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钓鱼岛上钓鱼忙 -- 燃犀下照

共:💬672 🌺4558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家园 嗯,塑料鱼饵。看了标题就知道是钓鱼了,这还怎么钓啊?
家园 问个问题:政府买岛与国家买岛有没有区别

回答得好的我给送花

家园 就是强奸之前有没有洗手的区别嘛

就是强奸之前有没有洗手的区别嘛

教主啊,你一直强调,我靠,你都没看到他做事之前有洗手么?

这玩意儿与强奸的性质有多大影响?

家园 何止六十年,100年还多了

国军和果粉依然还只会打嘴炮

家园 我觉得是强奸和摸屁股的区别

道理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不再重复。

家园 我见罗生多冥顽,聊罗生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打住,打住!

家园 刘军洛为了书大卖,很多观点都是危言耸听,只博一笑而已!

千万不要小看TB为了保卫政权,到了最后关头,极大可能采取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决心和意志!

家园 逻辑混乱

土地买卖,必须有确权的政府主体。日本人搞钓鱼岛国有化,谁来确权,是中国政府吗?

家园 有产经联,有汉弗莱,还有美国爸爸

必须料敌从宽

当然,美国爸爸是希望中日之间是有控制的紧张关系

家园 既然中国政府没有确权,那么日本买卖是不合法的,无效的

对无效的买卖用不着生气是吧

家园 从日本的对立面看,中国是不是也是有意而为之呢?

从中国发展的前景来看,最大的外部问题其实还是美国的围堵和干预而不是日本,但是就目前军事力量来看,中国还远不是美国的对手,中国却不惜以强硬手段应对日本的挑战,客观上还是希望造成美国不敢过分消弱军事上的投入,而专心回归振兴经济的道路上来吧.

好吧,希望别被带上大棋党的帽子.

家园 中国划出了东海航空识别圈, 包括了钓鱼岛!
家园 您的论述很详细有力,但似乎用力过猛,把日本的道路限定死了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内容分成两部分,日本经济和钓鱼岛。

一,日本经济

您关于日本战略抉择的所有推断基于这样一个假设:

日本将自身经济的未来托付于美国市场,并且固执地认为自己与中国之间在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上将会是相互排斥的零和博弈,而不是优势互补和互利共生的伙伴。

如果您的排他性经济学逻辑是正确的话,随着中国站起而倒下的国家将不仅仅是日本,还要包括韩国和台湾,甚至远在欧洲的德国。

而中国崛起这一过程本身,也必然会逐渐将所有的西方工业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如同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不予西方活路的中国”或者“走自己的路,让西方无路可走”等等。

这样发泄情绪式的观点除了满足年少轻狂者的“龙傲天”情结之外,对于中国的实际崛起进程没有实际帮助,还会让中国额外背负上一些道义负担和舆论指责,并且也实际上不符合中国的发展理念。

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和谐世界”并不仅仅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宣传口号,中国是真的在以这种理念来跟世界各国打交道。缺乏“有钱一起赚”的妥协心态正是欧洲相继发生一战和二战的根源,也是美国今天四处碰壁的原因,善于总结历史教训的中国当然要避免犯和他们相同的错误。

这种理念在现实政策层面的投影就是,中国正有意识地向他国转移自身的过剩产能以及帮助他国建设基础设施。而进一步的产业分工,则需要双方在政府层面上相互协调,并最终以自贸区的形式完成双方在不同产业上的互补和互利。这里的分工不仅仅指低端和高端,也包括在平行层次上的不同侧重领域。

一个人将所有的蛋糕切走,只能把中国变成全球公敌,而现在就有这样不好的苗头,比如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受到的各国的集体责难。西方也正在用这种形象来宣传中国,我们更不能自己授人以柄。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必然杀死日本经济这种观点,不一定能够在日本决策层达成共识。而如果要判断日本经济的未来在哪里,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观察赴日游客的增长趋势,增长潜力和购买力分布状况,无论哪一项的冠军都毫无疑问地指向了中国,这至少说明中国人民,相比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对于日本的特色产品有着更大的潜在需求,并且这个潜在购买群体的规模丝毫不亚于美国。

就算经历了家电和数码产品的溃败,日本在影像设备和化妆品方面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更何况他还有压倒性的优势产业——动漫。不要小看这一部分,其延伸出来的产业链规模和产值完全可以媲美日本的汽车业,日本经济还远远没有到破罐子破摔的地步。

既然如此,日本完全没必要这么早就死心塌地站到中国的对立面,而以日本政客一贯的精明和市侩风格看来,不到水落石出的最后关头,他们是不会这么快抛出全部筹码来下注的。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成长性,又逼迫他们不得不考虑掉头拜中国做大哥的可能性和操作方式。

二,钓鱼岛

日本的战略焦虑,说到底还是在中美之间站队的问题。鉴于日本被美国在战略上进行了深度捆绑,甚至于自身的首相选举都被美国所左右,日本在内心深处抱有这样一种忧虑: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号和中国号列车换乘中,自己会是最后下车的那一个乘客,并且导致自己在未来的亚洲新体系中被边缘化。

关于钓鱼岛,我的判断和您一样,这是日本挣脱二战枷锁的一把钥匙,但是日本争取国家正常化仍然是阶段性的目标,日本的后续意图,应该是为了获得独立的决策权和灵活的外交选择能力,方便自己见机行事和快速站队,避免自己成为美国退出亚洲的垫背或者说美国和中国进行利益交换的牺牲品,比如说美军将冲绳的军事基地和驻军权让渡给人民解放军,换取中国在其他方面的回报。

相比其他亚洲国家,日本跟美国的联系最紧密,而跟中国的历史恩怨最大,这些都是日本的沉重包袱,因此日本必须比其他亚洲国家更早交出投名状,这个投名状就是钓鱼岛。

这个观点可能比较匪夷所思,但是日本很有可能已经意识到了——钓鱼岛和冲绳在美军退出亚洲之后,可能都不得不落到中国的手里,当然,是在被特别喜欢剪日本羊毛的美国卖出了一个好价钱的前提下。

我的观点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钓鱼岛和冲绳的真正所有者不是日本,而是美国,美国只不过是通过旧金山和约暂时寄存到日本名下: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

行政管辖权和所有权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美国仍然把钓鱼岛和冲绳这个鱼饵挂在绳子上,等着中国和日本来咬钩。按照美国雁过拔毛的个性,如果要退出亚洲的话,这么大的一块资产没有不收转让费的道理。

面对这种被动情形的日本,果断慷他人之慨,把表面上属于自己的钓鱼岛转手“送给”了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中,中国是不可以开第一枪的,所以日本就代中国开了。您说的“巨大损失”,对于日本而言其实并不怎么心疼,因为钓鱼岛并不真正属于日本。

结果,美国面临一种尴尬的情形,原来钓鱼岛在日本手中时,美国可以说要回来就要回来。如今被中日双重占有,美国事实上失去了利用钓鱼岛向中国索取“转让费”的机会,因为中国不承认旧金山和约,而这个议价机会落到了日本手中。

冲绳的逻辑也与之类似,因此我大胆做一次预言:日本会用钓鱼岛和冲绳的归属(冲绳可能是独立而不是归于中国)换取中国的战略谅解和历史宽容,进而在未来的中国号列车中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座位。

家园 应该是被刹帝利还是被吠舍强奸的区别

有没有区别,要看受害者信不信这个教了——显然,有人信。

家园 蛮久没时间来河里,回复来迟,其实是今天才看到......

蛮久没时间来河里,回复来迟,其实是今天才看到......;

先简复下:

其一,经济上,中国的存在整体上降低了发达国家一般工资水平,同时我们的进口替代与产业的升级本身就是在“供-需”两端同时在挤压先进工业国的经济版图;全球经济危机核心在需求端的萎缩,过去需求端繁荣是货币与金融的放大结果;此外,寻求经济意义上的更大的共同基础与互补性,很多是基于自然禀赋不同与产业分工等等嵌入全球贸易环流来实现的:中国在制造业上的每个进步都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形成挑战或者替代,因为我们不是被固化在产业链条上的一个被设定的角色。这个关系是慢慢演化为竞争性的,这个我们要丢掉幻想。从美国设定TPP修正被中国“依附占便宜”的原世界贸易规则上就能看出来,TPP是排斥中国的一个新贸易规则下的贸易环流。我们的一带一路也是被迫的建立一个基于我们的“中心-边缘”性的贸易体系。世界贸易与经济环流里,被替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兄举例的德国,韩国,台湾等等恰恰都是正反两面替代的例子而不是相反。别外,多一句嘴,美国绝对不是吃独食不分享的,美国惠我良多,惠世界良多。美国现在的问题是帝国的极限问题,不是美国是“黑心老大”的问题。我们输出的工业化转移与产品,本身就是应该要做的,也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必须办法,也是应对TPP必须做的。我们从来没有试图不分享利益,恰恰相反我们是目前在试图分享利益,重点是我们能提供什么变得关键了——简单说,我们不能提供最终市场的话,我们在全球竞争力永远是被动的。其次是我们能提供什么样子的重大创新(技术或者模式)。总之,这事情要注意到经济竞争上的“供需”带来的替代与压力,以及中美间战略博弈的性质问题:美国已经确定是要控制与限制我们在全球资源份额上的增长了,日本不过是口袋人选之一,也是美国必须要拿下的战略要点(比如TPP没有日本就没有意义);关于日本经济潜力与地位,动漫这些不具备战略意义(可能兄还没想过这种产值巨大的所谓行业在国民就业,财富生产与分配上的意义是什么,动漫无从带来太多的东西,如同AV一样),日本制造业才是核心(多句嘴,日本制造业现在整体还是超过我们良多的,尤其未来制造业的形态更多基于智能与无人化等等,日本还是很强,我们要追赶还很漫长)。制造业本身不会是零和博弈的,缺乏了市场就不构成博弈;要点是市场是谁提供,目前看还是美国。日本大量的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是西方(美国),连我们的产品与产能很多都是为西方所设置。日本选边其实不难理解。

其二,关于日本的钓鱼岛战略部分,您的分析有点架空性,预设了很多潜在的前提,本身就逻辑来说无从判断对错。但是应该说,这种翻转性的策略不太能现实执行。政治是有反作用力的,“和奸投名卖国”不好“卖”,何况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或者日本国家利益的要点,都不是这个“唱双簧”模型可以涵盖的。简单点说,日本各种针对战后体系的冲撞,首先针对的是美国,我们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二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一环;日美矛盾,不过是日本向美国自抬身价的矛盾,是可以为美国所用的时候卖个价钱的矛盾。中国是很好的标的物,也是唯一美国会在亚洲付账日本的标的物:日本要颠覆二战后对其的体系束缚,与其说是正面冲击美国,完全破解远东雅尔塔体系,被中美夹杀,还不如说是把中国在远东雅尔塔体系下战胜国所代表的利益吃干抹净,永压中国一头。这也是一种颠覆,这种颠覆或许就不为美国所惧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所喜”了。因此美国对日本的历史观等等,少言多看也是有道理的。其次,日本选择自己的归属,目前看选择美国要好过选择中国,因为中国不能提供更好于美国对日本的安排。美国主导下的亚洲秩序,或者国际贸易秩序上对中国的压制,都有利日本在亚洲居于核心;我们不可能安排这样的位置给日本,无他,体量与地缘决定的。

以上的回复简略来迟,万望见谅。

通宝推:星星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