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马行空的乡村回忆 -- 天马行空

共:💬72 🌺742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看法:

                      1.毛氏兄弟流浪不实,毛氏兄弟在上海有家可归,就是董的原配家及董家。

                      2.董的原配很可能对毛氏兄弟很不友善,原配打二毛有这可能,而董家对毛氏兄弟可能好些。

                      3.被特务打的,几乎没可能。特务不是疯子,打小孩干什么?若是知道二毛的背景,早就报告领赏了。

                      4.被街上的小流氓,甚至就是一般的小孩儿打的,也是一种可能。有记载二毛比较调皮,喜欢到街上玩,保不齐不会发生小孩打架的事件。

                    • 家园 董龙飞2002年告了刘思齐

                      然后,到2007年毛岸青逝世时,新华社发的电讯稿还是说:“1936年,在上海流浪五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

                      外链出处

                      您说,新华社犯下这种“与历史事实不符”、“损害了董家人名誉,使其精神受到了损害”的错误,董龙飞竟然不去告上法庭,是不是不孝?

                      这样儿孙,要他何用?

                      • 家园 没呆在父母身边的娃,可怜!

                        说个我家里的事儿。

                        家祖父去世得早,祖母在家带几个小孩很困难,我父亲就被送到四川依二伯父(我二爷爷)生活。二伯父自己有三个小孩,三伯父(我三爷爷)将自己三个小孩中的两个送到二伯父处(我三婆婆去世也很早)一个送到我祖母处,三伯父直接把三个小孩的生活费给了二伯父(我父亲和三爷爷留在老家的长子算互换),老一辈嘛,兄弟没分家,也没在家里说得那么清楚。

                        二伯父对几个侄儿很好,但八口之家确实压力很大,所以,二伯父就回湖北找到了工作,二伯母总觉得我父亲是吃白食,那滋味可不好受。即便是拼命做事儿(挑煤炭、卖菜、洗衣服……),还是没好脸色。我父亲初中最后一学期是被赶出家门,和同学打挤。好在考上三机部的学校,管吃管住,这才解脱。

                        多年后回忆起来,家父一边是感激二伯父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会碎碎念当年受的苦。

                      • 家园 毛家(以及其他高层家族)本来就是特殊的,

                        要治他们的错,本来就不是一般小民能办到,只有最高层才有这本事,这是中国国情的基本常识。

                        董龙飞能有提告刘思齐,已经是很有勇气了,也是很给我国法律面子了,一般人谁会惹这麻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碰到与高层人物对立的事,都不敢较真,而是忍。

                        • 家园 说过毛岸青在上海流浪的又不是只有毛家人

                          当时在中央特科工作的李云回忆说:“1935年秋,徐强突然要我帮忙找两个男孩,大的约十三四岁,小的约十一二岁。”

                          李云回忆说:“当时形势相当严峻,上海中央局屡遭破坏,‘特科’成员大部分撤离上海,留下我们这些未暴露的同志坚持战斗,总负责人是邱吉夫,我丈夫徐强主管情报工作,也是我的直接领导。一天,徐强突然要我帮忙找两个男孩,大的约十三四岁,小的约十一二岁。关于孩子的身份,他只说是烈士的儿子,从收养的人家跑掉了。”

                          “接到寻找两个孩子的任务后,我赶紧上街,可上海那么大,到哪里找?找了好些天,都没有发现他们,同时寻找过程中还要小心自己的身份不能暴露。”

                          李云回忆说:“徐强给我圈了范围,就管老西门一带。那时做情报工作的,对上级命令绝对服从,不问也不能问。我也困惑呵,只能到流浪儿多的地方找找看。像八仙桥小菜场(今淮海路西藏路一带)附近有家专门给人送饭的‘包饭作’,常拿剩饭剩菜施舍乞丐,一到中午流浪儿便蜂拥而至抢饭吃;还有铁马路桥堍,聚集着众多帮黄包车夫推车上桥挣铜板的流浪儿……。到底找过多少地方,记不清了,只记得为了不暴露身份,不敢随便打听,只能站在路边偷偷观察,一站就是半天。就这样前前后后跑了半年多,没找着。 我曾怀疑孩子是不是被敌人绑走了,但徐强说,已通过内线查遍上海的警察局和巡捕房,确认孩子没被抓走,应该还在流浪。”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也是在无意中,我一路寻找,后来走到城隍庙附近。因为半天没吃东西,走了很多路,感觉很饿。城隍庙那里有很多小吃摊,我摸摸身上还有几个铜板,想买碗粥填肚子。我就在粥摊边上看到两个孩子,很瘦,穿的衣服也很破,年龄也是符合的。”老人回忆说:“旁边的老百姓说,这两个孩子,从来不说话,很可怜。我就请他们吃粥。问他们,却什么都不讲。”“当时,我也不敢多问,回去后就跟在上海的地下党领导人冯雪峰汇报了这个情况。冯雪峰立即换了便装,说去探探孩子的口风。”“冯雪峰去了后,算是连哄带骗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吃饭的地方,他不断套近乎,但两个孩子很警惕。吃饭过后,大概跟冯雪峰熟悉了,冯雪峰问他们是哪里人,其中一个孩子才说了句是湖南人。毛主席是湖南人,这下基本确定了两个孩子的身份。”

                          • 家园 你这个证据弱了一点。

                            李云所述只能证明她找过两个革命同事的孩子(甚至还说成烈士),她自始至终不知是谁的孩子,只不过后来猜测是毛泽东的两个儿子。

                            而此事更重要的参与者,冯雪峰,并没有说过他找过毛的两个儿子,如果有此事,49年后,冯雪峰为何不说,尤其他55年后就倒霉了。就算他性狷介,后来平反时,家人朋友也很大可能会以此作为他的贡献而披露。

              • 家园 毛岸青信中的说法与你的不一致

                如果那封信不是编造的, 我更倾向相信毛岸青的说法。

                在当时的危险环境下, 没有董健吾, 两个孩子可能都保不住。 现在都保住了, 还送到苏联读书, 在我看来有恩无过。

                • 家园 老实说,这样的一封信还真算不上什么

                  1979年,胡耀邦抽调中组部三人组成调查小组,调查毛岸英三兄弟在上海时的情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访问当事人、证人、当时的地下党领导人,查阅档案资料,勘察毛氏兄弟居住过的地方,最后撰写了一份《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上海时的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说:“ 三,(毛岸英和毛岸青)在董健吾家中,生活困难,但无流浪、虐待事实”

                  然后,2007年3月,毛岸青逝世,新华社发的电讯稿说:“1936年,在上海流浪五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

                  外链出处

                  你看,连毛岸英、毛岸青是否流浪过,组织上在不同时候都能给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一封私人信件能说明啥?

                • 家园 毛岸青的说法哪有和我的不一致?

                  他有说他没流浪过?

                  孩子都保住了就有恩无过?珂赛特也没死啊,所以德纳第夫妇对芳汀也有恩无过?

                  • 家园 好吧, 毛岸青信中表达的感情和你的不一致

                    “知道你这个分别16年(应是14年)的老友的下落,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蒙董伯伯和你们全家对我们的照顾,我和岸英至今不能忘怀,并且十分感激的。”

        • 家园 送个草,这也太唯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