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惶恐 -- 商略

共:💬15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惶恐

惶恐

上网瞎翻,总有所得。这次看到一篇文章,谈到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那句诗“惶恐滩头说惶恐”,说,“说惶恐”的“惶恐”,一般解释为“惊慌害怕”,但文天祥“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怎么会因为失败撤退就‘惊慌害怕’呢?”宋元时期,“惶恐”一词亦解作“惭愧”,因为忠心报国却遭失败,回忆起来总觉惭愧,“这正是英雄本质的一个方面”。

顶天立地的英雄,就算惊慌害怕了,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在诗中说自己惊慌害怕,也不要紧,因为当了英雄,不一定时时得心如铁石、视死如归——那样绷着多累啊。所以我觉得这个理由不够好。

我年少时,思维还很文革,读到《说岳全传》,岳飞冒充汤怀到洞庭湖去下战书并打听被捉去的牛皋的消息,牛皋从里面出来,眼看事情要戳穿,书里说:“岳爷吓得魂不附体。”当时我看着稀奇,但并不觉得这一魂不附体,损害了岳飞的光辉形象。

“惶恐”的意思是害怕、惊惧不安,并没有问题,比如“黄公滩”后来叫做“惶恐滩”,并不是因为惭愧,而是因为可怕。不过说文天祥诗中的“惶恐”当作“惭愧”解,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那篇文章中举了一些古文中的例子,也举得挺好,很恰当。

在舟山海岛上,口语中惶恐作惭愧讲,还是很常见的。

当时我在岛上教书,一次,学生家长送来一些东西,感谢我对她儿子的照顾(其实我对她儿子也没什么照顾,只是借给了他几本书而已,很平常的事)。我那时年轻卤莽,让一个学生拿着,将东西退了回去。后来那位家长看到我,很难为情地笑着说:“我真是惶恐也惶恐杀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用“惶恐”这个词。后来时间待得长了,就经常遇到这个词,用得最多的是中年妇女,意思就是惭愧,但别的人也会用,只是用得不那么频繁而已。

在我老家的口语中,这种情况说的是“惭愧”。

另一种情况,是嘲笑人的,某人做了应该感到难为情的事情,或者说了这样的话,许多人就会起哄:“惶恐伐!惶恐伐!”或者说:“惶恐弗惶恐?”起哄的小姑娘,似乎要比小伙子多一些。

这也许只是我的个人感觉,惶恐这词有一点点阴性。但男人说了这个词,倒也不见得有什么娘娘腔。特别是在叙述的时候,用惶恐表示惭愧之意,男人说来也还是挺自然的。

说到惭愧一词,中学时候读古代白话小说,有一个人上茅厕时拾到一包银子,说声“惭愧!”这话新鲜,看得我很兴奋,放下书念了好几遍。后来又从书里看到,这个惭愧是侥幸之意,显然,当时我兴奋错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