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统合与分离——全球化和人类的未来 上 -- 寒冷未必在冬天

共:💬50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统合与分离——全球化和人类的未来 上

作者:currency

注:本文原来仅发表在网友天地(外链出处),现经作者currency授权且经网友天地管理员鸿鹄的同意可在西西河发表。作者在文章中只是建造了一个框架,并没有完成粗胚房到居住房的过程,因为作者的本意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希望河里的大小虾米能够踊跃讨论。

统合与分离

经济和宗教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John mill

正如《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Plat)让人质疑一样,全球化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和模糊的进程——分分合合现象让人目不暇接,诱因也从民族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不一而足。从帝国扩张、宗教战争、殖民拓展,到国家联盟、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亦有世界大战最终导致冷战、殖民地独立、民族自决和分裂。讨论这个话题所涉及的领域是宽泛的,并非若干文字能叙述清楚,只能尝试给出一个大致参考架构用来观察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问题。

农牧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禀赋和活动空间更多的需求,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贸易秩序,抵御灾害改造环境和社会稳定需要一个统一的法度,这时扩张或结盟成为一种有益的选择。我们从夏商到周在东亚大陆的演化,罗马共和的兴衰都能找到很清晰的印迹。

农林牧渔业为基础的经济决定了扩张是二维的。显而易见,君主征税的面积和人口基数越大税额越高。天然地理屏障会限制了扩张的继续,比如蒙古东征日本的受挫。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传递困难也同样限制扩张,烽火台是这种无奈的笨拙作品。

宗教在扩张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一致的信仰,一致的制度,一致观念能带来鼓舞和忠诚,这无疑对缓解统治成本和风险无休止增长有极大的好处,阿拉伯帝国和波斯帝国的演化就证实这一点,十字军打宗教旗号行劫掠之事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然而统合的趋势并非单向的,我们既看到周共和体系因生产方式改变而导致诸侯势力失衡从而把帝国引入战国时代,也看到罗马为应付疆域扩大设置的多君制最终肢解了帝国,使欧洲陷入千年动荡。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扩张存在的野蛮性无论是——罗马人的以帝国养帝国还是后来日本军国主义翻版的以战养战必遭致周边人民反抗——这无疑要增加帝国的征服成本和统治成本从而削减扩张带来的收益。理论上是存在一个临界点,但是人的意识,尤其是军事将领劫掠奖励的驱动,万众敬仰之君主自我膨胀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显然无从把握。因此很多古典帝国的崩溃是偶然中蕴含的必然。

基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汉皇拒绝趁匈奴国内大乱和高句丽王去世而发兵征讨和诸葛亮之七擒七纵了。难道世界真如《三国演义》开篇词给出的宿命一样——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工业革命增加了工农业资源和市场的需求,工业的生产方式要求扩张转向三维,因而拓植成为当然的方式,从此种植园、牧场、矿山、油田、加工厂等投资纷至沓来——这被殖民者用来歌颂自己功德的现象其实是建立在剥夺当地人权益和权力基础之上。在这种形式下统治者利益取得已经开始转化成关税、特许税(比如鸦片的经营权)、所得税、利得税和铸币税等间接方式。(18世纪中期英国与美洲殖民地爆发了税收之争推动了这种转化的发展)。

大英帝国当之无愧是现代帝国的典型,在暴力征服方面虽无二至,突出的是在帝国建制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化——不仅具有人口和鸦片贩卖此类海盗殖民者的传统做派(如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还以殖民政府收入养育海外军队(借口维护殖民地秩序),垄断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贸易体系(借口保护殖民地人民利益);同时也向殖民地提供公共服务(如通邮)、建立法治体系、传播宗教和发展教育等公共品来提高殖民地规格。我们应该看清这个现象的两重性——主观上是为了保持前述统治力一致性不随地理距离改变的要求,提高其他列强觊觎或夺取的门槛。客观上也给殖民地带来一定的先进性。

殖民地的争夺非但没有根本解决殖民和被殖民者间的矛盾,还加剧了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广泛战争的发生,无疑将帝国扩张和统治成本极大化,最终核武器的产生和有限扩散形成了冷战这个僵持不下的格局。

有感于扩张给世界和自身带来的痛苦与伤害,1942年的罗斯福秉承威尔逊主义四律令(1、道德律令——道德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2、多边律令——多边主义应该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3、民主律令——在美国领导下实现世界民主是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4、民族自决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政府的统治形式)兴奋地向马桶边的丘吉尔推荐了一个单词——United Nations。联合国是三巨头主观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降低统治成本的产物,客观上却为广大中小国家提供了一个表达看法和做出行动的舞台——以1971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议案被最终否决为突出例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主律令的虚伪竟然由西方阵营中桀骜不驯的夏尔.戴高乐将军首先挑破。

殖民化运动使得地球不再有新大陆,虽然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之口号震天响,但是开发海洋的成本现实还是居高不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蓬勃开展使得直接统治一去不返,苏联的加盟体系崩溃离析更说明这种无论说法还是做法如何变异的方式存在僵化的弊端。美国按照威尔逊律令运转的帝国体系因其“民主性”至今仍大行其道——非殖民统治换取经济和政治乃至文化宗教规则的制订权和解释权;海外驻军和军事组织提供安全这一公共品。这一套不同以往帝国的财政规则更显得隐秘:

经济方面,贸易优先权(比如军火采购,工程和技术服务发承包),投资优先权(比如油田开采)和凭借战后美元强势而衍生出来的间接铸币权(结算货币及美元联系汇率制度)。金融业的发展、通讯技术的升级和帝国边界的拓展使帝国本土可以营造出一个资金最安全的归宿地。于是贸易收益、资本收益和金融项目(国库券、债券和股票)又把主要通过贸易逆差和海外支付(比如所谓援助和贷款)滥发的美元回笼继续支撑币值。

小资料

100美元纸币印制成本为4美分................张宇燕,2000

2000年,美国国防预算2890亿美元,实际支出3400亿美元。同年世界人均145美元,按美国人口基数得出406亿美元,实际多支出2994美元。这可以认为是帝国的管理成本。同年美国贸易逆差为3696.89亿美元,扣除广义成本,比如百分之二十,约为2958亿美元,跟当年开销基本持平.............盛洪,2003

(笔者评注:其他项目的现金流则可以认为是帝国的盈余)

政治方面,向全球推广其提供样板的自由和民主,尽可能地降低间接统治发生的制度成本,同时也利于其利用固有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优势干预可能发生的不利波动。这个发明还应该归功于英国人——尼日利亚1952年颁布一部新宪法时,一个英国议会代表团访问了这个黄金海岸,以议会之母的身份把一本厄尔金.梅撰写的《议会实践》赠给该议院,并称议会除了让人变性之外无所不能。

文化和宗教方面,以美国梦为代表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推销自然不在话下——建立一个文化上的山巅之城首先就能把帝国的恶性掩盖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繁花碧草之下(而这又与道德律令相辅相成)。其次“天定”优越的文化更容易把其需要观念和信息灌输给治下的人们。其三通过强势的文化工具更容易将于己不利的信息和思潮湮没或引离人们视线。更有现实意义的是文化产品的输出能产生巨额的现金流。

小资料

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至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至2%。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的出口额达6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有一多半是从国外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

郝铁川..............2001

这种现象首先已经引起发达国家的警惕并付诸行动:

法国立法规定电视和广播使用法语时间不得低于百分之四十,4500家影院放映的好莱坞影片不得超过四分之一。

加拿大继1995年将美国乡村音乐台踢出之后,又在1999年通个C-55法案,规定加拿大企业不得给外国期刊广告业务,否则课以重税。

2006年中查韦斯宣布投资1100万美元建设影视城的目的也是为了抵御这种文化霸权。

尤其恶劣的是在宗教领域(以新教势力为甚),从低俗简单的物质诱惑到复杂而系统的政治影响无所不用。

简单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交流和宗教霸权的区别。

唐代广大的贸易通商范围自然涵盖多种宗教区域,佛教、伊斯兰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或称袄教)基督教、摩尼教(或称明教)等等宗教交流是自然而然的,但因与中华为主的文化环境的相容性,有兴旺也亦有湮没,佛教在东亚和东南亚广为传播,伊斯兰教在南亚和东南亚也深深扎根,而基督教却被遗忘在考古的角落。

可是到公元16世纪,传教士随着葡萄牙及西班牙殖民势力东扩而来,以武力及暴力手段在果亚、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取得相当成果。在斯里兰卡,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个葡萄牙名。在菲律宾这个以马来民族为主的国家如今变成一个85%天主教徒的国家。后期的殖民势力如:英、法等国同样鼓励传教士向殖民地或有意殖民之地的人民传教。康熙末年,全国已建有天主教堂300座,受洗教徒近300000人。

基督教进入这些地区所带来的一大结果就是与当地极端政治势力杂交从而引发社会动乱。康熙晚年罗马教廷不尊重中国人祭孔拜祖的习俗,与满清政府结恶以至于埋下了日后鸦片战争及列强入侵中国的祸根。洪秀全矫借天国启示录(圣经)的反清行动也同样不忘记打烂孔家店。

二战后,基督教继续在亚洲疯狂扩张。在越南,天主教的吴庭炎总统与其当任越南天主教会主教的胞兄联手迫害佛教徒,企图改变当地人的信仰。虽然最终不得逞,但却牺牲了无数法师的生命(相信不少人看过一张越南和尚抗议美国的自焚照片)。台湾的宋美龄时代,佛教及其他华人传统宗教饱受怨气。在韩国,美国通过基督教团援助战后民不聊生的百姓。基督教团趁机扩展。今天在南韩4480万人口中,基督教徒占了49%,佛教徒占47%,儒教及其他信仰者占4%(这是官方的数据。根据一些学者的报告,南韩的宗教信仰分布是30%佛教徒,13%基督教徒,10%儒教徒,其余为无宗教信仰者。)如今基督教徒在南韩的反佛教运动可说是疯狂猖獗目无法纪。这些反佛运动包括煽动人民憎恨佛教、烧毁寺庙、摧毁佛像。教皇约翰保罗更在1984年卫塞节当天亲临汉城,挑衅当地佛教徒(请参阅M.Tedesco的报告)。而新科教皇对伊斯兰教的评论不过是说了一句其内心深处的大实话。

近年来,基督教更是携帝国的声威扑向非基督教区域。数以上万的基督教非政府组织及教会,对非基督教区域展开了类似军事进攻般成建制的大范围行动。主要包括三大类:

1)直接的传教包括培训传教士,设立教会,设立电台,影响或控制媒体等来达至传教的目的。

2)以行善及发展之名如济贫、行医、教育等暗中传教。

3)以捍卫人权之名压制当地政府来达到传教的目的。这些组织明明是教会组织却挂羊头卖狗肉,以捍卫人权之名打击当地政府,向当地人民施压,支持地下基督教组织,来扩展基督教的势力。

之所以这些组织能取得目前的战果跟帝国的执政府直接支持和参与有必然联系。在印度的两万五千个非政府组织,每年获得十亿美元的援助。这些组织约60%是基督教组织。印度东北共有23个主要的恐怖主义组织,全部获得基督教非政府组织的援助。根据BBC的报道,基督传教会准备在每一个村落建一座教堂。帝国元首布什总统已宣布新政策:将把对第三世界的援助基金通过教会分发。国际正义团契(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因此获得75万美元在传统佛教区泰国向原族民展开“拯救灵魂”活动。在缅甸,基督教组织成立了Metta Trust For Children Education 在缅泰边境展开传教活动(使用Metta——慈悲这个佛教字眼无非是要混扰视听)。在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获得西方列强及基督教非政府组织的支持,而正在主持其与斯里兰卡政府之间双边会谈的挪威,正是向这个岛国派驻教士最多的来源地。在俄罗斯,美国传教士每年花费一亿美元,不但要吸引新的信徒,还企图把东正基督教徒改为他们心目中的基督教徒!!!

这种带着强烈政治意味的宗教行动不过是帝国为降低征服成本和统治成本的一个举措。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布什对说不听又啃不动的国家或民族(这些对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意识形态领域壁垒森严)使用了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措辞——邪恶轴心,流氓和无赖。比如朝鲜和伊朗。

小资料

以下简要列出一些基督教组织:

World Vision(世界明宣会) 在一百多个国家活动,接触75,000,000人。

Viva Network 在43个国家活动,接触160,000儿童。员工16,000人。

Tearfund 在70个国家展开547个活动。

SIL UK 在50个国家展开消灭文盲活动。

Salvation Army 在100多个国家活动。

Release International 在40个国家捍卫人权。

Oasis Trust 在16各国家活动。

Mercy Corps Europe 在30各国家接触5,000,000人。1979年至今,在74各国家花上7,640,000美元。

Jubilee Action & Jubilee Campaign 前者是保护儿童组织,后者是人权组织。

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 UK0 法律援助受迫害的人。

Food for the Hungry International 在25个国家活动。

CORD 在十多个国家活动。

CMS 在26个国家活动,常年经费5,750,000英镑

Centre for Legal Aid , Assistance and Settlement 捍卫在巴基斯坦受迫害的人。

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 人权组织。捍卫世界各地受迫害的基督徒。

在上述多方面的广泛进攻使得帝国的利益边界不断延伸,权势影响不断加强,其他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的环境下皆噤若寒蝉。原先借以构建帝国体系的联合国堕落成了并不优越于避孕套之类用不用都极其随意的工具——1990年海湾战争套一个,1999年科索沃战争裸一把,伊拉克战争甚至到了连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国家都抛到脑后.........古典帝国残暴基因和独裁特质在此显露无遗!(卢旺达种族屠杀密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不见所谓一贯"主持正义"的“国际社会”有所作为!)。

帝国的地理边界按照威斯特伐利亚说法并没有改变什么,可当我们在地图上清点帝国的海外军事基地时,其实没有多少地方闲着。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太空卫星系统的整合,帝国已经开始开始向第四维拓展——星球大战计划、战略导弹防御体系和信息监控体系逐步成形并开始在小范围运转。

而帝国治下的子民和盟友是否分享了帝国扩张的红利呢?这一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马歇尔计划确实给欧洲重建带去了有力的支持,这一阶段的日本同样也获得了战争赔款(或物资)退还,金融支持(重建日元信用)等。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是帝国的建设期。

中美关系正常化带来的军事合作和经济援助;美巴同盟带来的多方位支持;美以由对抗到全天候盟友延续至今的全面同质化。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是帝国与另外一个帝国的对抗期。否则为何美国不把台湾问题解决?为何不处理克什米尔问题反而频频利用之?为何蛮横阻断以色列对华军售?

随着对手的消失,帝国忌惮也渐次消除,露出贪婪的本来面目:

1、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的金融风暴。

2、广场协议

3、东南亚金融风暴

通过经济霸权向与帝国贸易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强征铸币税!

在欧洲甚至将自己一同滚打多年的英镑打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因为欧洲货币一体化侵害了帝国的金融威权。而Katrina中对自己国民的漠视更让世人齿冷..........

受益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在制订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是当今全球化的特点。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良反应和保护主义。这种后果反过来有可能破坏半个世纪以来建设起来的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第三世界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三世界是世界范围内战争与革命的集中点,西方世界就像贫穷的汪洋大海中的富饶孤岛。为了保证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一定要保障第三世界的安全,发挥其经济潜力,并满足其政治抱负。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我们用帝国的观点来分析以上两段具有代表性的政客讲话:

安南指出的都是表象,其本质是政治霸权下的制度霸权和经济霸权在世界横行的后果。

尼克松假惺惺批斗西方世界同时又厚颜无耻地诬蔑第三世界的文明程度——事实上没有殖民统治和帝国争霸,第三世界哪来这么多战争和革命?“一定保障第三世界安全”——潜台词无外乎是“一定要在第三世界多建几个军事基地”;“发挥经济潜力”——潜台词不过是继续向帝国缴纳税赋;“并满足其政治抱负”——这一句就要笑掉大牙了,伊朗发展核计划算不算满足政治抱负?朝鲜寻求自主的半岛统一算不算政治抱负?民主选举出来的HAMAS的政治抱负呢?

通宝推:ifuleu,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