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战场空地协调的FAC对TACP之争 -- 晨枫

共:💬99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战场空地协调的FAC对TACP之争

强击机和武直是战场近距空中支援的主要武器。强击机在传统上隶属空军,这是由强击机的固定翼飞机的特性所决定的。武直在传统上隶属陆军。强击机和武直在使用上都和陆军作战紧密相连。强击机和武直不和陆军作战紧密配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了。这就带来一个空地协调合指挥、侦察的问题。一般来说,战斗包括OODA四个环节,OODA指Observation(观察),Orientation(认清态势),Decision(决策),Action(行动)。强击机也好,武直也好,都只是A这一个环节,前面的OOD环节不能由强击机或武直单独完成。换句话说,由于强击机的目标在地面,而飞机在天上,这就有了一个“天然”的割裂,要么整个OODA环都搬到天上,也就是由专门的前沿空中控制(Forward Air Control,简称FAC)在空中负责侦察和指挥,实现完整的、独立的空中打击力量;要么由地面空地协同指挥小组(Tactical Air Control Party,简称TACP)在地面随同地面部队行动,在地面指挥空中打击力量,把空中打击力量纳入地面部队的指挥体制内。这实际上是一个作战思想的差别:前者把空中打击力量作为一个独立于地面部队的单独打击力量,而后者把空中打击力量作为地面力量的一个延伸。两者没有绝对的先进和落后。

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战场空中支援通常由TACP协调,飞行员或者具有飞行经验的军官担任TACP的指挥官,和战场的地面部队指挥官共同决定空中火力支援行动,就像炮兵指挥官一样。这种空地协调方式环节少,反应敏捷(只要附近有可供应招的空中打击力量),效果直接,在战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ACP的缺点是观察和控制范围不超过地面部队的直接作战控制范围,对空中打击力量的调度容易陷入本位主义的陷阱,注重眼前现实和潜在的威胁,而对战场全局的考虑比较欠缺。在现实中,飞行员很不愿意和地面部队一起在战壕里行动,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战场不是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再说拔掉翅膀的鹰还不如鸡,和一群狼泡在一起很是不自在。

相比之下,FAC具有活动范围大,观察范围大,不受地面部队控制区域的限制,对于空中打击力量作为独立和完整的打击力量具有重要作用。的两大关键是:富有经验和熟悉地面作战的前沿空中指挥官,具有优良低空盘旋性能观察飞机。强击机为了避免地面和空中的威胁,尽量不在战场上空长时间逗留,进入和离去的速度较快,观察目标的时间有限,需要外界对目标的事先侦察和攻击时的实时标定,FAC就是强击机的眼睛和脑袋,强击机只担任拳头的任务。随着陆航武直的能力和战术的进步,武直的活动范围也逐渐超越了地面部队目视控制范围,也开始由轻型观察直升机担任FAC的任务。但FAC的问题是容易和地面部队的实际要求脱节,地面对火力支援的要求要先上传到FAC,然后才转达空中打击力量采取行动。地面对空中行动完全没有控制,所有空中打击的协调和效果核实有FAC控制。

但FAC最大的问题是战场生存力。如果速度快、皮厚、快进快出的强击机和武直尚且面临严重的战场生存力问题,速度慢、无武装、无装甲、在战场上空长时间徘徊的FAC如何解决生存问题呢?答案是没有答案。美军是FAC使用最多、效果最大的,但美军的FAC的成功也是在战场制空权和地方防空火力微不足道的情况下取得的。尽管美军FAC在实战中也受到损失,但这些在低烈度战争中受到的损失和高烈度战争的潜在损失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战场制空权不能保证,如果敌人有先进的防空导弹和具有雷达或光电瞄准的机动高炮系统,FAC在战场上的生存力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然而,失去了FAC,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就像被抠掉眼睛、砍掉脑袋的无头巨人,有劲也无处使。

除了战场生存力外,FAC还有一个解不开的困窘。说得不好听一点,FAC像街道居委会的大妈,是遍布战场的耳目,一看到阶级斗争新动向,就打电话叫派出所,而不是亲自上阵。然而,战场上的战机稍纵即逝,FAC看到了战机,而且确信可以不大动干戈就能搞定的话,很难抑制不直接解决威胁的冲动,就像练过武的街道大妈不会坐等派出所的干警到来,而不直接教训小流氓一顿一样。于是FAC飞机开始加装武器,最终发展到A-10攻击机发展到双座型,承担FAC任务,且自身也有强大的打击能力。直升机FAC也由OH-58那样的无武装或只有简单武装发展到了RAH-66“科曼奇”这样句有尖利牙齿的侦察-攻击两用且具有隐身能力的武直。但这就违反了FAC飞机轻小、廉价的初衷,随着要求-性能-价格的螺旋形上升,很快人们就不禁要问:何不用战斗机或武直作为FAC呢?而这是任何国家在经济上也无法承受的,就像不可能用SWAT取代所有的街道居委会一样。

正因为此,FAC像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大大增加探测距离,在敌人防区之外继续传统的FAC。E-8和TR-2是这个思路的极端。E-8也称J-STAR,仔波音707的机身下装载大型合成孔径雷达,专用于对远方地面目标作精确扫描。在伊拉克和南斯拉夫,E-8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在整整的高烈度战争中,E-8同样具有战场生存力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预警机的情况还要险恶,因为E-8需要接近到300公里以内才能有效地扫描地面目标,距离越近,扫描的角度越高,精度越好,再先进的雷达对地球曲率也无能为力。TR-2是从U-2改装来的战场监视飞机,利用特别高的巡航高度和特别长的巡航时间,为战场提供实时覆盖。在高烈度战争中,TR-2的生存力比E-8好不了多少。在这样的远距离上,E-8和TR-2可能有能效地探测到敌人的大部队机动,但是对于近身肉搏的地面部队实际需要来说,未免隔靴挠痒。

另一个方向就是采用无人机。美国在60年代将无人机用于战略侦察,但直到以色列在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中首先采用无人机作战术侦察后,无人机才得到迅速发展。无人机具有FAC的一切优点,但免除了FAC任务对飞行员的巨大风险。无人机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超越空军和陆军之争,空军和陆军都可以控制符合各自需要的无人机,最好地覆盖战场的需要。现代电子技术使实时定位、实时信息传送成为可能,地面部队不再需要通过熟悉空中作战的专业TACP来上传空中打击要求,可以通过实时图像和GPS坐标标定敌人位置。技术的进步或许可以成功地把FAC和TACP的优点结合起来,达到最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

美军是世界上最强调空中打击的,美军也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时间最长。美国海军陆战队由地面控制,指挥空中打击力量(同时也控制舰炮支援火力)。这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合适的,因为海军陆战队拥有自己的强击机,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也要经过基本的军官训练,所以对地面作战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一上来就只知道天上的事情。美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协调到现在还是受体制所困,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美国空军一手包办整个OODA环,由空中观察机侦察地面情况,指挥和校正对地面目标的攻击。地面部队最多提出最初的请求,不担任空地协调和火力校正。

中国的近距空中支援力量正在建立,空地协调作战的机制也在建立中。或许中国可以通过跳跃式地直接进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战场网络化,绕开FAC和TACP孰优孰劣的争端。

关键词(Tags): #鹰击长空元宝推荐:海天,MacArthu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