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征文】古汉话的活化石——闽南话 [一]从洛阳古音说起 -- 老顽童

共:💬28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语音的变换有时候甚至很快

不说雅言能不能保持几千年不变,仅仅说本朝立政以后,有很多字的读法就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呆板怎么读?虽说dai和ai一音之转,但是长期来看,还是能变得面目全非的。

清代学者对古音进行过瞎子摸象般的但是却很有成效的研究。研究的范本当然是诗经和其他先秦韵文。但是这种研究有个条件,前提就是诗经和其他韵文的确是押韵的。这话怎么讲?我们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鸠和洲现在看来是押韵的,可是谁能保证诗经里的诗句句都能押韵呢?保证不了这点,很多研究成果就值得商榷了。

我同意兄台最后的观点,洛阳处在古代中国的中心,自然人口、环境变化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古今的语音无法对比。要找所谓语言的活化石还是要去偏远山区。比如矽藻说的羌族人能听得懂简单日语,立陶宛人据说也能听得懂简单的梵文。如果谁了解立陶宛语,写点儿东西应该还是很有趣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