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皖南事变 傅秋涛部成功突围之谜 ZT 1 -- uibeacct

共:💬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皖南事变 傅秋涛部成功突围之谜 ZT 1

傅秋涛(1907-1981),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我军智勇双全的将领之一。皖南事变中,傅秋涛任新四军一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在国民党重重包围中,他是成功突围的新四军最高军事指挥官。作为一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的傅秋涛,是如何突围出来的?为何能突围成功,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作者从傅秋涛的长子傅宁先生处得到傅秋涛将军生前与家人谈话录音,独家披露,打开历史的尘封,揭开傅秋涛成功突围之谜。

战场联络中断,向是兵家征战之大忌,而傅部突围成功,恰恰是因为战场联络中断

皖南事变,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军事上受到重创,组织上蒙受重大损失的事件:新四军皖南部队惨遭覆没;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等高级干部牺牲;二纵队、三纵队两位司令员也牺牲在战场上,只有傅秋涛成功突围,他所指挥的一纵队的干部战士也突围出来约1000人,占全纵队成员的三分之一。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并行开拔北上。傅秋涛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的一纵队为左路纵队,周桂生司令员指挥的二纵队为中路纵队,张正坤司令员指挥的三纵队为右路纵队。军部机关及各直属队、教导总队随二纵队行动,共计9000余人。行军路线为绕道茂林,由三溪、旌德、宁国、郎溪奔苏南,然后北上。事实证明,由于叶挺与项英的指挥思想不一致,中路纵队、右路纵队陷入了军部指挥连续失误,战机一失再失的危局。中路、右路纵队的团以上指挥员个个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但伤亡惨重。只有左路纵队因与军部在战斗中失去了联系,干部牺牲较少。

傅秋涛的一纵队作为大兵团行军的左路纵队,与军部在皖南事变中战斗打响后的第三天因电台被毁,而失去了联系,使自己能够独立行动,处身于叶、项矛盾旋涡和项英的错误指挥之外,这是傅部胜利突围的关键所在。

战役战斗中会议时间过长,是兵家征战之大忌,新四军军部和左路纵队在战斗中都召开了时间较长的军事会议,而左路纵队的较长时间会议却恰恰奠定了成功突围的基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时新四军北移路线可供选择的有三条:一是直接“北渡”的路线。即由云岭向北,经铜陵、繁昌渡江到无为,这是一条沟通军部与江北四、五支队及江北指挥部的联系的常用交通线。二是“东进”的路线。即由云岭向东,经马头镇、杨柳铺、孙家埠、毕家桥、郎溪、至竹箦桥到水西地区(苏南指挥部所在地)。三是“绕道”的路线。即由云岭南下茂林、三溪入宁国转广德、郎溪到溧阳,然后渡江北上。三条路线都各有利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