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男女平等VS.“一个大男人怎么和女人计较”,哪个是正确的 -- 整合精神哲学

共:💬58 🌺319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为男女平等是正确的,但是你的分析是错的

      先说你帖子里的东西,我不明白什么是“泛”什么是“神、明”,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了所谓泛易哲学。这个所谓的泛易哲学和你的ID有点关联,你是这个泛易哲学的发明人吗?

      这个所谓的泛易哲学,把太极定义为“泛”,然后说“泛”就是融会阴阳,贯通世事的学问,老高级了,呵呵。

      我不知道这个泛易哲学怎么就规定了女性是“神、明”范畴的,而男性是“泛”范畴的。这么一堆浆糊,大概也就是发明人自己能够定义吧,于是你说是就是好了。当然,我也可以在这里用用你的词汇。

      男女地位之不平等,其实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在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和传说里,有大量母系社会的传说,比如感应生子、吞食玄鸟卵生子的“故事”。“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神话说明了母系社会确实存在过。但是,当人类有余粮了,当余粮可以保证人类最低层次的繁殖时,对生育的崇拜也就不再了,开始崇拜蛮力了。于是,靠蛮力生存的世界,造成了男权。

      明白吗?是因为靠力量生存的世界造成了男权,然后男性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限制女性的教育权、就业权,所以造成了女性没有资格进入团体高层。而没有资格进入团体高层受锻炼,因而没办法产生你所谓的“泛”思维的女性,就被认为天生没有“泛”思维的能力——要知道,人的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实践的,在一个被传统舆论和权利机制限制其实践,甚至限制其产生实践想法的社会,你认为这个所谓的“泛”能力该怎么得来呢?

      当然,你比其他男性强一点,因为你承认女性是有“神、明”的,而这个“神、明”,在你的语系里,是既有整体感性也有整体理性的。因此,我认为一个融合了整体理性和整体感性的女性,离融会贯通只差社会实践这一步,而这一步被生理和社会限制了。

      有个重要的问题是生育。

      让我们假想一下吧:如果我们让男性在拥有强壮肌肉、保持“泛”能力的同时,也拥有怀孕的能力(咱不说生理学,不说拥有怀孕能力和强壮肌肉的生理冲突,咱只假设社会学),那么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会看到男性丧失这个“泛”能力。因为怀孕、生子期间,这个既有体力又有脑力的男性,没有办法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在没有因社会分工产生的家务事社会分担机制的社会,一个家庭需要专人抚养孩子到至少7、8岁,而这几年,抚养者是不能工作的),因此他丧失了增强其“泛”能力的机会。

      站一站,二里半。在生命最灿烂的青壮年,一个丧失了实践机会的人,即便他天赋异禀,也比不需要怀孕不会被视为“生孩子为此类人天职”的另一类人超越,即便这另一类人在所谓的“泛”能力上被视为天生不如需要怀孕的人群——因为实践可以增强其“泛”能力,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实践中取得的,只有实践,才能告诉这个人应该怎么融通,怎么综合平衡。

      所以,这其实是二类人的“战争”——一类人因为有体力,因为不需要生育,所以他们有机会参与广泛社会实践,有机会站到团体高层产生“泛”思维,于是他们被视为天生具备所谓的“泛”思维。为了保证这个“泛”思维确实是天生的,他们用了5000年去教育另一类人要安分守己,要顺从。对于不肯顺从的另一类人,他们动用了舆论大法、宗法,还鼓励另一类人缠小脚以限制其社会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你肯定另一类人缺乏所谓的“泛”能力,真的是天生的?

      没错,限制另一类人参与社会实践的人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属于这另一类人的。但这不能说明这另一类人是自我限制,而不是被第一类人限制的。因为规则就是第一类人制定的,包括国法宗法和家法,也包括第一类人的拳头。

      终于,在近现代我们迎来了不靠体力,至少不全靠体力生存的世界,于是,在这样的世界,女性也可以当成劳动力了,女性自然也发声,要求平等了。

      但是,女性的平等依然受到生理限制,比如生育。除了重体力劳动,大部分劳动女性都可以从事了,这增加了女性社会实践机会,让她们也可以长长这个不知所谓的“泛”能力。但是由于生育,女性的社会实践经常被打断,即便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女性的社会实践依然会不可避免地被打断至少半年。

      仅仅半年的社会实践差异本不应该造成那么大的性别地位差异。那么,让性别实际性不平等的真的是因为女性缺乏“泛”能力吗?否,女性缺乏的是舆论、实际和预期的平等。

      由于社会预期,在女性生育前,她就被视为一个肯定会为了生育放弃事业的人,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她一开始就不会被赋予很大的社会实践期望,换句话说,她没有机会担当重责,以增强所谓的“泛”能力。

      也由于社会预期,在女性生育后,她就被视为一个肯定会为了家庭牺牲事业的人,于是,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在明确她的家庭不会拖累她的事业之前,她是不会被赋予重责的。

      如果这个女性居然不准备让生育拖累自己,不准备为家庭放弃事业,那么还有社会舆论等着她呢。剩女、老处女、用贬斥口吻说出来的女强人等等都是社会舆论的体现。还有电影电视剧和网络来反复洗脑,告诉她们家庭和子女才是女性幸福本源。如果这个女性居然依旧不妥协,居然依旧追求高位,那么还有个大杀器等着她:舆论会告诉大家,这个女性是靠着下半身走上高位的。呵呵,强吧。

      我认为,这个所谓的“泛”能力的取得,靠的是实践积累,就像上台阶,得一步步走。但是女性因为生育,在进入社会实践之初就停了几步,之后为了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又慢了几步,所以她们走上台阶最高层的不多——如果她们用同样的速率上台阶,即便外界环境再公平,在有限的生命长度,她们中的佼佼者也只能走到台阶中部。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的中层女性还不少,但高层女性就凤毛麟角的原因。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社会环境的不公平因素。同样的大学生,同样的工作能力,你认为女性和男性谁更容易升职?我看到的情况是男性更容易。甚至男性能力不如女性时,他们也更容易升职。因为女性还得面对不宽容的社会预期,在这个预期下,女性被认为必须生育,必须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于是被绑缚重重枷锁的女性,连走上中层的机会都比男性少很多。

      而这些,和什么“泛”能力无关,只和社会实践有关。要知道,这个所谓的“泛”能力不是天设的,它只是社会实践的结果。缺少社会实践机会的女性,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泛”能力。登高了,才会有阔眼界。而不是有了阔眼界,所以才登高。你不要把因果颠倒了。

      我说上面这些,是不是认为男女不应该平等呢?当然不是。因为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有生理原因,但大部分是社会原因,而这些,包括生理原因,都是可以弥补的。

      在升职时按能力而不是按社会预期来选拔,女性的机会会大很多;男性多承担家务劳动,减少女性家庭付出,来换取社会实践机会增多,可以大大增加女性的所谓“泛”能力;还有,让男性休三个月产假,以平衡女性在生育后社会实践暂停的缺失,同时(也许更重要),让男性多多参与家庭,以增加男性与孩子的亲密度。

      在有了这些措施以后,才能谈不同性别的“泛”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生的。

      采取这些措施是不是就是认定女性是弱者,就是不平等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平等的基础。除非你觉得人类不需要进行自身的再生产,不需要生孩子了。

      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就是人造子宫。所以我在一切够的着够不着的地方,推广人造子宫概念。因为只有这个,才能让女性摆脱生育负担,在生理上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至少,在一个食脑的社会里,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

      如果有了人造子宫,有了男女对家庭和子女的同等付出,有了对不同性别者同样的职业预期和职业机会,而女性依然无法在所谓的“泛”能力上与男性抗衡,这时才能说“泛”能力可能的天生的,才能说女性不配升至高层。

      如果不用生育,不用劳累地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性居然还是产生不了所谓的“泛”能力的话,其实,我建议那时男性干脆把女性全灭了得了。至于性需求,有充气娃娃就够了,呵呵。

      我说这么多,是不是说女性不需要担当社会责任,不劳而获,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呢?当然不是,我通篇说的都是:求求您了,给俺多点责任吧

      所以,我其实说的是,应该让女性担负更多的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当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必须给予女性相匹配的权利和权力。现在的现实是,一提到男女平等,男性想的就是让女性承担平等责任,罔顾女性根本没有得到平等权利的事实。

      另外,我揣测您的这个帖子,和大热的成都别车打人事件有关。即便您没有,跟帖也有,所以也谈谈这个。

      我争取男女平等,但不否认女性在体力上整体不如男性,二者并不矛盾。也因此,我认为男性对女性使用暴力是不能忍受的。同样的,我认为强壮者对羸弱者使用暴力是不能忍受的,无论二者是什么性别。特别是民事纠纷里,暴力是不能容忍的。

      这个问题关乎性别,又不关性别。关乎性别说的是,女性体力整体不如男性,因此暴力社会的受害者肯定以女性为多;不关性别说的是,如果认为拳头大就有资格当执法者教训他人,让他人“长记性”,则我们生存的社会会变成一个欺软怕硬的社会——当然,这个社会也许已经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社会了,但是欺软怕硬还不是整个社会的政治正确,我们最次也得保留一下底线吧?

      所以,大男人当然可以和女人计较,大男人也应该和女人计较,但是,请你们计较时不要用拳头。因为你们没权力没资格让别人长教训。

      洋洋千言,罗里吧嗦,只是因为我觉得你的逻辑很多是不对的,概念很多是偷换的,呵呵。

      通宝推:舞动人生,
      • 家园 洋洋洒洒这么多字

        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在攻击谁、反驳谁(肯定不是楼下的整合精神哲学)

      • 家园 你的逻辑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

        现实中,中层女性很多,就中层的职位要求来说,女性有优势。那些中层女性,年龄一般不大,30-40的很多,生育也没有耽误她们成为中层领导。如果真的能力出众,走向高层根本不存在时间不够的问题。

        拿生育耽误时间说事,只是你的个人想象,并不符合事实。当然,你说的人造子宫,我也是支持的。

        其实生存竞争才是社会的本来面目,男女都会用上自己能用的所有能力,这才是现实。去规定某类人不许用某类能力,也只是你的空想,不符合客观实际,没有意义。现代社会也只能说,某些能力的不恰当应用会受到相应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跟性别无关。

        还有一个事实,古往今来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女诗人,女文学家,女军事家,女政治家,但没有一个女哲学家。只要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很容易理解女性缺乏“泛”的能力这一点。你写那么多幻想的逻辑,改变不了事实。

        • 家园 没有女哲学家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哲学都是扯淡

          唯一我觉得不扯淡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大多数女性是终其一生在实践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呵呵。

          还有,你可能忘了,大部分所谓的哲学,是吃饱饭没事干仰望星空时产生的臆想。女性在只能被圈进家庭生儿育女的过去,是没机会仰望星空的。当她们面对繁重的家务劳动和重重思想压迫时,是不敢产生臆想的,否则会有拳头教训她们,“让她们长长记性”。所以女性没法产生不知所谓的臆想,不知道什么是“泛”什么是“神、明”,自然也不会产生你口里的哲学家。

          另外,你的逻辑确实不行。我已经告诉你,你的那个所谓“泛”能力,是结果不是原因,是因为站得不高,所以眼界不阔,而不是因为眼界不阔,所以站得不高。

          还有,你把使用暴力,说成是“男女都会用上自己能用的所有能力”的必然,因而是正确的。呵呵,我明白了,你其实崇尚的是动物世界。在你的字典里,欺软怕硬是对的。是吧?

          再次强调,对于成都的事,我质疑的是:1、这个男司机有没有权利用拳头执法?2、我质疑那些叫好声。

          我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童话世界,当然知道这个世界有人迷信拳头。但我认为迷信拳头是不对的,特别是在民事纠纷,我更认为喝彩是无耻的。而你认为用拳头是对的,用拳头争取自己的所谓正义也是值得喝彩的。

          不知道强大的拳头,是不是也很“泛”?

          • 家园 抱着道德教条不放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实事求是,承认欺软怕硬甚至使用暴力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男人跟女人的区别在于,男人十分清楚使用暴力欺软怕硬这些事情是普遍存在的,而女人总是在回避这个问题。一旦回避了这个问题,试图用“不能欺软怕硬,男人不该打女人,不准使用暴力等等”这些道德准则来衡量社会现实的时候就会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

            “不欺软怕硬,不使用暴力,男人不打女人”这些信条确实非常理想,也非常美好,但抱着这些信条对分析社会现实没有作用,现实中不被欺软怕硬,不被欺压的基础是依靠斗争,不论是个人还是阶级,都得依靠斗争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靠灌输某些道德教条来实现,更不能靠强者和上位者的恩赐来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并不是马列毛的信徒,你在西西河宣扬的一切无非是用马列毛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名词包装的儒家道德教条罢了,本质上还是唯心主义孔家店思维。

            而且,身为女性,你不该跟男人谈哲学,下面有人说的对,哲学实际上是扯淡,不过他没说全,正确的说法是,哲学、科学、宗教都是男人的扯淡。因为男人没法生孩子,必须架构一套精神世界给自己扯淡,要不然男人的世界就是不完整的。这个精神世界女人是不能理解的,就像男人不能生孩子一样。而女人不需要哲学宗教也不需要科学,因为女人可以通过生孩子来完善自己的世界。而生孩子这个过程,男人也是不能理解的。女人非要谈宗教哲学就跟非要男人生孩子一样,这是错位。

            那位整合哲学兄的词太拗口,因为他太深入哲学扯淡的世界了。用大白话说就是,女人依靠本能感觉行事,认准了就坚决去做。这其实是一大优势,女人的这种优势,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在职场中优势都比男人大。而男人实际上是依靠逻辑计算推演行事的,因为男人的本能是暴力,而人类社会的分工特点压制了内部暴力,男人不得不依靠逻辑计算行事,而男人一旦进行计算推演,就会患得患失,会畏首畏尾,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工作生活上实际上是不利因素。不过男人一旦战胜了患得患失的心态,那就不同了,这就是为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顶尖的政治军事宗教哲学科学人才基本上都是男人的原因。

            通宝推:Guang,马哥,
          • 家园 辩证唯物主义也是扯淡

            正反两方面都说一遍。

            哪一个重要的科学突破是在辩证唯物指导下产生的?很多科学产生于宗教环境下。

            倒不是说宗教多牛,而是说本质是不相干的。

            社会总体是非线性的,试图用一个宏观理论概括基本就是扯淡。

            • 家园 辩证法可以防止走极端

              科学实际上是走极端,追求终极真理。这点上和宗教有类似的地方。对中国人来说辩证唯物主义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西方人来说,这个概念应该是比较有创新的。

              追求极端在社会概念上具有危险性,认为有终极制度的存在和极端宗教主义都是这种非辩证思想的反应。

              • 家园 我们说的并不矛盾

                唯物辩证有些类似于中庸。

                我的意思是社会总体是非线性的,也就是种地和人文管理相关性很小,试图用一个理论去统领全局本身就错了。

                社会发展本质就是试错的过程,用中庸或辩证思维来统领就不合适。

                就像新研制飞机去飞飞行包线,就是个试错过程,飞完包线你知道了高度范围速度范围,知道了边界在哪里,这时你说中庸,让飞行员在给定包线范围内飞行。而不是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就瞎嚷嚷辩证中庸。

                人文交往可以,因为这是几千年人际交往总结出中庸,其他的就是耍嘴皮子瞎扯淡了。

                只能说各有各的用途,社会管理上多一些中庸思维有用,其他的就不相关了。

    • 家园 DEL...
    • 家园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因为这个观念本质是歧视女性,认为女性是弱者。有这种观念的男人,在开心的时候当然可以把女人当宠物,但生活中难免有冲突,他一生气起来可就没有底线了,面对本质上瞧不起的女人,他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有点象清朝的主子和奴才,一般情况主子也是罩着奴才的,但奴才是主子的财产,不高兴了就可以随意处置的。现代还有谁想当奴才吗?

      瞧你举得这例子。一个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是阶级矛盾。好吧,你真的很伟大,很正确,既不幼稚也不虚伪。

      [FLASH]https://www.youtube.com/v/kSxsGddQeXo[/FLASH]

    • 家园 这话也对也不对

      看什么事了。家长里短的,一个大男人是不应该和女人计较。但是大是大非的事,是一定要计较的。

    • 家园 应当有个社会平均值作为参照

      比如某城市某社区的男女家庭分工。另外还有时代的特征。比如以前女人就完全是呆在家里的。有钱的做太太,被用人伺候。没钱的,家务就要全包了。这是那个时代的分工。没有觉得男人应当做家务。当然怕老婆的穷男人又摊上个脾气大的老婆,就日子不好过了。

    • 家园 不得不说成都卢姓女司机是典型

      求仁得仁,复无怨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