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今天特别的高兴,在孩子快十岁时 -- 给我打钱87405

共:💬186 🌺96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今天特别的高兴,在孩子快十岁时

    这对于我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对孩子更是如此。

    今天晚上散步的时候,孩子说:“我现在能接受自己是傻子和坏人这件事了。"

    她所说的傻子是指,自己犯了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而犯了错自己还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

    她所说的坏人是指,如果自己能力非凡,十有八九会去欺负或者压制比自己弱小的人。

    另外孩子最近还提了一些很高级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注定要灭亡,那么今天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又比如,我们人类所认为的世界是不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在我来看,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她已经长出了一条人腿,再把另一条补上,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直立行走的人了。

    通宝推:脑袋,冰雪迎梅,逐水而行,老老狐狸,王小棉她妈,strain2,yiwensilan,桥上,小戎,马后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晃就是一年,今天又干了件“大”事

      多少说服了女儿,做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难点并不在因时制宜,量力而行,在于我是用极粗俗的言语来解读的:

      1.做个流氓;

      2.底线视能力而定。能力小,底线就是个人利益;能力稍大,底线是家庭利益……能力再大,底线是国家利益;

      3.打死也不承认自己是个流氓。

      本来一个正常人,非得被安上流氓的头衔,有什么办法,只能这么着。

      通宝推:石狼,
      • 家园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给孩子讲了历史上各种流氓,有真流氓,也有假流氓。但女儿总是认为这些人“不正派”、“邪恶”、“坏得很”。

        这次女儿从乐团退了之后很是郁闷,我跟她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在于“不肯当流氓”,孩子当然不太服气。无奈之下,我只好祭出大杀器,跟孩子讲了讲建国史,讲了一讲毛泽东这位堪称有史以来最顶级的“流氓头子”是如何巧妙周旋于各大流氓之间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如何假意卑躬屈膝地从苏联人那挖到了第一桶“黑金”的故事。最后孩子说了一句让我十分欣慰的话:我中了毒,你给我强行灌药汤,我一觉得自己没病,二嫌药苦不肯喝,还有人阻止你给我喂药,你不容易。

    • 家园 教学中常见 的一种问题

      教学中常见 的一种问题,就是“我不知道你知道什么”,和“我以为你知道什么,但你不知道,或者你认为的跟我认为的不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我知道你知道什么”,这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在本能级的通感方面,确实就是“我知道你知道什么”。

      这样一来,在现实中,就会共存两种情况。

      一类是“我知道你知道什么”,另一类是“我不知道你知道什么”。

      或许我们还没有养成一个习惯,先去判断属于哪种情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会这么做。比如两个孩子打架了,老师来了解情况。

      但是更多的日常 交流层面,我们却不大先去做一个判断。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观点和立场并非是统一的。有大量的问题,其实是有两个、三个以上解读。

      真实情况其实并非是两个,两个只是描述 了两个端点的状态,实际上是有数不清的解读。

      虽然说,我们很快就有了一种经验,在书面语言中,表述得更为清晰、完整,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却大量的运用了口头言语来进行交流。

      简单说,只有当书面这种形式出现时,我们才会切换语境,将自己调整成一个严谨的人,而当口头交流这种语境中,我们会随意、轻率。

      在数学的教学中,有大量的讲解,都是用言语来完成的。这些讲解,是理解相关知识 的关键。

      但从实际 操作来看,结果无法令人满意。

      讲漏、讲混、讲错,听漏、听混、听错,频率很高。当然,现在用PPT,比以前是有改善了。

      理想状态中,如果孩子们的积累足够丰富,那么讲解的内容就会少一些,更容易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出现。

      但在实际教学中,尽管不能说按目前进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是揠苗助长,可是,数学的抽象程度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孩子们相关积累不足,也是一个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去做一些改变呢?

      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也是被忽略的。

      就是孩子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太浅,无法从对方言语中微妙的变化体会到对方的意图或者情绪变化。

      比如可能老师会发现有些孩子特别“笨”,“我”不断的在给提示,对方却没有任何反应。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而言,他就不太适应这种局面。尽管在有了经验之后,会有一些调整,还是有大量的老师不会跟孩子交流。这里面有个惯性问题。

      我也观察到许多家长冲孩子发火,主要是因为孩子听不懂自己的话。

      实际上,我也干过这样的事。

      而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让孩子做超量练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因为孩子们在第一次就听错了,元认知上出了问题。

      这种元认知上的错误,并非 是一种正常现象——指必然会出现的理解不透彻。

      这样一来,查错、纠错的成本非常高昂。

      简而言之,因为交流方面的缘故所产生的损耗是惊人的。

      这是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苦的一个原因。

      就数学而言,在小学末期,有两大内容,之所以难学,和前述有关。

      一个是分数,一个是几何的基础知识。

      分数,既可以当成数,又可以当成式。对应的是两类问题。

      老师在讲解 的时候,往往只会说分数,而不会说分式。

      作为一名学生来讲,他就很困惑,怎么一会是这样,一会又是那样呢?好像说得通,又好像有矛盾。

      几何的点、线、面、体这四个概念,也是如此。

      比如说,我们说,在面当中,线其实指轮廓线,但在教学中,却变成了边、周,对应边长、周长,轮廓线这一概念消失了。

      而在体当中,只提表面积,却不谈轮廓面。

      那么孩子们就搞不清了,为什么在平面图形中,面指的是“里面”的大小,而在立体 图形中,面又指的是“外面那层皮”的多少呢?

      从说者的角度来看,用词越少,越划算,但从听者的角度看,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有点像在菜市场里讨价还价了。而由于在课堂和家庭中,老师和父母占有绝对优势,孩子议价能力极低,只好就“这么交易”了——算了,搞不清,背下来得了。

      这就相当于花10块买了一斤菜,本来它只能卖2元一斤。

      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亏本的事 了。

      以上,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 家园 不要学数学

      有人问我,数学学了有什么用?

      我说,没用,还徒增烦恼。比如说,胖这个概念就是个数学概念,因为胖只是在统计数值分布情况,并不关心人的各种需要。

      但是如果你学了物理,就大不一样了。你会用密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同种物质,状态相同,密度相同。若你的身高与我的身高相同,你的腰围是2尺7,我的是3尺3,那么我的腰围就是你的1.2倍,我的体积就是你的1.44倍。因为你是人,我也是人,所以我俩的密度相同,所以我的体重理当是你的1.44倍。

      • 家园 角度“讲义”

        1.角度好像是在说“开口的大小”,但是,“开口大小”到底指是的什么呢?

        2.除了两线相交,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角度的存在?

        3.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轮子,为什么会让人觉得转得一样快呢?

        4.用圆来研究角度

        5.发现,角度越大,所对应的弧长越长

        6.猜测,弧长越长,角度越大

        7.半径不同的两个同心圆,弧长不同,角度相同

        8.猜测,还有其它要素在影响角度

        9.除了半径,好像没有别的了

        10.发现,半径变长,弧长变长,角度不变

        11.猜测角度和半径与弧长的关系,类似于差不变或商不变

        12.排除差不变

        13.半径不变,弧长越长,角度越大,弧长当分子

        14.若角度=弧长/半径,那么半径变大n倍,弧长也应该变大n倍

        15.无法测量弧长

        16.用铁丝取出弧长

        17.实验三次,初步判断,角度=弧长/半径

        18.发现弦长可以直接测量

        19.发现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弦长比=半径比

        20.困惑:角度=弧长/半径,角度=弦长/半径,弧长/半径≠弦长/半径

        21.梳理过程

        22.发现,半径不变,弧长变大n倍,角度变大n倍

        23.得到验证:角度=弧长/半径,角度≠弦长/半径。

        24.难点:弧长的长度不易取得。

        25.再思考,有没有其它要素没有考虑?

        26.转半圈是什么意思?半指的是什么?

        27.发现弧长/圆周长和角度有关

        28.发现角度其实就是指以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9.发现周长和半径之间有某种关系,因为角度即可以用弧长/半径来描述,也可以用弧长/圆周长来描述

        30.圆周率可以理解为在描述平角吗?

        31.发现角度=弧长/半径(弧长/圆周长)中的“=”并不是两边相等,而是在指代关系。否则 就和圆周率有了冲突。

        32.给角度正名,弧度

        33.如何将一个圆均分为360份?从分数加减法入手

        34.有1/2和1/6,可以“制造”出1/3,缺1/5和1/9

        35.圆周的1/5对应的是72°

        36.构建等腰三角形,发现黄金分割比例,并得到正五边形

        37.回忆1/5+1/5+1/10=1/2

        38.无法得到1/9,用尺规作图取得最小的整数角为3°

        39.反思:所谓1°角,就是取圆周的1/360,并无实际价值,但在走向通往白痴化的路上,顺手捡了许多宝贝,比如,找到了正五边形,黄金分割比例,证明了1/7、1/9、1/11、1/13是无法用尺规作图完成的。

        40.总结:只有傻子才愿意学数学

        附:1/5圆周可以不讲,这需要学习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二次方程(初中内容)。弧度直接跳到了高中。

        • 家园 这么看来初学之时大可不必过于纠结

          现在越来越有这种体会,站的高了看,才能一览众山小,过于纠结,徒生烦恼。

          我现在理解角度为内积空间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关系的度量

          • 家园 你说的这个其实在我来看来,超棒

            这正是我在努力教会孩子的:人,不能活在记忆当中。

            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初恋是最美好的。这句话,只说了一半,漏掉了最关键的两个字,“记忆”,完整的说法是:初恋是最美好的记忆。

            记忆这个东西,是十分不靠谱的,否则 还需要发明什么文字 呢?

            我,第一次吃包子时,觉得包子美味无比,甚至 觉得就这样一辈子吃下去就是一种幸福。哪知道我才连吃三天,我就觉得包子没有那么好吃的,又吃了几天,根本就是看到包子就反胃了。

            包子的味道变了吗?没有。是我的鉴赏能力提高了。

            恋爱 来说,不也是如此吗?第一次牵手,第一次亲吻,都觉得美妙无比,心跳加速。第一百次牵手,第一百次亲吻,就是在例行公事了。因为包子还是那个包子,而我,却变了。

            活在记忆中,而看不到自己的变化,这是一种悲剧。

            通宝推:赵美成,
            • 家园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眼光向着未来是对的,不过回忆确实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 家园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追求 就是让自己成为一台永动机

                什么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这是一句屁话。

                这句屁话的真实含义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是一件可以让人成为永动机的事业。

                同理,研究鸟而怎么飞,也可以让人成为一台永动机。

                研究数学,照样可以。

                研究绘画、音乐、围棋、历史、文学……多得数不过来。

                甚至 连“姿势”也可以是一件让人成为永动机的事业。只是一般人,腰没有那么好,肾,只有两个。

                哪一样不能让自己成为一台永动机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