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阿康一篇:至今没有破译方法的传统加密方法 -- 任爱杰

共:💬4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闲谈任兄的加密法及其应用,并附送一故事.

我读过一本关于加密解密的书,有阿康现在已经介绍的这些内容, 也有你所说的这法子。这法子的本质和译电码时查密码本是一样的。不过就是密码本是用一个长的随机序列而已(现在可以用计算机来产生随机序列,就用不着《射雕英雄传》了)。

这法子在军事上早有应用。我印象中的一个故事是二站时的一德国间谍在收到指令后就翻自己的《浮士德》。电码中每一个数字是《浮士德》的页数,内容嘛,对应就是该页的第一个字母。由于会出现多对一的情况(假设第一页和第五页的头一个字都是a, a 的编码可以是1也可是5),所以无法用字频来破译。但这法子有个致命缺点,就是长度不加密。明码有多少个字母,密码就对应多少个字母。如果你的信息很短(例如只是答复“知道了”),这长度就提供了不少信息。所以,军事上常采用在内容前后加一些无关语句的方法来隐藏真正信息的长度。

破这种加密的法子之一是穷举,相信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估计阿康会介绍的,就等着慢慢看吧. 具体到你说的法子,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从密码本,而不是密码本身下手。比如在军事上设法缴获未来得及销毁的密码本,靠叛徒提供,从你的计算机里偷(如果你用计算机的话)等。一旦你的密码本泄密了,你就玩完了。要知道在军队中大规模地换密码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顺便说一个跟你这个加密方法有关的故事,好像是从那本书中来的。是个探宝故事。大意是加州一个小旅店的经理死之前交给儿子三封信,告诉他这世代珍藏的三封信里记载一个宝藏的秘密。早在淘金热时代小旅店就存在。一天,一个年轻人突然出现在当时的偏僻小镇。而且在旅馆里长期住下来。年轻人很有钱,而且风度翩翩,很讨夫人小姐们的喜欢。可惜他突然得了传染病,虽然旅馆老板精心照料,还是快不行了。死之前,年轻人为报恩,告诉旅馆老板,他其实是一个强盗团伙中的一份子,靠打劫探宝者积累了不少财富,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并开采了一个大金矿。强盗们决定洗手不干前,把所有财富都埋在某个地方,以后等外面风声不紧了,再取出来平分。为保险,年轻人负责带着加过密的信在这旅馆等候。其他人则等风声缓了,就带着秘匙来汇合。三封信的第一封没有加密,是强盗们的誓约和姓名。第二封是财宝的内容。第三封才是财宝的具体位置。年轻人把自己的那一份财宝转让给了旅馆老板作为报答,并请他继续等候秘匙。故事进一步继续, 当然是秘匙永远没有出现。于是旅馆老板的先辈们和他自己,当然还有他的儿子就开始了解迷的工作。到经理儿子这一辈,终于解开了第二封信,好像是用某一年出版的《圣经》为密匙。第二封信的一些内容 (如对某些地理位置的描述)经验证是真的。而且,按第二封信的描述,财宝,如果真的存在,是非常,非常诱人的。经理儿子于是信心实足地钻研第三封信,选用n种版本的《圣经》和其他好多种大众书籍为密匙,结果都失败了。 (密匙肯定是广泛发行的书籍。如果密匙是独一无二的绝版书籍,找密匙可能比解秘还难呢。还有,如果你相信这个故事,就相信强盗们不会收集珍版书籍的。) 最后,在花费了毕生精力后,他选择了放弃,把故事,密信和他发现的一些线索(如第三封信里应该肯定出现哪一些地名)卖给了报社,得了个不错的价钱。报社则到处推销这故事,悬赏征集破解方法 。结果嘛,当然没有答案。倒是有人分析了第二封信的内容,统计数据显示认为行文接近现代英语,怀疑故事是假的。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我是不知道。如果感兴趣,好像网上可以找到这第三封信的密文 (曾经在某一讲加密知识的英文网站见过,但现在记不得了,随手找一下也没找到),不妨碰一下运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