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香港公共事业之交通与电力发展困局(一) Ver 1.0 -- 青蛙电工

共:💬50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私人银行当然不会做得那么极端

私人银行难道会一定要增发货币多到您所说的那种地步吗?恐怕还没到那地步之前就被大家抓住把柄了吧?如果能不被抓住的情况下偷偷多发一些港币,而这些多发的港币又不会被人察觉短期内也不会对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就像倒一桶水入游泳池一样,俺想不出有哪个道德高尚的私人银行家会不去试试。如果私人银行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话,那怎么解释金融风暴时联系汇率制度岌岌可危?为什么当时香港政府没有足够的美元来应付港币兑换?如果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那么香港政府手中用于准备港币自由兑换的美元储备应当是足够的。

从全局而言,香港政府是把自己纳入美元体系,因此无论是央行发行货币或是委托私人发行货币本质都一样,但是私人是否真能像政府所设想的那样严格按照法规来执行呢?就像中电和港灯在财务报表上造假、拒绝向政府提供财务资料一样,虽然按照利润管制协议和其他法律,它们不应该向政府提供虚假报表、应当向政府提供所有真实的资料。对于大资本家而言,法律就是用来违反的,例如众所周知几年前李嘉诚向某人行贿后建了北京的东方广场(据说在楼的高层能直接看到中南海里的核心,忍耐力极强的核心终于大怒导致某人下台。俺以前也没有机会上到那里高层去亲自体验一把,只是听说啊,谁有兴趣就上去看看吧,不过估计能看到如此风景的房间都被国安封闭了),到现在也没见廉政公署对他进行任何深入调查。

央行独立性不管多强,也是政府控制的;私人银行再怎样遵守法律,也不是官方的。不可能由私人银行的私有性质得出结论私人银行反而有少发货币的倾向,这个根本没有必然联系。看看周围的各家银行就知道了基本上大多数银行都尽量扩张信用,如果有货币发行权,它们更会充分利用的,当然,你不可能指望银行留给你任何证明它偷偷多印了钞票的证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