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被原子弹之父羞辱的一位来自亚洲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 黄河故人

共:💬46 🌺13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一下1963年的人民日报

      批判《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文章挺多,7月份就有不少篇,如果能有更具体些的限制条件可能会好找些。

      引用一篇:

      看,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意味着什么!

      第3版()

      专栏:

      看,美英苏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编者按:美、英、苏三国七月二十五日在莫斯科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本社今天发表了这个条约的全文,并且同时发表美国总统肯尼迪七月二十六日的演说摘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对苏联《真理报》和《消息报》记者的谈话,以及各方面的反应。

      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后,有些人对它大肆吹捧,说它“具有重大国际意义”,是“世界和平力量的胜利”,是“和平共处政策的重大胜利”,是“和平的前奏”,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等等。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个条约呢?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他七月二十六日发表的演说中,公开谈到了美国的看法。他指出:这个条约,第一,“不会消除战争危险”,“也并不意味着核战争威胁的结束”;第二,不会影响美国的“已经完全够了”的核军事实力;第三,不阻止而且允许美国继续进行地下核试验;第四,不会限制美国继续制造和储存核武器;第五,不会限制美国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第六,不会限制美国对其它国家进行的“援助”。同时,肯尼迪还说,美国可以从这个条约得到好处,那就是可以防止那些现在尚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得到核武器。他还宣布,美国“必须随时准备在必要时退出(这个条约)和恢复一切形式的试验”。

      这样,肯尼迪就完全道破了这个条约的实质:这个条约不能约束美国,而能够约束旁人,约束其他没有核武器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束缚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国防的努力。这样,就有利于美国发展核武器的垄断地位,建立它的核优势,以便继续威胁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各国人民,继续进行核讹诈。

      但是,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法共和意共的领导人和报刊,竟然把这个条约捧上天,说它好得不得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有关材料将于明日发表)

      其实,日本、法国和英国的统治阶级心里是明白的,他们的报刊就对这个条约采取了保留的态度。

      《日本经济新闻》说:“日本正站在远比停止核试验等问题更高的立场上,坚持关于核武器问题的态度,没有必要参加停止核试验条约。”

      法国《世界报》说:三国协议的意义“微不足道”,这个条约“不大可能约束签字国。这些国家没有任何监督地贮存着能够多次摧毁地球的武器,而且它们还能够随意增加这种储存。”

      英国《经济学家》评论这个条约的签订时说:“结束冷战之类的事情根本还看不到影子。”

      亚非国家的开明舆论,更是强调要对这个条约保持警惕。《加纳时报》指出:“世界人民的最终目标是禁止一切核武器及其制造、试验与储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完全消除核灾祸的威胁,并从而保卫住和平。”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后,美国代表团团长哈里曼在美国大使馆记者招待会上说,美英苏三国能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达成协议,是因为赫鲁晓夫总理“在这个时候非常想要有一个条约”。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指出,美英苏三国现在所签订的这个条约,“实质上就是我们将近一年前,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向苏联提出的那项条约。”肯尼迪在上述演说中,也提到这一点。而在一年前,苏联政府是反对那个条约草案的。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美英苏三国最近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实质,本社现把美英两国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提出的条约草案,以及当时苏联代表团团长库兹涅佐夫对那个条约草案的评论,一并发表。

      外链出处

      • 家园 那时候的苏联早就变成帝国主义国家了

        一门心思想着怎么维持自己的国际地位,利用自己的国际地位来谋求超额利润。

        最后因为规模比美帝小,被拖垮了事。

    • 家园 1964年朱光亚唯一一次喝醉了

      1964年10月16号喝醉的,毫无疑问。

      这个日子,印在我脑海里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