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给“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教授提八个问题 -- gundamzaku

共:💬100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们没找对地方

q4274112河友是很认真的,但是你看的这个版本是后来新编的,95年的,其中有损上海形象的大量原始文件被故意漏掉了。我让你们看原始的指导性文件,诸如任务分配,适用范围,指导意见,出发点,所秉承的精神等等。我以前在mitbbs上看到过。

印象中,所有文件中都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指导性思想--所有研制,包括总体以及各个子系统原则上全部立足于上海本地。这可是比较要命的。举一个例子:惯导系统指定上海电表厂研制。这个玩笑可是开大发了。上海人是比较聪明能干,上海手表确实造得不错,人民都喜欢大白兔奶糖,可这个惯导可不是缝纫机。这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集全中国的力量也就那么几个地方能弄出来,没一个在上海。电表厂要造惯导?惯导要让电表厂造?不是在说梦话吧?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红头文件,是命令。从一开始就是这种指导思想,要抛开全国单干,就是全国协作当时都不一定能啃下来的硬骨头,上海要单干,有干成的可能性么?这不是笑话么?

所幸上海电表厂调研了调研之后说“实在是干不了,差的太远”这才作罢,转给相关厂,好像是买了现成的惯导。

即使看这一版往脸上贴金的所谓“志”,也能看出不少问题,这水平实在是差得比较远。

总之,以我个人的观感和经验,上海地方的文化背景,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上海更适合于搞头上戴花的事,腰上长劲的事实在是搞不来的。上海人(也许就只是上海的领导吧)干事情实在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真的干不来大事。今后我国的大飞机我估计依然不会放在上海。“运十”么没什么好可惜的,攻关么,那么多更有希望的大项目都失败了,这种开玩笑的项目有什么好可惜的?唯一我觉得可惜的地方是参与人员的安置,这种经历还是非常可贵的,参研人员应各回原单位,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流失。这笔帐似乎要记在上航的头上。不过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万一这帮伙计吧这种不好的风气带到了其他单位怎么办?所以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了,中国这么大,这种水平的人还是不缺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