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学者葛红兵的骗术--记《中国:我们该如何纪念二战系》一文 -- 定风波

共:💬40 🌺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不住,没太看懂。

没大看明白这里面的逻辑,本人愚钝,努力理解如下:

阁下在帖前引用我这句:这就是我说的“原来可以这样估计的”的意思。因为中国的抗日纪念馆中有错误的资料,您就可以估计出他们一定是指这些错误的资料,所以我才佩服。

我理解这如下的几句都是为此而发,

A。

这我就搞不懂了

日方如果提出来的资料不是这类的“错误资料”,我们有什么必要要撤掉??这个有什么必要要担心的么?指出对方的错误或证实我方资料的准确就可以了不是?

反过来,日方提出来的如果是这类错误照片,并且提出了有力的证据,中方是不是应该正面面对呢?

好象阁下检视了有关媒体信息,发现中方的错误资料已经撤掉了,因此证明原先的估计:日本让中国撤照片,估计指的是那些史实错误的部分是正确的,联系后面有关秦刚说话的论述,好象又不是这样。您的意思是以秦刚如何如何没有正面应对说明我佩服的错误和您估计的正确---因为中国的抗日纪念馆中有错误的资料,您就可以估计出他们一定是指这些错误的资料,所以我才佩服。,是这样吧?如果是这样,且先不说您对秦刚的话判断是否合理,我看不出您这里的逻辑合理性。

B。

。。。只要有一点点错误的可能、哪怕纪念馆里面1万张照片中只有一张是错误的,也该正面面对,对不对?

至此我认为您承认您的这句日本让中国撤照片,估计指的是那些史实错误的部分不当,也承认所谓史实错误只是日方单方面的观点(至少目前是),也并没有证据将日方提出的不当资料和老萨提出的通州事变等错误资料对应起来,转而论述中方应以何种态度应对日方的观点及中方应对的种种谬误。是不是这样?(写到这儿我停下来歇会,看到您给锥兄的回复,我认为我的解读符合您的答复)

话题既已转到中方应如何应对及中方是否有种种谬误,那就接下去谈好了。

我引入化武处理的例子,形状一样的毒气罐,仅是搭扣形制或数量同存档照片略有不同就能断然否认,这个例子当时对我刺激很深,一方面憾于国人处理事情的粗疏,一方面感到日人确实可恨,缺少人性的一面,这不是类于买东西有瑕疵后退货商家扯皮,而是对战争罪行和戕害他人的生命的淡漠的继续,而这种态度的种种表现(如靖国神社和慰安妇,强劳等)不正是现实两国人民间敌视的主要原因吗?虽然,总有人想法淡化它,却反将对这种态度的反对视之为破坏两国关系。

(这句话无针对性,扯远了点)

化武鉴定为代表的争论当然是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斗争。

双方列举证据、证明不是自己的、或证明是对方的。

若对方有有力的证据、而自己又无法否定对方的证据的真实性的话,自然是对方赢一个回合。

类似你上面讲的例子,中方也有同样招数取胜的类似你上面讲的例子,中方也有同样招数取胜的

补充讲完这个例子,中方以比较谦恭的态度留住他们,连夜补充了资料,最后日方还是承认了。或许阁下与我的原意从什么角度看这个例子有所偏差,我原意的是我为这句话“日本让中国撤照片,估计指的是那些史实错误的部分”的理解提供论据。当然,我也同意这是一场“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斗争”,只是这斗争不是对一种无道德内涵的利益的争夺。我认为正确的态度不需刻意强调这种道德内涵,但要为日方对它的无视与淡漠做心理与工作上的充分准备。

我的看法同样也适合于南京大屠杀数字等问题,专业的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当然需要十分细致繁琐耐心的资料准备。而且需要对双方的资料与来源予以审慎看待,从普通人的角度看,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有些人谈起这样的事来总是对中方的纰漏于与错误看的真,却不去思考日方的说法数据是否准确,来源是否有问题,日方说多少就是多少?不客气地说,我认为您或多或少也是如此。

再回到您关于中方应如何应对及中方是否有种种谬误的话题上来,平沼赳夫的这个议员同盟我认为是个由议员组成的非官方组织,他们的信息出自新闻媒体报道,至于他们将如何实行仔细调查中国那些称为爱国运动基地的抗日纪念馆,将那些被认定为与事实不符的照片尽早撤去。他们正在规划将在今年内视察中国南京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们的主张,似乎并未实施,是向政府正式行文要求回复,还是参观抗日纪念馆时向馆方提出异议,还未可知,这时谈何“正面应对”

日方还没有提出要求撤掉的照片及其证据之前,难道能够如同中国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所表现得那样“断然否定”么?

您仔细看了秦刚与记者的问答没。

引 用问:据报道,一些日本议员在提出要求中国抗战纪念馆撤换有关抗战照片之后,他们又提出无法确认南京大屠杀,并要求中国修改有关30万人遇难的数字。在“七·七事变”70周年之际,日本右翼频频活动,中方如何回应?第二个问题是,在一些日本议员在美国刊登了有关否认慰安妇问题的广告后,有消息说美国众议院最早会在7月30日表决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案,中方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回应?

  答: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也早有定论。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和掩盖这段历史,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也暴露了他们缺乏正视历史的勇气。

秦刚的回答是针对南京大屠杀问题而言,根本就未提及什么照片证据,何来“断然否定”。。。而秦刚的回答更用“定论”来逃避我方应该承担的责任,毫无科学态度可言。说对方“缺乏正视历史的勇气”的同时,是不是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也是如此呢?等等之说。您的态度好象不太符合理性吧。

可以看出,提问的中方记者首先就玩弄了一个不高明的文字游戏,把日方要求撤掉的“不当照片”说成“有关抗战照片”,定语的修改,使得自己一下就站在了不败之地、对方的要求也立即被贬低得无容身之处了。

站在这个记者的角度,如果对平沼的主张的资料是否当或不当并无任何了解,(这个记者本身提问背景不了解),按他的说法虽有些许不妥却没大问题,合适的说法我觉得应是“他们主张的不当照片”,不很谨细的人认为抗日纪念馆里就是抗战照片不也正常,是不谨细或有意玩文字游戏不好肯定吧。

所以理性地看待中日之间的争议吧,想要100%压倒对方取得全胜,需要大量的数据工作和时间耐力上的付出。这可不是爱国小朋友热血沸腾两句就能解决的问题。

关于这句我在淘客里有过类似的答复,大意战争罪行的追索受到证据,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是部分得以判定,但法庭的审判不等于历史的审判等语。

呵呵,我说的“交流”,并不一定是“客客气气”的谈话。斗争,一样是交流。学者在后面,政客在前台,中日不都是如此交流么?

关于这句您是达人,学者与政客,学术交流和面向社会的政治团体的活动有何不同我无庸多言,您或是因口误而顺下来。

所以也建议国内关注中日争议的弟兄们,多听听第一手的对手资料,免得被掐头去尾拦腰斩般的国内媒体“改造报道”给蒙了.....

嘿嘿,叫我如何说呢?

冷血,热血,理性,愤青,坐愤,右愤。。。

有所谓纯粹理性吗?理性是有选择性的吗?理性是有方向的吗?

突然想起张楚的“冷暖自知”里的一句:

“在没有方向的风中开始跳舞吧

或者紧紧鞋带听远处歌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