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央视的邓剧特别搞笑】 -- 史老爷

共:💬132 🌺1052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重新贴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楼主狠打了大旗派的脸,打得好,但是

将这3条当作正常国家的做法,就有问题了。这三条,就是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政策,在苏联崩溃得时候,很多西方学者出来欢呼资本主义胜利了,福山之流宣称,资本主义就是人类的终极历史了,但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这样公开欢呼,估计就是太没有见识了。

另一方面,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角度来看,邓的贡献是远大过美国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和英国邱吉尔等等。他们只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斗争,很多时候只是权利斗争的胜利者,最多也就是改进了资本主义制度。邓将一个反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逐渐改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还紧跟美国,围剿另一个主要的反资本主义制度国家苏联,成功地让苏联解体变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地球上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统江湖地位,其对资本主义的贡献,恐怕是前无古人的。楼主如果是个资本主义派,见识恐怕高不到那儿,可也看不出是个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派。

家园 当中国领导人必须首先是政治斗争高手,然后才谈得上

其他,连自己都保不住怎么从美国等国外敌对势力手中保护这个国家?

您对政治的认识似乎还局限于奸臣忠臣戏曲演义的阶段,仿佛邓小平是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华国锋是蒙冤受屈的大忠臣。华国锋人品如何,毛泽东真正选择的是他还是邓小平,我在另外的帖子里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您这种将政治人物脸谱化和简单化的叙事方式不应该是成年人解读政治的话语体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本身就是和整个西方的根本利益相冲突的,如果现有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是天的话,那么中国就是逆天而行,每前进一步都注定要面对无数的对手和陷阱,每攻克一个障碍都要付出绝大的牺牲和代价。这样的惊天事业,非大勇气、大毅力、大狠心、大手腕的人都无法胜任,华国锋这种能力和意志都有欠缺的人显然难挑大梁,而陈云又是类似周恩来的辅臣角色,霸气不足,必须有人站出来统领这个国家的全部力量,邓小平的上位既是他个人的争取结果,也是中国人的集体选择。

赵和胡是邓提拔的,但是他们也被邓小平一手刷下去了,此外,后面的江和胡也是邓提拔的,您提了前面截而不提后半截,就说邓小平不合格,又说“没了邓,改开进行的更加顺畅”,是不是不太公道?

家园 我跟您纠缠这些实在没有意义,好,我认错,我表述不清,

我没有在前面的帖子里在“改开”前面加上“初期”,恩,对话到此为止。

家园 因为中国不需要文革前的大学,这就是答案

其实,邓时期的大学,中国也不需要,那是给美国人建的预读班

家园 唉,但愿你知道改开“初期”是那年到那年,反正我不知道
家园 这得吃多少shit,才能发明出这三条平行位面的常识啊?!

1、民国自由上大学?你掏的起一年100现大洋?扯淡!

2、老百姓可以自由做生意?民国万税!

3、农民可以决定自家地里种什么,怎样种?靠,你当你是地主啊!

还尼玛常识,闲扯鸡巴蛋!

通宝推:说几句,
家园 能不能先承认你前贴中捧邓三步走说的很随口?
家园 看来只有美国人是傻瓜

我看到说美国的一个收入来源是套利:全世界的资金都到美国买低利息国债,然后美国人用这些钱去投资高收益的股市。

你的文字一向很有煽动力,不过要说见识超过世界所有央行,还是挺可笑的。

全世界的央行都聪明,只有美国人是傻瓜。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买指数基金也要看时机

美国股市的流动性看似非常大,但由于做市商制度(NASDAQ做市商,NYSE是Specialist),对持续的增量资金流入会很快有反应,而且我可以肯定美国对资金流动的监控水平比中国只高不低。

美国机构的交易都与保证金有关,市场交易量和信贷情况紧密相连,不仅是利率,和资金供应也有关,而全球的信贷出口就那么几个,中国的大行应该还没进入核心圈子。

2009年的某一天美股开市后数字不断闪动,但成交量极少,直到10多分钟后美联储向市场提供一笔信贷,才开市流动交易。

中国外储运用应该以掌控资产为主要目的,而不应该在交易盈亏上斤斤计较。而中国要掌控资产,不可避免的要动用其他力量,仅仅是钱多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欧美日在全球资产配置上先行上百年,但由于其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全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较多的误区,我觉得这才是中国的机会。

家园 你的历史数据哪来?

1、民国即使在抗战最艰难时,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比,TG的教育经费到现在也比不过。这段历史不久远,看看正史,野史,各种回忆录,从北大清华到西南联大,毕业学生有的是,看是不是都是大富之家子弟,看是不是90%的人没机会上学。民国的大师、49年后的院士,看看他们履历。连华罗庚这样的小裁缝残疾人都有机会。即使老毛自己,算中农,不是也上一师了,后来想出国留学,不是也募集了2万大洋。邓本人,不是也游机会出国勤工俭学。其他家境不好的,师范、军校,只要考的上,随变上啊。即使386和朱总理,也不是在民国上了名牌大学,一个交大一个清华。数数20世纪的人才就知道民国教育的好坏了!

那时的机会比49年后多是毋庸置疑的。不管从农村到城市,没有户口限制,农村的破产农民可以去城市谋生,愤青可以去延安,国境线也是大开,下南洋可以,去香港可以。。。总之有活路,人挪活,否则60年代,人被控制在一地,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了。

要比数据,49后,80%的人除了当兵升学(升学也WG期间不行)一辈子就只能在出生地按计划生活了,这也是多少知青和下放人员不惜代价回城的原因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史料?看这儿!这才是史料,有来源有出处,不是脑补的。

《货币战争3》第四章

农民谢仁地,全家6口人,革命前没有一点田地,只有极少数的农具。谢仁地借了地主100担谷田种,由于剥削重,一年只能得到10担谷,全家不够吃,每年都得向地主借粮,割了禾,交了租,还了债,又没有米下锅,又要向地主借…… 革命后,他分到了地主的谷子、衣服和犁耙等农具,分田时全家分得了57担谷田,7丈8尺的菜园地。分田后第一年,他收了72担谷,还有番薯、豆子等,除了口粮40担,交土地税3担外,还余下29担谷子。菜园种的菜,除了自己吃的外还可以出卖,生活有了根本的好转。当时,布价虽然很贵,但他每年都要买两匹。另外还要添置一些农具。【14】即使在苏区的后期,由于军费和政府的开支提高,“农民的负担(包括农业税、公债和借谷等)虽然不断增加,但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生活仍有很大的改善。1933年,农民的生活比较国民党时代至少改良了一倍。农民的大多数,过去有许多时候吃不饱饭,困难的时候有些竟然要吃树皮,吃糠麸,现在不但一般没有饥饿的事,而且生活一年比一年丰足了。过去大多数农民衣服着穿得很烂,现在一般改良,有些好了一倍,有些竟好了两倍”【15】。

【14】中国农民负担史第三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页

【15】出处同上,第92页

家园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