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6 【梁家跌倒,袁家吃饱】 -- 张四维

共:💬19 🌺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袁本初密码6 【梁家跌倒,袁家吃饱】

八月的一天,汉桓帝在厕所里召集几个太监开会。这种事在汉代的皇宫里并不罕见,汉武帝就喜欢在厕所里和大将军卫青讨论军政要事,因为那里不仅安静,而且便于保密。梁冀听说此事后做贼心虚,指使一个信得过的太监前去偷窥,结果反被当场抓住。

汉桓帝以此为由,宣布梁冀派人入宫行刺,意欲谋反,召集全体宦官、尚书台和御史台的官吏,命光禄勋袁盱调集麾下的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诸部禁卫军,与尚书令尹勋、司隶校尉张彪、黄门令具瑗等人联合包围梁冀的大将军府。汉桓帝自己则坐在宫中,紧张地等待着政变进度的消息。

本来,梁冀也掌握着相当数量的禁卫军。他的亲戚梁淑担任卫尉,洛阳城外最精锐的“北军五校”之中,梁冀的亲戚占了三名校尉,如果能够及时动员起来,完全能够与袁盱的军队抗衡。然而事出突然,梁淑等人措手不及,全部束手就擒。北军将士和卫尉的部下见状,也都调转了矛头。

天还没亮,光禄勋袁盱便率部将大将军府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宣读圣旨:革除梁冀的大将军职务,改封他为比景都乡侯,请即日去封地上任。比景县位于今越南中部的亚热带丛林地区,属交州管辖,当时被公认为东汉帝国境内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梁冀心中明白,只要一出府门,便不会再有好下场,就立即与妻子孙寿自杀身亡。

袁赦和袁盱都已经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该轮到洛阳令袁腾出场了。 他的工作最安全,最轻松,也最有油水 —— 抄家。袁腾抄梁家所得的地券、宝物等一律上市拍卖,共得30余亿钱,相当于东汉帝国政府的半年收入,桓帝为此免除了全国百姓下半年的税收。

其实,相对于梁氏家族执掌20余年朝政,一贯压榨豪强,盘剥百姓的历史来说,总家产只有30余亿钱,实在不能算多。西汉哀帝时,佞臣董贤受宠不过3年,倒台后政府拍卖其家产,共得43亿钱。就拿梁家前后出了3位皇后,6位贵人来说,仅她们的聘礼一项,依礼就至少应得8万4千斤黄金,约合8.4亿钱,加上彩礼肯定超过10亿钱;梁氏一门,公、卿、守、将等俸禄达“二千石”以上级别高官多达40余人,包括4位万户候,3位县侯,7位命妇,仅每年的合法收入就超过3亿钱。以梁冀的妻子孙寿为例,她每年至少从封地收入5千万钱。再加上历年的朝廷赏赐,无论如何低估,梁家的总资产都理应在50亿钱以上。如果再算上历年的巧取豪夺、收受的礼品贿赂和投资增值等各项灰色收入,梁家的总资产恐怕不下100亿钱。可是到了袁腾手里,却只卖出了30余亿。看来,在这次拍卖过程中,袁家肯定当仁不让,贱卖贱买梁家资产,上下其手,大发了一笔横财。从此以后,像马融这样的旧贵族就得羡慕袁家的雄厚财富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梁家和孙家的主要成员都被公开处死。包括太尉胡广、司徒韩縯、司空孙朗“三公”在内,在这次政变过程中态度不坚定的数百名官员或被免职,或被逮捕,整个东汉朝廷为之一空。空出来的位置总得有人填补,于是汉桓帝开始大肆封赏。八月壬午日圣旨下,立邓猛为皇后,封邓猛的四位兄弟为县侯,封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名宦官为万户侯,尹勋为宜阳乡侯,仆射霍谞、尚书张敬等六名官员为亭侯,后来又加封侯览等八名宦官为乡侯。以往曾被梁党迫害、排挤的官员们如果还健在的话,大都很快得到了升迁:黄琼升太尉,祝恬升司徒,盛允升司空,陈蕃升大鸿胪,朱穆升尚书,杨秉升太常,李膺升河南尹,段颎升护羌校尉。

奇怪的是,在这一长串赏赐名单中,并没有任何袁家成员的名字。袁赦、袁盱、袁腾等人虽然在倒梁过程中立下大功,却既没有升官,也没有封侯。同样,司隶校尉张彪不仅没有得到封赏,反而降职为南阳太守。宫廷政治向来崇尚黑箱操作,后人无从知道汉桓帝的真实想法,但他这么做,必定有平衡各派政治势力的考虑。无论如何,自梁冀垮台之后,终汉桓帝之世,袁家成员都不会出任公卿级别的政府高官。这倒是便于他们闷声发大财,更便于青春期的袁绍安心学习。

陈蕃等人到京赴任后,桓帝一一接见,并请他们继续引荐贤才。陈蕃于是上疏,推举袁闳等人。袁闳乃袁彭之孙,就是袁汤和袁盱的侄孙,亦即袁成、袁逢、袁隗兄弟的堂侄,或袁绍、袁术兄弟的从兄。当年陈蕃之所以能够步入官场,与袁闳的推荐有很大关系。此次他向朝廷推荐袁闳,可算是投桃报李。桓帝征袁闳入朝,他却不肯来,也不再理睬陈蕃,甚至不和袁逢、袁隗兄弟等亲友来往,从此隐居遁世。

在消灭梁冀以后,汉桓帝对外朝官吏显然更加忌惮。从此之后,他就不再设置大将军一职,以便自己独掌朝政。为了同样的目的,他不仅重赏宦官,而且还嫌尚书台和御史台的实力不够强,所以在公元159年又创建了一个新的行政机构 —— 秘书监,以便加强中朝。这样一来,外朝官员的权力比以往还要小,他们感到处处受制于人,难以施展抱负,自然会调转舆论的方向,把批评的炮火轰向曾经的盟友、现在的权力竞争者 —— 宦官。

桓帝的确赋予了宦官空前的权力。经过八月壬午日的大封,5名宦官共得属民7万6千户,接近梁家鼎盛时的属民总和,几乎等于当时东汉帝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天下震动,称之为“五侯”。不久后,桓帝又封单超为车骑将军,这是仅次于大将军和太尉的最高武职,过去从未授予过宦官。立即就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白马县令李云上书猛烈抨击说:

“自从高祖皇帝受天命建立汉朝以来,至今已经364年了,即将满一周365年之数,恐怕属土德、崇尚黄色的妖人会很快出现,对大汉不利。属土德、崇尚黄色的诸姓包括:陈、项、虞、田、许,臣认为,不应该让这五姓的人掌管兵权。梁冀虽然持权专擅,毒害天下,但陛下杀他,就如同杀个家奴一般简单。而如今却为此赏赐谋臣上万户,高祖皇帝在天有灵,会作何感想?西北列将与羌胡苦战了几十年,却未受任何封赏,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们会不会起二心?如今官位错乱,小人得势,财货公行,陛下是否不想当皇帝了?”

这封信非常有趣。李云列举属土德、崇尚黄色的五姓,没有提及袁姓,因为袁姓是陈姓的分支。原来,先秦中国古人的“姓氏”是分开的,一个“姓”包括好几个“氏”,表示该人祖先的出身。在社交场合,通常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如管仲的姓是“姬”,氏是“管”,所以称“管仲”,而不是“姬仲”。“袁”本是春秋时期陈国贵族的一个“氏”,陈国是虞舜之后,姓姚或妫,其君主以“陈”为氏。袁氏既然是从陈氏分离出来的旁系,因此也就属于姚姓,随虞舜属土德、崇尚黄色。秦灭六国以后,礼崩乐坏,中国人的“姓”和“氏”从此不分,原来的“氏”全部被提高为“姓”。

李云指责桓帝滥封政变功臣上万户,也有他的道理。要知道,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只封了2位万户侯,就是曹参和张良。以萧何、陈平、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之大功,都只不过封了数千户而已。桓帝大封宦官,目的无非是加强中朝的力量,并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封赏之威权。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自然有其不可容忍之处。

不过,按照古代中国的固有文化传统,建议即便再有道理,说话的人身份不合适,照样会被视为胡言乱语,不可能被采纳,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云的这篇上书,就没有考虑到他自己的李姓在五行系统中的位置。按照《旧唐书》和《新唐书》,李姓属土德、崇尚黄色。而李云列举属土德、崇尚黄色的诸姓,故意没有提及李姓,还说什么“属土德、崇尚黄色的妖人会很快出现,对大汉不利,”在桓帝看来,居心叵测。

同样的话,如果由火德诸姓,例如姓刘的来说,是忠心耿耿;而若由土德诸姓,例如姓李的来说,就无可避免地成了别有用心。更何况,李云最后还说:“陛下是否不想当皇帝了?”更是犯了大忌,这是他与刘陶之间根本不同的地方。

于是,桓帝便将李云逮捕,让中常侍管霸审问。管霸虽然同情李云,但在皇帝的坚持下,却无法免其一死。听说李云被判处死刑,大鸿胪陈蕃、太常杨秉等大臣联名上书,为其说情,桓帝干脆就将这几个官员一并革职,但在几天后又把他们召了回来。

汉桓帝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真可谓始乱终弃。又岂止是对知识分子,桓帝对自己身边的妃嫔、外戚和宦官们,也一直都在始乱终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桓帝迫切地希望将朝政置于自己的完全控制范围之内,不许任何政治势力过分坐大或长期执政。

“始乱终弃”诚然是帝王术的重要一部分,但实在不宜过多使用。桓帝毁灭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也就同时毁灭了帝国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础,这对于崇尚经学,标榜道德的东汉来说,实在过于致命。如果放在春秋战国或中世纪欧洲,桓帝也许会被评价为一位成功的君主;但在汉末和魏晋知识分子的笔下,桓帝的形象却注定将会被严重丑化,这也是他由咎自取。

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