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下无谍的对手们 -- 黄河故人

共:💬90 🌺1133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样评论司徒雷登是不公正的

搞燕京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亲美国的精英人才,无奈这些人才中大把的跟了TG,这可不是他的本意。

燕大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我们得到了自由,并不只是为自私自利的享受生活,而是服务大众。很多人正是秉承这个校训才加入土共的吧?

下面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请指出

据统计,从1919年到1952年,燕大办学仅33年,注册的学生达9988名,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各学科带头人超过100人。“二战”时,中国驻世界各大城市的新闻特派员,90%以上是燕大新闻系毕业生。“二战”结束,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中国派出的3位记者均出自燕大。1979年邓小平访美,代表团21人集中了当时中国的精英,其中燕大毕业者竟达7人之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在队伍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4年司徒雷登赴美,突然接到燕京大学要他火速返校的急电,原来北京学生为反对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赴南京,燕京大学学生宣布罢课。司徒雷登赶回后,立即召开全校大会。一些人以为,作为校务长的司徒雷登是不会支持罢课的,不料他却说:“我在上海下船时,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大的学生是否也去南京请愿了。我听到答复‘是’,这才放心。如果此次燕大学生没有参加请愿,那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

1939年,司徒雷登在一次对全校师生的讲话中说:“燕京大学不是‘世外桃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关心国家大事”,“现在的燕京大学处在沦陷区,不要被日寇的反面宣传所迷惑”。日本人曾提出让日本学生进燕大读书的要求,司徒雷登表面同意,但坚持应和中国学生一样经考试合格方能录取,结果虽有日本学生报考,却因未达到标准,无一人进入燕大。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都随国民政府迁到广州去了,司徒雷登仍留在南京观变。显然,他是想和中共保持接触。毛泽东还转托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陆志韦写信给司徒雷登,表示他可以个人身份到北平参加燕大校庆。周恩来则通过黄华表示,欢迎司徒雷登回燕京大学一行,并表示可能一晤。获此消息,司徒雷登很是兴奋。但是,在他就北平之行向美国国务院请示时,却遭到拒绝,并要求他立即返美。这样,司徒雷登在解放了的南京“坐着不动”100多天后,不得不离开。国民党政府还希望他先到广州,再回美国,认为这将是对国民党政府精神上的支持。司徒雷登没有这样做,乘飞机从南京直飞冲绳,并在那里发表声明,赞成中共领导的中国政府,但美国国务院未让这个声明在美国发表,还电告他不得再作声明。

闻一多的《最后一篇演讲》,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

 司徒雷登在自传《在华五十年》开篇即写:“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精神上的缕缕纽带把我与那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伟大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55年8月1日,司徒雷登留下遗嘱,里边提到,“我指令将我的遗体火化,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如果此种安葬证实不可能,则上述骨灰可安葬于其他任何地方。”

2008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燕京大学老校友们和杭州市民的注视下,阔别中国 燕大校友向老校长献花60年的司徒雷登之魂,再度回到了中国杭州。11月17日,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安眠于青山苍翠的怀抱之中。

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

“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通宝推:presario2200,
家园 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听其言。不然就成研究蒋介石日记了
家园 应该是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应该是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是through不是though一字之差,语法就不通了。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源自约翰福音8:32:“你们必须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以及马太福音20:28:“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

https://www.churchchina.org/no100910

家园 谢谢,已改正
家园 司徒雷登与其他白人比,对中国的感情要深些。

司徒雷登长在中国,生活在中国,与其他白人比,对中国的感情要深厚些。这是正常的。但面对中美利益冲突时,他还是把美国的利益摆在首位,所以故人说得没错。这是美国精英的利害之处,拎得清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相较于某些中国精英,中国精英们就差多了。要不就是向鬼子哭喊着受了委屈,要不就是希望国内出点什么小乱子(大乱子还是不敢奢望,还是会影响海外的华人的),以彰显身在国外的优越感。没有大格局。

家园 美国人在新疆

链接出处

抗日战争以前,除了个别的美国旅行家到过新疆以外,全疆没有一个美国侨民。但是到了1943年间,在新疆的省会迪化却设立了美国领事馆。其经过内幕是这样的:1942年6月,重庆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一个《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这年下半年,美国将一批军火运到德黑兰,经过苏联境内的中亚细亚进入新疆,再运进内地。这批军火是由一个美国少校率领一个车队运来的,这是美国人第一次成批地到新疆和在新疆活动的开始。

1943年(确切日期,我不清楚),美国驻重庆的大使高斯以苏联对新疆有领土野心,企图把新疆变成为第二个外蒙古为借口,要求在新疆省会设立美国领事馆,以便“看住苏联”。这个要求对蒋介石反苏反共的政策显然是有利的,他自然满口答应。于是,在没有一个美国侨民的新疆,就设立起美国领事馆来了。

这个美国领事馆的第一任领事是克拉布(Clubb),原在海参崴工作,是一个研究中苏问题的专家。第二任领事为华德(Robent Spenser Ward),原任美国国务院政治计划委员会副执行秘书。1944年下半年到任,于1946年冬去职。第三任领事为包懋勋(Paxton,包懋勋系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原在中东伊朗等国工作,于1946年冬调来新疆任领事,到1949年新疆快解放前的一个多月才离开。包懋勋离开迪化后,其职务交领事馆秘书马克南(Mackennan)代理。此人是1947年7月到迪化的,在新疆临解放的头几天,他把美国领事馆房屋、器具等托英国驻迪化领事福克斯代管,自己带着一个白俄,乘着吉普车跑到奇台乌斯满处进行阴谋活动后,乘车经柴达木盆地前往西藏在行抵西藏边境的时候被西藏边防部队击毙,随同他去的那个白俄也负了重伤。这样,美国在新疆的活动也就从此结束。

家园 盖棺未必可定论

司徒雷登这样的人,说实话很难评论。但我想,我们中国人说“在其位谋其政”,他在大使任上也不得不为美国的利益着想。各为其主,或许大家都能接受吧。

同时,他对中国的情感、对中国的贡献也是不能抹煞的。我相信,于中国而言,他在人格上并无多少可挑剔的。

家园 敬佩这位杭州话说得很溜的美国人,有机会去拜谒一下他的墓地
家园 这些风云人物,留下都是传说。

现在还在的话,希望不止于精彩内斗,还是共攘外敌更好。

家园 故人老兄有没有关于沈之岳的材料

故人老兄有没有关于沈之岳的材料,最近在好几个地方看到关于这个人的一些东西,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实的?

家园 又看了一遍《别了,司徒雷登》,毛主席太伟大了。

里面说的很多东西至今还很适用。美帝战略上确实了得。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扶植吃美国奶长大的,认同美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政府。和平演变无处不在。美国的计算都是这么进行的,比如金三胖是在美国教育的,喜欢流行音乐,和当年的留苏派一样一样的。还有现在的太子党全是美国教育的也是他们的一个战略考虑。另外,当年WTO在电影大片这个没多少钱的东西上纠缠半天就是为了传播他们的文化。

家园 电影可以直接当证据吗?
家园 老兄,我用的是“表现”两字

司徒雷登作为美国大使,能够根据个人情感违反美国国务院的指令吗?司徒雷登返美前后的历史资料不必由我来啰嗦吧。

家园 私德与公德,或者你可以说他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国家大义面前,私德只能放到一边。

家园 韩子栋去探望沈醉

韩子栋是《红岩》里华子良的原型;

沈醉是《红岩》里严醉的原型。

沈醉见了韩子栋要向他道歉,韩子栋对他说“共产党员不讲个人恩怨

他们有合影。看上去沈醉当时是个很有范的老人,韩子栋就是个乡下农民老头;沈醉的女儿一看就是高级知识分子;韩子栋的女儿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工人。

这张照片,配上韩子栋的那句话和他们两人的背景,给人的冲击非常大,可惜没多少人了解他们的历史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找不到他们两家的合影了,这是沈醉搀扶韩子栋的照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