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无法感动我的《温故一九四二》 -- 庄汀

共:💬63 🌺25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篇非常好

        今天路上开车还在想管理人的问题,能人用之但又有超越自己的可能,这个分寸如何把握?每一个管理者不论多么爱才,都不希望自己被取代。这里面的道理大多数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心得,不得明着宣讲,真的要靠个人的悟性了。

      • 家园 庄汀==庄汀2
    • 家园 腐败导致王朝灭亡!——大众电影一直在犯的错误

      腐败不是王朝覆灭的原因,更不是末日王朝的特有现象。

      感兴趣的话,您可以看看须弥一芥的蓝血与混血

      你完全可以用那个贿赂公行、贪赃枉法、腐败肮脏、无法无天,并且也是欣欣向荣的新美国,来对比如今这个相对和谐安宁、廉洁奉公,当然日趋没落的老美国。那个逝去的新美国宛如今日的中国,我很希望一两百年后的中国不会是个和谐安宁但是也毫无希望,最多上个脸书跟朋友叽歪几句寻求点乐趣的国度。但是历史恐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我们还轮不到替子孙们担忧,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纵观中国的电影市场,几乎所有电影人(实际上是所有中国人)骨子里都融化了这样的观念:王朝覆灭必定是由于政权腐败。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使得中国大众电影一提起王朝覆灭莫不把鞭挞王朝腐败作为靶子,力图殷鉴后人。《一九四二》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其实不仅王朝覆灭跟政权腐败没有必然联系,甚至都跟领导人无能没有必然联系。有能力而又亡国的皇帝至少有如下几个:商纣王、楚霸王、王莽、汉献帝、苻坚、隋炀帝、唐昭宗、周世宗。也许商纣王、王莽之类不符合儒家仁义君主的定义,但是苻坚、柴荣绝对是儒家的道德典范,能力更是一等一的,可是那又如何呢?

      中国电影人之所以入此歧途而不能自拔,追本溯源就是孔夫子的“仁义”思想。“仁义”作为中国人毋庸置疑的精神财富的同时,却也直接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如果用“仁义”解释王朝兴亡,必然走入前朝政府腐败无能,导致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模式。这个解释套路简单,也符合大家多年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自然容易为所有人接受。今日之历史教科书对于朝代兴亡的解释无不是出于这个路数,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深入人心。可惜的是,这种解释很多时候掩盖了事实,而且最可怕的是阻挡了人们进一步探求问题本质的努力。

      其实中国的绝大多数有点水平的当政者心里并不接受孔夫子的这一套,只是公开说的都是这一套。最直白的莫过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个才是执政者的真心话,而他的见识绝对比只懂得纯用儒生的儿子(汉元帝)高明太多了。

      为什么不能纯用儒生?

      让我们看看万历年首辅申时行遇到的问题:

      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这种宗旨如何推行?直接与农民合作是不可能的,他们是被统治者,不读书,不明理,缺乏共同的语言。和各地绅士合作,也不会收到很大的效果,因为他们的分布地区过广,局部利害不同,即使用文字为联系的工具,其接触也极为有限。剩下唯一可行的就是与全体文官的合作,如果没有取得他们的同意,办任何事情都将此路不通。

      ...

      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

      ...

      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京官为文官中的优秀分子,自然更不必说。他们无例外地从小熟读“四书”。宋代大儒朱熹的注释,既为官方确定,奉为正宗,则他们也早全盘接受,因之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更为一致。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他自己有生活上的需要,又对家人父子具有感情,推己及人,就不能不想到其他人也有这些需要和感情,那么他也不得不尽力使其他人能获得他们的需要和发挥他们的情感了。

      ...

      这些为数两千的京官,是否都能具备上述的品德,因而形成一个巩固的集团呢?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则他们身为文官中的优秀分子,自应感化其他文官,而后者也就应该具有移风易俗的能力,使全国1100 多个县的民风杜绝刁顽而日臻淳厚;本朝刑法中所有骇人听闻的处罚如凌迟处死,也应当早已废止了。如果事情真是这样,这么多身穿獬豸服饰的文官监视其他百官也就毫无必要,皇帝也无须乎赫然震怒,廷杖百官了。可见理想与事实,常常不能相符。否则申时行在执行职务时一定会大感轻松,而以下所叙的事情也不至发生了。

      首辅申时行虽然提倡诚意,他对理想与事实的脱节,却有一番深切的认识。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调和阴阳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所以他公开表示,他所期望的不外是“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达到这个低标准,已经需要一番奋斗,如果把目标定得更高,那就不是实事求是了。

      感谢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万历十五年》,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当权者/皇帝和官僚根本不是一体的。完全可以体谅当政者们面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实无耐。有的时候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实在是必要,尽管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体制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的共产党曾经比国民党高明的一点就是用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建立了一支如臂使指的人民军队(有人说《亮剑》是大毒草,尽管我很爱看它,但是我完全同意这个评价),在共产党都意想不到的时间里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这套模式放在官僚体制中,尽管曾经取得过辉煌的建设成就,但是时至今日也爆出“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中国的官僚到了一定位置都绝对不是傻子,说出这样的话或许有口无遮拦的冒失,但是绝对能反映他们真实的心理动机。对于这一点申时行体会的不深吗?不准吗?即使是那支曾经无往而不胜的人民军队还能否保证其人民子弟兵的本色都尚未可知。党委制度跟太监监军也无本质区别,前者已经确定了不可行,后者就能垂之万世而不朽吗?我觉得结论是显然的。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不管什么样的监督制度,最终监督者都是人,一个如何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必将使一切讨论陷入死循环。

      黄仁宇指出的官僚体制运作的阴阳论其实跟吴思分析的《潜规则》如出一则,只不过后者更加具体生动。遗憾的是,黄仁宇明确而且正视这样的规律,吴思则顽固地抱着孔夫子的道德试图以潜规则来否定这阴的一面,最后当然只能以“潜规则不潜了”的浩叹,来证明自己的迂腐。

      可以想象,1942年的蒋介石或者今日之胡习看了《一九四二》也只能一笑而过。

      最后要说,即使解决了官僚体制的问题,仍然不能保证王朝存续。官僚体制的问题可能是王朝覆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有时是也有时不是根本的因素。

      关键词(Tags): #兴亡#王朝#官僚#杂谈通宝推:天白,diamond,黄土布衣,jboyin,等明天,
      • 家园 准确地说“极度的腐败所导致的民不聊生”是一个政权垮台的最

        主要原因。所谓“腐败”,是政权先“腐”而后“败”。汉字的伟大就在这里。

      • 家园 腐败所起到的作用恐怕不能这么看

        腐败是什么,我感觉就是腐败者获取了超出制度所允许的利益,或者简单说就是财富。腐败所产生的效果有两个:

        1、这种行为显然是违背制度本身的意愿,而且违背的是分配制度。而分配制度,是几乎所有制度的根本环节。对这种行为的容忍,事实上是对制度本身的最大损害。

        2、如果社会所制造的财富极大丰富,或者说至少这种财富的聚敛没有影响到他人的生存,那么腐败所产生的效果是轻微的,或者到不了王朝崩坏的地步。但累计的效果会不断推向冲突的临界点,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这种效果也会不断加速。因此在后期很可能在临界点被一次简单的自然灾害推动到质变的程度。

        新美国或者新中国的例子,不过是在初期,财富的创造还远远大于腐败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但只要一旦进入财富创造的下行周期,这种效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还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某些腐败行为合法化,而中国面临的可能是更艰难的局面。

        • 家园 分析的很好,但是你没有看到腐败的积极一面

          人类社会并不按人类理想的模式运行,或者说现在所有的所谓社会制度的模型描述都不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最多是一个侧面或者社会管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无论是共产制、民主制、共和制,还是集权制、封建制、奴隶制,概莫能外。

          腐败,个体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中谋取超额利益的行为,确实可以促进着社会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更准确地说,谁也无法确定一个个体应该从其社会角色中取得什么样的回报就是合理的,于是个体就采取无限扩大其索取份额的方式来行事,直到受到某种制约。个体取得合理的报酬或者贪污腐败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社会当然可以给个体规定一个劳动报酬(有一个浮动范围),但是合理与否就只有天知道了,越是能力大的个体越倾向于不认同这种报酬体系。

          禁绝腐败的举措,实际上压抑了个体努力工作的动机。完全禁绝腐败,将会导致整个社会运行变慢直至停滞、崩溃。也许有人认为可以建立一个人人努力工作,却不争取最大回报的社会,可惜这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儒家道德、共产理念的碰壁就是例证。

          当然,有一点你讲的很对,这种腐败行为在让促进和维系某个体系运行的同时,也无时不刻不在破坏它的健康。直到某一时刻这个体系彻底崩溃,新体系重新建立起来,进入下一轮循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治乱循环的根本因素之一!

          治乱循环的更直接原因是一个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而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不仅仅跟腐败有关,其它因素还有国内各种势力的力量消长,外国或者外部势力的压力等等。此外,军事作为经济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有时候会直接改变政权,尽管也许这个政权对经济的掌控能力很好。也就是说作为受支配的军事力量,有时候会单独影响政权的命运。

          腐败,就像人体内的细菌或者病毒,它们陪伴着个体的生老病死,促进新陈代谢,也腐蚀败坏肌体,直到消亡。

          关键词(Tags): #政经#腐败#社会管理
      • 家园 党委制度很明显不是太监监军制度。

        党委制度怎么可能会是太监监军制度?太监虽然可以监军,但真正的实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并不能指挥军队打仗。在外,掌握在军队或地方最高长官手中;在内,掌握在皇帝或首辅手中,他们只是旁观者。只不过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人会不用规矩行事,而用人情看待世情,觉得太监是皇帝的眼线,所以败坏规矩屈事他们。

        但现在,党委制度连这种灰色地带都不存在,党委制度明显就是一个正规凛架于行政领导的制度。

        党总书记的权力绝对比国家主席要大啊。但党政两条线,不管怎么说也应该算是一个有所改良,有所进步的官僚制度。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是没有好坏之分野的,因为皇帝不需要做好人或者坏人才能生存下来。

        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符号,做事的更多是官员,成千上万的官员的所做所为决定了这个皇朝是生是死。

        朱元璋被后世文人骂得惨吧?简直是几千年来被骂得最狠的一个,最变态的一个。但他的大明王朝照样存在了近三百年,比后世号称盛世的唐王朝还多了四、五年呢。

        为什么,因为他那一代的官员厉害啊,能干啊。想把被元朝搞坏掉的国家重新扶正啊。

        至于说腐败问题,我也认为国家灭亡并不是因为腐败问题。政令混乱,令所有人都无所适从,令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才能建设这个国家,才可能是国家灭亡的一个祸根。

        腐败再败,只要有明确的政令,那么我认为总会有像郅都,张汤这样的人出现来打击腐败罪行,挽救这个皇朝,国家。

        但是政令混乱那就麻烦了,今天说他有罪,张汤过来抓了人,明天又说他的行为没罪,要张汤放了他,那才真是活活把人气死呢。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即使支持皇朝或政府的人,都不知该如何挽救这个皇朝或政府,干脆甩手不管,任由它腐朽下去。

        会不会有人支持政府?主席说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分左中右,所以总会有人支持政府的。

        而支持政府的人即使是很少数人,但在大多数人从众的心态下,只要这些人能真正使上劲,这个政府就不会败亡。

      • 家园 我一直觉得汉宣帝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的见识

        与他小时候在市井经历也是有关系的,难怪宣帝是汉朝内政外交的一个高峰

      • 家园 黄仁宇所有的学术著作中只有一个东西靠谱:十五英寸等雨线

        整个中国历史研究也就还是缺乏这个东西,所以都是垃圾。

        • 家园 能否详细说说?
          • 家园 农耕社会靠天吃饭

            十五英寸等雨线是小麦生长的下限。中国历代风调雨顺就没有危机,一旦进入荒年就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就是周期律。

            中国改朝换代已经来了25遍了,读史已经读到炒冷饭了,耳朵都听出茧来了。史家们还在一遍遍总结研究如何防止错误一再发生,要寻找江山铁打万世不变之真谛。

            明清时代中国都发生过“圈地运动”,同时英国也发生圈地运动,英国的贪污腐败也不比中国法国差劲到哪里去,为什么英国就此能发生工业革命?而当时中国的农耕技术反而在倒退?

            中国可以延续2000年的循环,是因为中国在历史进程中不能产生科学技术,无法将中国带出这个靠天吃饭的怪圈。而这个没有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中国文化采用了一个高信息熵值的文字。

            我刚刚写了一个有关英国煤炭历史的东西,以后我还要写一些英国的东西,来看看中国为什么走叉了道。

            • 家园 天、地、人的因素似乎都可以引起朝代更迭

              大陆帝国农耕时代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大概有这么几条,生产工具、土地、农民、气候(包括水利)。生产工具几千年未大的改变,属于不变量,可以排除。

              那么先看土地,土地的可耕种面积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对粮食产量总的趋势应该没有坏影响。可以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的在于土地的拥有方式上,即土地兼并。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规模化生产不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而由于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下降导致整体生产效率的下降,分田到户前后对比可以佐证。为什么会产生土地兼并现象,农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上也会出现大量热钱,由于是大陆国家,没有大量的对外贸易,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内需不旺,三驾马车只剩下投资,土地则是热钱唯一的投资对象,土地兼并由此而来。

              再看农民。我的看法是历史上比较典型的是秦和隋的例子。这两朝都是二世而亡,根本原因在于将农民变成干其他事的了,秦修长城,修直道(马车时代的高速公路),隋修大运河,这些都是天字号工程,需要消耗的人力太多,导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自然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历朝历代均重农抑商,出发点是保证足够的农民种地。

              粮食产量下降,不够现有人口吃的,则必须是分母变小,战争自然是最有效的办法。

            • 家园 我对你说“高信息熵值的文字导致中华文明如何如何”很不赞同

              人类(或者说地球生物)都是基因决定的,基因也是高信息熵值的(我理解就是没用的、垃圾的信息特多的,对吧)

              假如现在人类由于核战灭绝了,N百万年后来一外星人,指着人类化石说,就是因为高信息熵值的基因,导致人类灭亡,这个因果判断有价值么?

              你说的高信息熵值的文字,我也不赞同,这个没有啥意义,就好比那个笑话:micosoft改成moft能节约多少硬盘空间一样。更何况我还觉得你是在干moft改成micosoft的活儿呢

            • 家园 欢迎这样有思想的文章,积极的讨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