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关八爷的鸡肋说 -- 黄河故人

共:💬126 🌺1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II最早在92年就发射过中距

当然是半主动,而且还是进口的阿斯派德。95年试验过国产货(PL11的早期试验型?),但整个90年代没有普遍形成战斗力,毕竟那时主动已经是代表了未来,况且PL11到01年才算正式定型。

其实我觉得说歼八II是鸡肋,是一种苛求。沈飞是飞机制造厂、601所是飞机设计部门,而研制配套的雷达、导弹、电子对抗等等机载设备都不是这两家所承担的工作(比如PL11是上海的8院研制的,而8II最早用的“射雷-8”雷达是607所研制的)。8II长期缺乏有效的视距外空战能力,是当时整个中国的军工产业的能力所限造成的。换个角度看,假使歼10能在88年入役,它也会同样面对没有有效的雷达和中距弹的尴尬境地,而成为一款和早期F-16A没多大区别的战机。

而且,从8II的改进过程,已经能看到我们军工部门“小步快跑”:基本型B型只装备空1师一个团以及试飞中心、海航9师若干。然后紧接着就是具有加油能力的D型,装备了急需大航程的海航9师,和分别承担珠三角和长三角防空的空9师、26师。90年代中后期,H和F型的研制开始,进而在01年和04年分别定型,陆续装备部队。

现在,伴随着10、11大批形成战斗力,8II是的确可以退居二线了。可是,在这之前,整个90年代,我们空军编制里能有效执行国土防空任务的,就只有3个团的SU27,不超过2个团的歼8I,和1个多团的歼7C/D。而大家也知道,歼6不用提,就是大批的歼7、包括高机动的歼7E,都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这时要是没有歼8II,那每当夜幕降临,难到要我们的空军唱空城计不成?如果歼8II真是如鸡肋那样不堪,那为何空军不停购它,转而购买更多的SU27,直到沈飞的歼11生产能够开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