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民养老的实际收入 -- HAL

共:💬248 🌺111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民经济涉于崩溃”就是例子。
家园 那个是写在中央决议里面的哦!

大石又砸死蟹?

家园 当然,你是真不知道还是

是不是想暗示改开之后,就再也没有搞新的水利呢?又或者想暗示大部分的水利都是前人搞的,后人没有搞?

当然,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自打包产到户、农村集体解散开始,农田水利建设就断崖式跳水,整个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前期基本上都不修农田水利,即使是在90年代后期以后,也没有像农村集体化时期那样大修农田水利了。

还是以本帖提到的友谊渡槽为例,威远县的两个中型水库9个小型水库,以及其数百公里的配套渠系,几乎全部在1979年之前完成。只有最后动工一个小型水库,水库竣工了,但其配套渠系在1979年还没有完工,结果到了1985年底,配套渠系还有4成没有完工,实际灌溉面积仅有设计灌溉面积的3成——真是前人没干完的工程,连收尾都不干了。

有的人对新中国历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被八十年代官方分田单干神话轻易洗脑,而且对前人真正艰苦卓绝的功绩不知感恩,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宝推:桥上,西安笨老虎,
家园 你到底想表达啥意思呢?

是不是想通过友谊渡槽这个例子,来证明后人没有搞水利呢?试图用个例否认后人搞水利?

如果我给你这个中央政府的链接,能不能证明后人其实也搞了很多水利呢?https://www.gov.cn/jrzg/2008-10/29/content_1135008.htm

这个也是四川的:https://scsqw.cn/whzh/slzc1/content_16728

梁军讲到,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40年前,能够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实在是少之又少,当时的水利工程建设,人力和畜力是最主要的两种方式。“用炸药炸开岩石,用人力或畜力肩挑背扛运输建筑材料到大坝,再用人力和畜力进行碾压密实……就是这样循环筑坝的,虽然效率很低,但还是修建出一座座水库大坝。当时,最常用的机械化设备可能要数拖拉机了,不过数量还是很少。”改革开放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方式依然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时有延续。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工厂企业慢慢生产出用于实际工程的大型机械设备,许多种施工机械开始出现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现场,汽车开始成群结队的出现在施工现场运输建筑材料,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在当时还是稀罕物。

“当时,这些设备还仅有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队伍才有,所以,许多小型水利工程还是以人工为主。”梁军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机械化设备在各类水利工程建设现场才开始大规模的使用。

这些资料,够不够证明后人也在搞水利?

家园 技术问题啊...

主席时代的宣传,对示例的认定要求很严的(比如邱少云的牺牲)

但是从技术上,确实很多照片是“摆拍”,或者事后处理的,因为当时可不是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别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手机,相机有几个人有?洗胶卷的暗房一个城市都没几个

换到更早的时代,所有照片都是“摆拍”,因为要曝光数分钟(最早几十分钟),原始的照片,都是设定好环境照的。

对于某些事情,相信与否是立场问题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其实,和易北河会师一样,都是事后也加了设计,哈哈哈

当年不同,要指责社会主义摆拍的啦。

大家都懂的,对不对?

胜利之吻也称作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是指在当地时间194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时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 从此以后,每年8月14日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日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胜利之吻也称作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是指在194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传说当时一个水兵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激动地跑上街头,随手抱起一名路过的护士深吻了下去,凸显了人们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

不过后来证实,这张经典照片实际上是摆拍的。

尽管如此,每年的二战胜利日,胜利之吻都是很多人模仿的对象。

二、占领硫磺岛

硫磺岛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战斗从1945年2月19日持续到3月26日,最终美国取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之路又近了一步。美军占领硫磺岛后拍下了经典的插旗子照片,大大鼓舞了士气。

不过后来确认,现在我们看到的插旗子照片实际上是第二次插旗子,因为首次插旗的照片模糊不清,所以只能重拍一次。

四、易北河会师

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军侦察队与一队苏军在德国的易北河不期而遇,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易北河会师。易北河会师标志着盟军东西两线夹击德军成功,纳粹德国彻底无力回天,经典照片易北河会师也出自这一事件。不过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当时的不期而遇还是让双方都吓了一大跳,经过确认后才发现是友军。

在随军记者的安排下,拍下了著名的易北河会师照片,也就是说这个也是摆拍的。

五、麦克阿瑟登陆菲律宾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初期,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当时的美国殖民地菲律宾,当时菲律宾的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放下狠话:我一定会回来的。果然,1944年10月,麦克阿瑟率领美军重返菲律宾,照片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登陆就出自这个时候。

不过这张照片也是摆拍的,当时麦克阿瑟连续五次涉水登岸才拍出了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还为照片配了词:我说过,我会回来的。

哈哈哈哈。

通宝推:桥上,
家园 硫磺岛美军那张,假得不行

实在没看出这样的照片怎么就好了。

家园 井田制已唱了几千年,看来还要吹到机器人时代。
家园 懒厨兄你能找到原文么?你相信决议么?你看过决议么?

我敢肯定在我发这个贴之前,你没有全文看过任何一个中央决议。

懒厨兄, 10个通宝。接不接?全凭自觉,你说看过全文,我马上认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爽快的说不接

我查了一下,濒临崩溃的说法,是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说的,不是中央决议。

但是,我查了两个决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极为关注社会主义政权巩固,为此进行了多方面努力。然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酿成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

既然文革是“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那也就是说离“濒临崩溃”不远了。

但中央决议确实没有提到“濒临崩溃”,这点必须承认,所以我不接。

以后我会纠正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濒临崩溃”,不是中央决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懒厨兄,要承认事实。

懒厨兄,我一直跟你说要承认事实。承认事实。承认事实。不承认事实只能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就算水平高,模糊处理,也只能蒙混一时。

我原贴是怎么说的?

懒厨兄你能找到原文么?你相信决议么?你看过决议么?

我敢肯定在我发这个贴之前,你没有全文看过任何一个中央决议。

懒厨兄, 10个通宝。接不接?全凭自觉,你说看过全文,我马上认输。

你是怎么答的?

我查了一下,濒临崩溃的说法,是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说的,不是中央决议。

但是,我查了两个决议:

但中央决议确实没有提到“濒临崩溃”,这点必须承认,所以我不接。

如果决议真有这句话,你就毫不犹豫的谎称(在我发贴之前)看过决议全文?

我再请教一下,决议当中,1952至1980固定资产按原价年增长率是多少?可灌溉耕地呢?

家园 瞄一眼算不算?

中央决议我看过,但是肯定不会细读,毕竟又不是党员,不用考试。所以才会记错,这个我当然承认。

至于这个问题:

我再请教一下,决议当中,1952至1980固定资产按原价年增长率是多少?可灌溉耕地呢?

之前讨论GDP的时候也讨论了,既然GDP有增长,但不算快,固定资产应该类似吧,麻烦的地方是,改开前没有市场价,没法直接算。

我要出门去喝酒了,明天再聊哈。

家园 全凭自觉,算不算懒厨兄自己定。
家园 举个个例,苏北挖灌溉总渠是管饭的

我老家苏北,我听老家的老人家港,他们年青的时候,乡政府组织突击队,去支援苏北总渠的工程。

当时1951年,从平地里硬挖出一个淮河入海的人工水道出来,当时几乎没有工程机械,完全是靠人工手挖肩挑硬生生开出来一条河。所以很多地方都组织当地的壮劳力去突击。

参加苏北总渠突击的老人家,回忆几十年前的那段经历,说得最多的并不是工程如何艰巨,而是一直在强调:去挖总渠公家管饭。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很高兴,西安笨老虎,
家园 这是国家大型水利建设工程,服务人民,包括农业

但是国家出钱的。

红旗渠是河南林县当地需求,还需要山西配合呢。

红旗渠地方需要出响应配套,包括粮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