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查士丁尼西征记 -- 浮云

共:💬61 🌺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六、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查士丁尼西征,除了前面说的兵精粮足,统一意志,信仰支持,还有许多有利因素。这也是保证他胜利的条件:虽然说东罗马兴旺一时,但军队的战斗力、纪律和献身精神,与罗马帝国盛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蛮族王国的衰败迹像,为查士丁尼恢复统一提供了机会。从查士丁尼即位到开始对汪达尔和哥特人作战,间隔六年。这六年的时间对拜占庭政府非常有利。在这六年中,查士丁尼要消灭的每一个蛮族王国中,政权都已经转到软弱无能之辈的手中。而且西部的各王国间极不团结,彼此间仅有时断时续的外交联系,不愿也不能建立一个共同的阵营来对抗拜占庭。

军事实力方面,各蛮族王国,面对全盛时期的拜占庭处于劣势。历史学家估计,入侵意大利的东哥特人只有十万左右,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的汪达尔人总共才八万,占当地土著居民的10%。以上是总人数,战斗部队当更少。

拜占庭的外交工作也颇见成效,这些工作从查士丁尼养父就开始了。因为教义之争,东西方教会一度中断往来。查士丁当政后,联合在他旗下的上层人士一致要求恢复罗马帝国的旧日疆界,宣传向异端阿里安派进行十字军远征。贵族、僧侣们积极推动拜占庭帝国去干预西方的事务。他们对于东部教会同教皇断绝关系表示不满,因为要想在西方复兴帝国,必段有教皇的支持。查士丁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教会的统一。519年,东西方正教教会恢复统一。为了求得教皇阿哈庇特的支持以便在意大利获胜,拜占庭政府于536年撤了被教皇被称为“异端者”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安提密阿的教职,538年将与教皇有分歧的埃及总主教囚禁。

西罗马灭亡后,一些罗马元老逃到君士坦丁堡避难,他们丧失了财富和权势,心有不甘,总想恢复日耳曼人的诸王国,恢复故土。这些来自西部的难民充斥东部各省并吁请政府干预西部事务。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集团也都把征服和消灭非洲、西班牙、高卢和意大利等地的蛮族国家视为巩固自己地位、稳定政权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拜占庭商人寄希望于,通过西征完全恢复被蛮族入侵所破坏的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保护海上贸易海上贸易是查士丁尼首先打击汪达尔的重要原因。汪达尔人主要是海盗,他们充分利用阿特达斯山出产的木材和罗马的船坞,成为对西西里等岛屿及西班牙、高卢和意大利沿海进行掠夺的恐怖力量。他们的船队甚至向东驶入爱琴海,蹂躏希腊各岛屿。

整个东罗马地区的居民都视统一为必然,他们不认为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保持着几个世纪以来的老样子。对于他们来说,查士丁尼西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蛮族国家统治的地中海西部地区,查士丁尼也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可以指望得到大量的热心支持。在蛮族统治下的罗马贵族和僧侣,对于旧的时代记忆犹新,他们期待来自君士坦丁堡的解放。无论在汪达尔还是在西哥特,特别是东哥特的意大利,这些人定下奸计,进行各种阴谋活动,目的在于引起东罗马的武装干涉。

当时拜占庭也有人对西征提出疑虑,但并不是反对西征的目的本身,而是怕西征没有把握取胜。拜占庭曾于465年出兵援助西罗马与北非的汪达尔作战。当时耗尽国家资财装备了一支拥有1113艘战舰的舰队,集结了号称几十万的陆军(据考证实有十万)。战役开始非常顺利,但后来拜占庭统帅华西里斯克错失良机,汪达尔国王真塞利克捕捉战机消灭了停泊在麦丘立海角的皇家舰队。耗费巨资的军事行动就这样可耻的失败了。在这次惨败之后,拜占庭国库空虚许久。

当查士丁尼准备西征时,他的助手们回忆起60多年前的往事,对华西里斯克惨败记忆犹新的庭臣们表现出怀疑。但查士丁尼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