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关高校招生的一些问题 -- njyd

共:💬38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有关高校招生的一些问题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了,哦,现在好象是一年几度了。

  大约90年时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招生,对高校招生的过程有点了解。虽说十几年过去了,以前派人去招生变成了网上调档,但基本的东西应该变化不大,当年的经验现在也可以作为参考。

  高校(包括大中专)招生分好多个档次,这大家都知道的。当年本科除了提前招生的以外分两个档次,扩招后变成三个。

  招生的过程是:每个档次有三天时间,调档(招生办给招生学校可招的学生档案)一般是按1.2,就是招十名学生招生办给你十二份档案给你挑。调档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当然要高于当地省划出的本档分数线。在这些档案中招生学校可以自主挑,也就是可以要总分较低的,但差太大了也不行,把分最高的退回去也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在这十二份中满意的不到十份,比如说只挑到八份,招生人员想退回四份再要出两三份档案来挑,这时招生人员就要对退回的这四份档案说出充分的退档理由。比如说身体、思想道德等。这个退档条件国家教委有具体规定,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最低条件,不超出这些条件都不得以此理由退档。但实际执行中有灵活性,如果招生人员与招生办档案管理人员有些关系或者能忽悠,条件就会放宽些。比如说我那次招生(主事的不是我)把给我们的最高分数的一份档案退了回去,理由是近视三百度,费了不少口舌退成了。事后我查了一下教委规定的条件,五百度为界。

  第一次调的档都是第一志愿,一般来说好学校第一志愿就招满了,如果第一志愿招不满就要等其他学校基本招完,才能拿到退出的或第一志愿不够调档线的(进不了第一志愿的1.2),所以第二志愿能上的学校一般都是没什么人愿意报的学校。近几年看到报道有的学校专门留了些名额给第二志愿的高分者,不知如何操作。

  因为同一档次的学校是在同时调档,被退档的一般都到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如果你第一志愿没被挑上,(接近调档线的也会被留着以防学校退档过多)能按第二志愿再发档已经很迟了,如果你的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差别不是很大,这时一般都已经招满。只能到差的比较多的学校或服从分配。

  比如说你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南大或复旦,一旦北大上不了也没可能上到南大或复旦,即使你的公数可能比被南大或复旦招去的学生分高得多。而且你的分数限可能比北大的最低分高。

  所以报志愿第一志愿最重要,如果没把握(包括没后门)宁愿报低点,以免高分上了个差学校。第二、三志愿只能报那些没什么人报的冷门,否则是白填。

  有的人可能会想,我的分上南大没问题,上北大就要发挥的好点。于是第一报了北大,第二报了南大,想不能上北大后面还有个南大,这样报的话你北大上不了南大也肯定上不了。

  我一位同事的孩子,八几年高考,第一志愿报的南邮,第二志愿报的南铁医,都是二本的。南邮分比南铁医高不少,她的分数比南邮她报的那个专业低了一分,南铁医也没上成,最后按服从分配上了个很差的学校。

  另外再说点自己的看法:上大学报专业一定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愿,我们学术每年都有部分学生报专业时听从了长辈,上学后学不下去要求转专业。转专业又需要一定条件,比如说在校学习成绩、名额限制等,有的学生转不成就退学了,他们的家长肯定对此很郁闷,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就按孩子的意愿。

  反过来说,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许多人大学毕业后并不从事所学的专业。比如俺女婿,上学的专业是医学影象学,应该当X光科医生。但他除了实习期一天医生也没当过,凭大学的业余学习在IT行业找了工作,编软件,工作的还不错。

  还有,如果报本地好的高校把握不大,不妨报外地的,一个是孩子离开父母生活一段时间对他以后有好处,开始离开父母的日子在高校里相对比较安全,又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另一个是一般人除了北京、上海的名校外往往不知道地方高校的好坏,对外地较好的高校报的人往往也少。一位朋友的孩子考上厦门大学,他母亲跟我说孩子分不低,上了个什么乱七八糟学校,殊不知厦大与我们南京的南大差不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