下第一的苏军对决,只有把德国人也拉进来。那么局面就不同了。

                  至于能否成功登陆澳洲,确实值得商榷。但如果德日向一个方向发展,一个在中东-英美的核心命脉上猛攻,再向东进军,另一个(日本)整合陆军和海军的力量一起向西沿东南亚发展,英美就要决定是救命根子和印度殖民地呢,还是救澳洲了。日本的百万陆军一旦脱离大陆泥沼,对付东南亚还是有更大胜算的。

                  • 家园 弃苏联不顾而猛攻美英,是德日的取死之道

                    打着援助美英的旗号,约瑟夫大叔会很高兴地在东欧和东亚同时暴德日菊花来捞取实地的,所以,日本最好的做法是对美谦卑一点,打着反共的牌子在中国捞取实利。

                    日本军方要是沉得住气,刻意经营好朝鲜和东北、华北,军事上高压政治上怀柔,利用西化先进文明的优势,不见得就不能在实力上拉开对国民党政权的优势,比如在台湾到了后来总督府都可以不设门卫,台湾青年大量参加日军,一盘散沙的国民党政权能做得到吗?(日军逼得不那么紧的话,常凯申估计先行剿灭共产党再说了)。

                    发展几十年后进攻,会分散日本人的力量?我看难。首先,日本人绝不会放手让中国发展,即使不搞小摩擦也会分化扶植中国的反蒋势力,拖中国发展的后腿,而且相对于常凯申发展经济的效率,日占区的发展应该会高效得多,所以我认为那时日占区的实力还是可以碾压国统区。第二,即使几十年的发展,日本人在日占区还不能大量殖出民的话,他们大可用满清的办法,用伪军充实军事实力,结合日本的特务统治,至少可以维持占领区的治安,比如在本土派出警察统治朝鲜和台湾,朝鲜和台湾训练军警统治东北华北日占区,东北华北日占区训练伪军跟在日军后面镇压统治新区,(从清军入关后的战斗来看,那些卖命打仗和凶残屠城的汉军可没手软啊,加上到时候伪军的家乡都是在日占区,反叛的可能就小多了)。日军自己就可以一心一意的追杀国军,到那时候,估计常凯申只能逃亡海外了

                    • 家园 japan tried, check 诺门坎战役

                      http://baike.baidu.com/view/4413343.htm

                      Japan was smashed. That's the key.

                    • 家园 除非大庆发现了石油,否则能有魄力打苏联就不是小日本了

                      小日本是穷人乍富,乞丐暴发,有很重的小商小贩意识,眼前没好处的事情是绝不干的。要打苏联,只有和德国联手一起打,而且要动员至少100万以上的军队,死伤过半,才能最后吃下苏联。因此,日本人不能同时兼顾华北和苏联,因为侵占华北就是正式和中国宣战了,那么日军光中国占领区的守备兵力都分配不过来,根本抽不出大批的兵力来北上。但短时间内,日本人的战争机器没有石油、橡胶和钢铁的供应,很难维持下去,必须要等到吃下苏联后,由中亚和里海附近的德国控制区来运输过来,可这是就离日本人所谓的:黄种人对白种人的战略决战不远了,试想德国人会那么傻,养日本人自肥吗?而小日本会认为自己打苏联能等得到那一天吗?如果不能,那么日本人有什么北上的动力呢?日本人的战争机器是随时需要补充燃料和物资的,而中国当时是落后的农业国,没有这些东西,只有东南亚有这些东西。而日本人一南进,必然触及英美的利益。但总之,要么北上,要么南进,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必须齐心协力,才有一线生机,如果各搞各的,就怎么都是取死之道了。

                      • 家园 所以说

                        北进不利,南进亦死,那时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专心蚕食中国,那时候美英还没有对日禁运,战略物资还可以购买,而且进攻中国不需要庞大的海军,收缩的话还应该还可以维持战争需要。七七事变前日军通过何梅协定已经把手伸进华北了,慢慢搞还是有操作空间的。要不是他们“下克上”全面侵华,国共再怎么合作,都啃不动华北日军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