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骑兵故事(一) -- 王外马甲

共:💬170 🌺100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骑兵故事(一)

这些天,把骑兵系列修改一下、补充了部分细节。请大家在喝茶的时候顺便看看:如果写成这样,行么?

因为和编辑有约定,修订稿的内容不能发完。还请各位多包涵吧。

书的名字,叫《骑兵团》。

——————————————————————————————————————

《骑兵团》

我打过仗,我和英雄们一起战斗过。

——刘春雷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鲁迅

引子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战场上曾经驰骋着一支被老百姓称为“黑马团”、“红马团”的队伍,他们的番号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

这是一支战功卓绝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以乘骑作战方式坚持到抗战胜利的红军骑兵团。在华北平原敌后抗日的艰苦环境中,骑兵们付出了巨大牺牲并最终迎来了战争的胜利,他们骠悍的骏马和闪亮的军刀曾经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象征,在他们飘扬的战旗上,大写着“胜利冠军”和“哥萨克骑兵”的光荣称号。全国解放之后,他们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的成员,参加了国庆阅兵大典……

时光荏苒,随着骑兵这个古老兵种退出现役,当年英勇的骑士早已经离开了战马。今天,我们只有借着一位八路军老战士的故事,再回到骑兵们中间,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感受抗日战场上的艰难困苦、体会英雄们的悲愤和欢乐。

三七年,十九岁的刘春雷在石家庄木厂街(现在的石家庄市中山东路)的“顺义饭庄”当学徒。

他是河北南宫县人,家里有十多亩薄田、还开着豆腐坊买卖,应该算是小康人家的子弟。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相继通车以后,石家庄从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子变成了繁华的大城镇,刘家老人瞧着眼热,就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手艺。

“顺义饭庄”是个半大不大的二荤馆子,虽然办不了鱼翅燕菜,但一般的山东口味还算地道。店铺里窗明几净,十几张桌子铺着台布、墙上挂着仿制的名人字画,伙计们也收拾得干净利落。小春雷十六岁进门当学徒,头一年在伙房拉风箱,第二年上大灶蒸馒头,到第三年跟着掂弄炒菜锅,什么爆炒双脆、滑溜鱼片、软炸里脊之类已学得有模有样,眼看就能出师了。

可就在这时候,“七七事变”爆发,芦沟桥那边打起来了。饭馆里的客人议论纷纷,有的说,宛平县刨出个石狮子,背上写着东瀛人有二百年运道,天意难违;有的说,小日本的腿粗胳膊短,下盘厉害手上功夫弱,二十九军大刀队正是鬼子的克星,专砍他们的脑袋……

顾客聊天,伙计们不能插嘴,只能在私底下犯嘀咕。饭馆的老板倒是满不在乎:“石家庄这里,奉军走了晋军来、北军过了南军到,各路兵马那么多,还怕几个小鬼子不成?”

转眼到了九月份,情况不对了,国军的人马确实不少,可都在往回跑。马厂丢了、沧县丢了,日本人眼看就要到石家庄,街上到处是溃散的败兵,个个垂头丧气,都说没办法、挡不住。饭馆老板这时候也慌了,赶紧收拾细软准备带着家人逃到西安去——西安是千年古都,能避鬼,当年八国联军打过来,慈僖老佛爷也是在那儿躲着的。

临走之前,老板给伙计们预支了三个月薪水。按他的估计,不出一百天,日本人就会撤走,“洋人就是要钱。到时候国民政府再签个倒霉条款,这事就算过去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

饭庄关门歇业,学徒也就当不成了。于是,刘春雷收拾东西回南宫老家去。

南宫这地方属于直隶省,巨鹿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三国时候出了个武将文丑,被关云长一刀给砍了;民国时出了个军阀刘珍年,又被蒋介石一枪给毙了;如今只有个唱京戏的尚小云活得还挺好,“四大名旦”里头武功第一,可惜中看不中用。所以,刘春雷回到家乡时并没有当兵打仗的计划,每天跟着父亲四乡赶集卖豆腐,打算等日本人走了以后再接着学习炒菜,然后自己开个饭馆什么的。

一天,胡彦明和几位师兄弟找来了。

河北乡间有练武的习俗,小伙子刘春雷也学过几招太祖翻拳、三皇炮锤、赵子龙大枪,这胡彦明算是他的师兄。胡彦明家里穷,从小在“估衣铺”(卖旧衣服的店铺)里当杂工,东家儿子的腿脚有残疾,由他每天背着上学,先生讲课的时候他就站在外面听。放学的路上有人欺负残疾孩子,东家又叫他去练武做保镖,结果几年下来,少爷的本事没啥长进,当小伙计的倒学了个文武双全。

胡彦明进门就问:“梅花镇的事,听说了么?”。

三七年十月十二日,日军在距离南宫县不远的藁城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镇惨案,二千五百人的集镇,竟有一千五百多人被残杀。消息传开以后,老百姓都有点半信半疑的,因为谁也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么兽性的军队。

“是真的?”

“真的”,师兄弟们嚷了起来:“有人去看过,吓成傻子了。尸首堆成了垛、脑袋挂在树上、血水都流到镇子外边了……狗日的日本鬼子,真是不分男女老少、见人就杀呀!”

“小鬼子是想灭我们的种,窝在家里躲不了灾,要找靠山,要抵抗才行”

“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咱们投军去!”

“精忠报国,精忠报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敢情这东洋鬼子不仅是要钱,还要咱们的命呀!刘春雷也被梅花镇的消息激怒了,都是学武之人,大家能有这份志气,他也不能当窝囊废,当即击掌同意一起去投军。

可是,正规国军早就跑得没了影,眼下去投哪支部队才好呢?大伙犯了难。

这时候,到处都在拉队伍。五花八门的纵队、支队招牌多得数不清,征兵的人在桌上摆着油饼筐,谁去报名就给几个大饼子。只是,这些“油饼部队”服装杂乱、军纪败坏,各路“司令”不带兵不打仗却忙着娶小老婆,结果弄得是兵比枪多、官比兵多、姨太太又比官还多,别说打日本不中用,就连老百姓也不待见。

八卦教的“六离会”声势浩大,服装也整齐。领头的人物叫做“法师”,戴法冠穿道袍手拿青龙宝剑,嘴里念念有词、还能“噗噗噗”地喷火。“六离会”的小喽罗穿红衣裳、戴红头巾,胸前围着个红肚兜,上写“封枪不发,化弹为泥”两排字,据说可以刀枪不入。当时,相信这玩意的人还真不少,刘春雷他们也跑去参加。

到了六离会的香堂,走进一间小黑屋,里面烟雾腾腾、气味呛人,一个油头粉面、妖里妖气的女子正陪着“师父”烧大烟。刘春雷定睛一看,认识,这香主外号叫做“小罗成”,平素玉面兽心,是个有名的二流子。大家心里一激灵、赶紧退了出来。

刘春雷的堂姐刘彩霞从街上路过,看见几个小伙正站在六离会的香堂门口,立刻变了脸:“春雷子!你要是敢跟着小罗成混,今后就别认我这个姐”。

“为啥?”

“黑夜里摸香,跟着他学不出好样来!”

原来,六离会的“法师”一般是在晚上升坛讲经(这时候变戏法比较容易),男女信徒聚在一个黑屋子里,好色之徒就时常借着烧香祷告之机、行一些不规矩的举动,被称为“摸香”。因此,正经人家的女子不会到那种场合去、更不会和这些二流子打交道。

彩霞堂姐是远近有名的美人,她丈夫是南宫县头号商铺“生恒百货”的大伙计,小两口都是本分体面的人物,平日里最好面子最讲究礼节,自然就不能容忍自己堂弟与小罗成之类的痞子有接触。

找不到合适的军队,只好各自回家,刘春雷照旧推着小车卖豆腐。

当时,整个华北乡村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种名目的地方武装打着“保家护乡”的旗号划分地盘、强取豪夺,和土匪军阀没什么两样。这些队伍一旦遇到日本人,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卖身投靠,实在让老百姓非常失望。于是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就要亡了。

血性青年们不服这口气,可一时间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听说吕正操带领的“人民自卫军”是真打日本鬼子的,胡彦明立刻就投奔了吕司令,可没过几天,他又跑了回来,说那个部队长官打下属、老兵揍新兵,让人受不了。“我当兵是为了打鬼子,凭什么要让自己人揍,想不通”。

就在大家惶恐焦急、举棋不定的时候,一支全新的军队出现在华北大地。

1938年,陈再道司令员率领东进纵队挺进冀南大平原,宋任穷(129师政治部副主任)也带着一支骑兵部队来了。随着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老百姓知道了一个响亮的名称——八路军。

陈司令的队伍刚到,就在平乡县设伏,歼灭一个日军中队,接着,八路骑兵又在石家庄外的公路上打掉日军一个小队。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如果你看见过几十个日本兵就把上千号国民党军队追得到处跑,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心痛得揪心。如果你看见一个日本兵在街上走,所有的中国人都得向他鞠躬,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亡国奴。如果你东西被抢了、房子被烧了,这时候有人挺身站出来,哪怕他只消灭了一个鬼子,他也是咱们老百姓的救星”!

一时间,陈再道的名声在河北被敬若天神,八路军也在民间流传中成为了天兵天将。

38年5月,129师骑兵团来到南宫县,刘春雷第一次见到了八路,看见骑兵们策马驰骋的英姿,他羡慕极了,发誓要加入这支威武神气的抗日队伍。

骑兵团此番到南宫,除了创建抗日根据地,还有另外的原因。

八路军初建之时,下属三个师的骑兵部队都只是营级编制。直到38年2月,奉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之命,129师骑兵营才正式改编为骑兵团。编制升格了,上级所提供的却只是一纸命令而已,需要补充的装备和人员,都得由部队自己想办法——这是共产党军队的老规矩,以前都是这么办的。

可这事轮到骑兵头上就有点为难了:枪支弹药可以向敌人要,新兵也可以在当地招,但战马却很成问题。靠缴获吧,一时半会的做不到(遇不上敌人骑兵,上哪里缴获去?),花钱买吧,马匹加装具每套需要百来块大洋,刘伯承师长一个月的津贴才三元钱,土八路如何能有这么多资金?想来想去,只有号召民众主动捐献战马。可是,走捐献战马的路子也得有条件,一是要有时间,想鼓动老百姓把大牲口捐出来,非得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不可,仅靠战斗间隙的三言两语是办不到的;二是要选择比较富裕的平原地区开展工作,山区、穷地方的马匹少,老百姓想捐也捐不出来。

129师骑兵团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进行休整扩编,而恰巧,南宫县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金南宫,银枣强”,南宫县是冀南平原上最富裕的地方。抗战爆发时,国民党的南宫县长是刘必达(51年被镇反处决),日军还没到,刘县长和手下官吏就逃得没了踪影,地方上顿时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南宫士绅组成了“市面维持会”,推举张紫绶为会长。38年,“六离会”的头子李耀庭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又成立了一个“治安维持会”,这样一来,两个维持会之间就有了矛盾。李耀庭当过北洋军的中将旅长,手下还有一帮“刀枪不入”的门徒,乡绅出身的张紫绶打不过他,只好向八路军求援。东进纵队义不容辞,当即开进南宫县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129师骑兵团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南宫县,号召联合各界、统一抗战,深入城镇乡村发动群众。“豆腐刘家”的大门外也贴上了安民告示,署名的是八路军骑兵团政委邓永耀(1939年牺牲)。

刘春雷从布告上看到了“共产党”的字样。以前,他只听说“均产党”专门抢富人的麦子、被捉住了要被杀头,总以为“在党的”一定是些凶猛强壮的绿林人物,现在才知道:八路军就是共产党的队伍,领头的不过是些半大小伙,宣传队里更是一群男女娃娃。

八路军来到镇上,大家都觉得好奇:一伙穿军装的外乡人,见面就喊大叔大娘,从心里往外地透着和气,一有空就开讲共产党的主张、讲解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民众奋起抗战,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日本鬼,矮矬矬,矮鬼心肝大如锣,抢了朝鲜抢台湾,抢了东北想黄河;

日本鬼,矮矬矬,矮鬼不如咱人多,大家团结一条心,鬼子难把咱奈何;

日本鬼,矮矬矬,不揍他不知道错,消灭日本侵略鬼,争得太平安乐窝”

……

“小兄弟,正年轻,国家有难去当兵;

去当兵,真英雄,勇敢杀敌向前冲;

向前冲,打胜仗,父老乡亲得安康”

…………

“那之前我们没见过这个,真觉得新鲜。唱歌演讲的,挺热闹,吸引人”,“老百姓不是没有觉悟的人,谁是真抗战、真爱民,听一听看一看就明白了。只要真正是人民的队伍,砸锅卖铁也会支持你”。

民主政府建立起来了,战地动员会、抗日救国会成立了。人民群众热情地拥护八路军,刘春雷也拿定主意:投军打仗,当八路去。

胡彦明是头一个参加八路军的,“估衣铺”陈家和卖木炭的秦家联合买了一匹马,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了部队。

看见胡彦明骑着大马、披红挂彩的那么威风,伙伴们都羡慕极了,刘春雷更是整天嘈嘈着要买马。因为,人家八路军的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欢迎爱国民众自愿捐献战马,欢迎有志青年踊跃从军报国——自备战马当骑兵,双份光荣!

小买卖人家,添置一匹大牲口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刘家老人被孩子闹得没办法,只得向开车马店的本家大伯咨询。没想到,大伯二话不说,从辕上卸下一匹大红马:“别提钱!你舍得送儿子去打仗,我怎么就舍不得一匹好马”。

彩霞堂姐也觉得当八路是件光荣的事,赶紧为弟弟准备了军服和挎包,其他亲朋好友有送腰带的、有送饭盒的,再加上刘小伙自己的漂亮马刀,真是除了没有枪、别的装备都齐全了。

马刀是刘春雷从石家庄带回来的。“那是把好刀,俄国货,刀身是直的,比一般的军刀长,能砍也能刺”。

还是在石家庄的时候,有个国军逃兵拎着这把哥萨克战刀去当铺换钱,当时兵荒马乱的,当铺不敢收凶器,于是这家伙就满世界叫卖。刘春雷练过武功,也喜欢刀,可是他没有钱,当学徒的工钱少,过年时老板给他置办了一套衣裳,其中有双缎面胶底布鞋,能值一块大洋,算是他最值钱的财产了。于是饭馆伙计和当兵的蘑菇了半天,终于拿这鞋子换了马刀。

临出发的时候,刘家小伙来到爹娘面前,双膝跪倒,口中念念有词:“父母大人在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孩儿此番告别,投军报国去了”,说罢站起来得意地直乐。他觉得自己的戏文拽得真不错,却没注意到老太太已躲在一旁哭得跟泪人似的。

这也难怪,那时候,他才十九岁,年青人还不懂得做父母的心。

就这么着,在亲友们的鼓励声中,小伙子刘春雷翻身上鞍、策马扬鞭、欢蹦乱跳,投奔八路去也!

关键词(Tags): #骑兵团(landlord)元宝推荐:landlord,李禾平, 通宝推:蜜饯,树袋熊毛毛,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