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闪电战的前驱——史里芬眼中的坎尼会战(1) -- 阿多尼斯

共:💬23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战术可能是成功的”?

《破碎的车轮》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supplying_war/004.xml

很难找到他之所以这样漠不关心的原因。有位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施里芬预计进军法国是一次速胜的战局,因而补给问题可能不至于十分严重。但是,还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即施里芬蔑视他那个时代军事界的普遍看法,希望依靠或至少部分地依靠就地取给来解决部队的给养。至于弹药和其它装备的补给,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同给养和饲料比较起来仍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按照从施里芬计划的不同草案中所能找到的证据来判断,这个计划的后勤保障问题是建立在极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关于给养,特别是最为重要的物资——饲料,德军依靠就地取给究竟能解决多少,这要视季节而定,所以是无法预料的。至于预计弹药消耗量的各种统计表格,又是根据40年前的经验制订的,完全脱离实际 [ 注:在战争前夕,德军预计枪弹消耗为1870年的12倍,炮弹为4倍。据此,他们设想,每个军所带的储备品在战局期间仅需要补充一次 ] ,因而对负责计划军队运输工作的人员并无多大用处。施里芬没有规定给管理交通线的部队配备武器,没有准备动员德国民用公司协助修复比利时的铁路,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战争情况的判断是如何地不准确。按照他的计划,人们所能想到的不过是,在比利时找到足够数量的食物和饲料,尽可能多地建立起铁道兵部队,并将其尽可能远地派往前方,然后就盼望着万事大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