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医妙法》 之 五脏真解 篇 -- 风行水上则涣

共:💬44 🌺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大医妙法》 之 五脏真解 篇

这是家父所著《大医妙法》其中一篇 贴出来给有缘人看看

家父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对于医学、修行和道 已近天人 一生医治好无数大医院里已经放弃的不治之病人,在家乡非常出名,每次假期返乡,门庭若市。奈何大陆的意识形态和现状,真才实学者被嫉妒、打压和埋没,欺世盗名之辈上窜下跳,祸国殃民。家父既无什么政府封的名中医,也无什么研究课题,有的是满腹天道和百姓的口碑。此书在大陆也不可能出版(另有《医学论策》一书同样也无法在大陆出版),故书成久矣,阅者寥寥。(在下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想继承家父之医道,惶恐!)

以下是此篇正文:

五脏真解

1.形气五脏说

现在有一种倾向,人们对中医的理解,越来越多地关注于五脏,而关于五脏的理论,被认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这种倾向我不是很赞同,因为它事实上轻视了阴阳五行理论。但是毕竟,五脏是直接阐述人体生命结构的理论,其重要性是不言而逾的。因此,研究、探讨五脏,是研究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所在,也是研究中医学其他相关内容的一个关键问题。

但是,现在对五脏的认识似乎进入了一个尴尬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促使人们用西医学的同名器官来比照中医的五脏,用西医学的理论观点来衡量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重视中医理论特色、保持中医传统的呼声依然存在,人们振振有词地说,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五脏虽然同名却不同义,不能相混。

前者辩称:五脏皆有形态基础,解剖可见,难道人体还有另外一个五脏系统?难道那个系统没有物质基础?那么这个特殊系统究竟是什么?形态上可见的"心肝脾肺肾",在中医又视为什么呢?

后者答道:中医藏象系统强调的是功能,五脏是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而不受解剖形态所限制。形态上可见的"心肝脾肺肾",不过是藏象之"象"罢了,但是其本质仍然是隐藏而不可见的。

前者又说:如果认为五脏没有形态,那么人们将通过什么手段去认识五脏呢?难道可以凭主观想象吗?科学的标准应是客观的,离开了客观形态,甚至连科学实验都无法进行。

后者则说:中医的认识方法,是由"象"入手,进而"司外揣内",从而认识五脏的本质。实验得到的一切结果依然是"象",距离五脏的本质非常遥远。几十年来不少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医的五脏,得到了什么结果呢?有哪些"成果"可以充实、发展中医学呢?

前者又说:……

后者又说:……

这样的争论,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而永远不会有意见统一的那一天。中医,也许就会在这样无谓的争论中走向灭亡!

凭心而论,我主张"传统派"的立场,但是不完全赞成他们的说理方法,因为他们的说词不能使"现代派"信服。原因是,谁也没有真正弄清,中医五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虽然说,浩瀚的中医典籍,对五脏的阐述已经非常丰富、完整,可是古时的语言形式,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足够,古人能够从中得到相应准确的认知,但在今天却不行。现在我们必须以更深刻透彻的阐发,重新对"五脏"(及其他中医理论内容)进行表述,从而消除由于时空变换而带来的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差异,填补语言表面上的"鸿沟",在根本认识上达到统一。要做到这一点,谁都必须摒弃自己固执的观念,打开自己的思维,站在人类认识宇宙生命新的制高点上。

我主张从形与气的关系上来认识五脏。于是我提出,中医的五脏,实质上是一个形气统一的概念。这种认识不但弥合了五脏究竟是有形还是无形的争论,而且阐述了人体五脏的形成来源,同时也指明了认识生命本质的方向。

关于形与气的关系,我在上面已经阐述过了。人的有形肉体的来源,在于无形之气。气在演化万物之时,在五行之道的作用下,演化出了五脏之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在形的背后,气是其"大背景"。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脏,既有"聚"方向的作用,也有"散"方向的作用,二者的平衡,则是五脏形态的显现。因而所谓五脏之形态,实质上处于一种无常变化的动态之中,这正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在此动态变化之中,自然存在着相互的过渡状态。每一种过渡状态,相对于本源之气来说,它是形;相对于可见之形来说,它又是气。显然,这种过渡状态的形与气,全都是一些相对的概念,它不同于终极意义上的形与气。正是这种概念上的差别,造成了中医文献中形与气(特别是气)概念的多样性,也因此形成许多莫名其妙的纷争,以致至今对气的定义依然混乱。我忽然想起过去一些气功师会发气,发的什么气?根本不可能是那个根本之气,都是一些介于二者之间的相对的"气",甚至一些研究者可以检测到气功师发出的"气",有什么红外线、紫外线等等。

由此我看到,所谓五脏,在其存在方式上,是一个有着纵深层次的运动系统。在此系统的最表面,即肉眼可见的这一面,就是通常的有形之五脏器官;在此系统的最深远处,便是如空如无的气。于是,我们不能把有形之解剖器官排斥在五脏概念之外,但也必须承认这种有形之解剖器官不过是五脏的一层"皮"而已。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五脏的功能呢?所谓"功能",不过是宇宙生命之道在五脏的对象化的展现而已。五脏(乃至一切宇宙生命系统)虽然已经在道的制约下演化为"形",但其道仍不失。只是此时的道,也已经发生了对象化,从而表现为各自的功能。由于功能是道的对象化,因而它必然伴随着特定物质(形)的运动。说穿了,功能就是特定形的特定运动。

据上所述,我们对于五脏疾病就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疾病,同样是道运动的结果,同样是一种生命过程。五脏由气演化而成,五脏之疾病也必由气演化而成。病与不病,取决于最初道的作用取向,取决于演化过程的流畅及平衡与否。当我们看到五脏疾病形成之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其演化的结果。即使你用显微镜去看,看得更深、更细,看到的也只是疾病的对象化表现,而疾病之本质依然深藏。一个肿瘤形成了,在形态这一面能够看到了,这已经是疾病演化的终末状态。早在肿瘤成形之前,演化过程已经在进行中。在最深的生命层次上,道的运动取向已经选择了"肿瘤"(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选择,姑且不论)。所以,你用手术切除了肿瘤,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当然,解决了表面的问题。但是那个道在深处不断给你"制造"着肿瘤,除非道自己改变了运动取向。因此,治病必须求本。"本"是什么?就是存在于气中的道。

我们也不排斥形态上的治疗,因为那也是道的表现之一。我要指出的是,疾病是一个有着纵深层次的生命过程,"明医"必须能够看清这个过程。看清了,你自然知道如何去治。

有一种说法,西医治病来得快;中医好是好,就是慢。治表面当然快,因为它就在你面前摆着,一看就明白,伸手就够着,说拿就拿掉。但是,拿掉一层,下面还有无数层,还会不断涌现。所以西药治病,一般是不能停药的,一停它就往上冒。中医要治本,本深藏于里,虽然药物作用于本,但其表面的病变并未立即消除,所以看起来好象是慢。其实仔细一想,中医治病并不慢,是你那疾病从里向表的清除过程慢。当然,必要时配合治"表"也是可以的,这样可以加速表面疾病的清除过程,符合病人的心愿。在中医学,也不是没有治表(标)的方法。只是要注意,有时治表(标)的方法会阻碍治本,因为在表(标)的病变实际上是本病向外排泄的过程,有些治表(标)的方法恰恰是逆向的,有阻滞这一过程的作用。如感受风寒后表现为咳嗽,能不能止咳呢?要知道这咳嗽虽然令人痛苦,可它本是人体固有的生命功能,平时隐藏于内,因某种疾病的需要而被"激活",其作用就是通过咳嗽而驱除风寒之邪。若不驱除风寒之邪,过早采用止咳的方法,正好阻滞了风寒外出之机。若从本治疗,先祛风寒,邪气得去,咳嗽可自止。但是咳嗽的止息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与风寒之邪的驱除同时停止,这样一个时间差,大概就是所谓"慢"的原因。当然不同的疾病,其"慢"的时间长短不一。

我在此提出"形气五脏说",作为人体生命结构的基本理论。因此我所说的五脏,既不是单纯的解剖形态系统,也不是纯粹的功能系统,而是包含了此二者在内的形与气的统一系统。如果把五脏之形看作是画面的前景,那么气就是它的背景。关键在于,这幅画不是平面的,而是有纵深层次的立体画面。其前景凸现,触手可及;背景层层向后排列,渐渐虚化,最后归于完全虚空的气。这种生命结构,其实也就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所以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不仅五脏是这样的形与气的统一体,经络系统、六淫及五运六气等等,都只有在形气统一的理论中才有意义。

2.五脏互藏说

存在于气中的宇宙生命之道,浑然一体,本无差别,只有当它衍化为对象化物而有形之后,才有了差别。所谓差别,也只是同一道的不同侧面的展现而已,并非人们想象的那种"差别"。从不同事物的本质来看,本源上完全一致,只有当它们各自处于特定的时空位置,才各有不同显现。也就是说,差别只存在于有形的事物之中。在表面的差别之后,各自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完全是等同的。因此,每一具体事物,实质上拥有道所赋予的一切,而形式不同的事物所拥有的一切本无差别。

认识这个道理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个道理,宇宙生命中普遍存在的"全息"现象就不难理解了。这个道理体现在藏象理论中,就是有趣的"五脏互藏"现象。

所谓"五脏互藏",就是说心不只是心,心中也藏有肝、肺、脾、肾四脏之气;肺不只是肺,肺中也藏有肝、心、脾、肾四脏之气;其余脾、肝、肾也同样藏有其他四脏之气。这就是说,每一脏皆具五脏之气。

在中医古典文献中,虽然没有关于"五脏互藏"的固定提法,但相关的阐述还是不少的。

早在《内经》中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五脏六腑中皆含有肺之气,所以其他脏腑相关的疾病也可导致咳嗽。显然,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导致咳嗽,只有其他脏腑中与肺相关的因素受到病邪的袭击,才会发生咳嗽。

《内经》中所说的"五腧穴",就更明确地反映出了五脏互藏的思想。每一条经脉都具有五腧穴,每一条经脉之"井、荥、俞、经、合"皆具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所以相对应的每一脏或腑实际上也都各自隐含着五行之气。如果但从五脏来看,就是每一脏都藏有五脏之气,这是没有疑问的。

五脏互藏源于五行互藏。前面探讨五行理论时,我没有谈"五行互藏"这个问题,就是想留待本章一并叙述。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明白了五脏互藏,五行互藏也就明白了。在此,我仅引一段张景岳的话,以供参考。

《类经图翼·运气上·五行统论》:"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

后世有些医家在深入研究了五行互藏和五脏互藏理论之后,进而从病机学、治疗学上贯彻这一思想。李东垣、周慎斋等从五脏论脾胃之虚,提出如肺之脾胃虚、肝之脾胃虚、心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这样的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竟然还有"脾胃之脾胃虚"这样独特的提法,你能否从中读出前后两个"脾胃"之不同?前一个"脾胃",即通常所说五脏六腑之脾胃,后一个"脾胃",则是指藏于前一脾胃中之"脾胃"。推而广之,是不是也应有肺之肾虚、肝之肾虚、脾之肾虚、心之肾虚以及肾之肾虚?当然是!其余肝、肺、心等脏之虚也可从五脏论之;五脏之实证,也可各从五脏论之。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治疗学的新思路。由于五脏互藏,所以关于五脏病变的治疗方法,就不再局限于治疗所病的本脏,而是从任何一个其他的脏都可以治疗那有病的脏。这一法则的出现,令我们有了更多治疗方案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一种疗效更显著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是不包括那些错误的治疗方案的,这些方案应该都是正确的。如脾胃虚证,从理论上说治疗任何一脏都可以,因为每一脏都藏有"脾胃"之气。当然,每一脏不止一种治疗方法,但只有那与所藏之"脾胃"相关联的治法才是正确的。尽管治疗任何一脏都对脾胃虚证有效,但实际收效却有大小不同。那最小的就是最不显著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无效的。虽然无效,却也不至于有害,因为这种治疗在原则上不错,而错误的治疗都是有害的。从目的论上说,我们当然愿意选择那疗效最大的,也就是疗效最显著的。之所以疗效显著,因为治疗的作用点符合其真实的病因和病机。话再说回来,那些与病因病机没有直接关联的脏腑,有时也可以治疗,并且常常成为出奇制胜的突破口。

说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看到,我对于治疗学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辨证论治,而形成了一种关于中医治疗学的策略理论。建立这样一个策略理论,不能凭空想象,它必须以相关的新的生命理论作基础。我在这里从道的浑然同一论出发,提出"五脏互藏",进而主张"五脏互治",这只是顺理成章地介绍了一个方面。完整的治疗策略理论,包含更多的非同寻常的治疗主张,自然也包含更多对生命的新的理解。这些,我在下面将会一一介绍。这里主要是告诉大家,一切都必须从气出发,从隐含于气中的道出发,真正领悟宇宙生命衍化由来的道理,看清这世界、宇宙、生命的本质,才能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主张。

辨证论治,只是中医治疗学的一层"皮"。

3.五脏本标说

宇宙万物,皆属于形。形之所生,皆源于气。形与气,构成一对本标关系,气为本,形为标。从五脏角度来说,其本在于五行之气,在于孕藏在气中的由道所决定的原始五行因素;其所衍化而生成的五脏则是标。

需要注意,五脏之本,是隐含于气中的五行之道,或称由道所决定的原始五行因素,并不是一般所说的具象之五行。一般所说的具象之五行与五脏一样,也是由五行之道所决定、所生成,它们同样是五行之道的"对象化物",同属形的范畴。换句话说,五脏就是五行,是五行在肉体生命中的特定表现。五行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各有所形,各有所名。其总名为"五行",在人体则名为"五脏"。就是这样。

因此,"五脏本标"的第一要义是指,肉体生命之五脏,不管其在"物质"上有多少层次,有多么微观,都属于形的范畴,都属于标;五脏之本,则是隐藏在气中的五行之道,或称五行之气。据此,在治病求本的要求下,治疗五脏病变,最终应当追溯到五行之气中去,,追溯到隐藏在气中的五行之道中去。

这样一来,就引出这样一个命题来:中医的治疗,能够深入到本源之气中吗?能够达到道的层次吗?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改变或纠正道的运行方向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这对医生有特别的要求,你必须站在道的高度来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只有这样的治疗,才是根本性的治疗,才能称得上"医道"。或许有人说,你这也太玄了吧?是太玄,对于不理解道的含义及作用的人来说,就是玄。你从表面上看,都是针灸、服药,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你是否知道,针具、药物等等,只是治疗之媒介,而非治疗之根本。针插入肌体,而后又拔出来了,医生给病人留下了什么呢?药物吃下去了,其后必然通过代谢而排出,那么又在病人体内留下了什么呢?说人参能补气,补的什么气?人参中有什么气呢?地黄能补血,补的什么血?地黄中有血吗?

实质上,药与针只是载道之体。不管你是否懂得道,是否承认道,它都是这样。你的治法符合了人体生命之道的要求,于是就有效,否则就无效。你想用什么"有效成份"、"药理作用"来解释说明中医药的治疗原理,可你那认识的手段和思路都停留在形(物质)的水平上,根本达不到气(道)的深度,怎么能从根本上奏效呢?当然也不是说你一点效应没有,效应也可能有,甚至很快、很显著,但你的治疗只是着眼于标,旧的标消除了,从本上还会源源不断地生出新的标来,没完没了!

这里再次确认一个观点,人的一切行为,都会回授(反作用)于宇宙生命之本,这个本就是气,作用的桥梁便是道。在道的主宰作用下,空无的气衍化为对象化物的宇宙生命,从而有了通过观察"对象"来认识"自身"的可能。自身与对象的相互映照,道便发生了流动。道的流动是一个循环过程,一是从气向形的衍化,一是从形向气的回授。中医的治疗,医生的作为就是设法借助于形(药、针)向气回授。病体得到回授,其生命之道被调整、修正,然后重新衍化出形,其外在疾病就痊愈了。

关于"五脏本标",至此应该说已经讲清楚了。但是,本与标的含义常常具有相对性,任何一方都可经过分析之后再判出本与标来。在气与形的关系中,气本属浑然如一的终极存在,此处无法再进行分析。但是对于形,却可以连续多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范畴的本标概念。当然,这些本标都是在形这个总的标范围内的区分。对于五脏来说,其本标也就有多组不同的相对概念。在肉眼可见的形态之五脏(器官)与肉眼不可见的神气之五脏之间,可以形成一对本标关系,其中"神脏"为本,"形脏"为标。此处的"神气",是指处于气与形之间的过渡状态的存在,但其相对于本源之气来说,又属标的范畴,实际上这些状态只是对象化的不同阶段或层次。再看属于标的形脏,它又有内脏与形体的区分。内脏藏于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气血生化之源泉,所以被认为是人体生命之根本,属于本;五脏所主的五体、五官九窍、五华等等,皆形见于外,受内在脏腑功能的决定性影响,接受内脏化生并输送而来的气血津液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可看作是五脏功能的外延,所以被看作是五脏之标。此外,《素问·三部九候论》还把五脏称为"神脏",胃、大肠、小肠、膀胱四者称为"形脏",也具有本标的含义。

总之,这些在总体上属于形的范畴的"本标",勾画出了一幅生命形体演化的秩序图,在治疗学上也有一定意义。显然,越是接近本源之气方向的本,越能反应疾病的本质,其治疗的效率越高。但是不管它多么深刻地反应疾病的本质,只要它没有达到终极之"气",就永远达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其痊愈就是暂时的、可复发的。

中医学的"治病求本"虽然具有彻底的治疗意义,但它必须以气中之数为前提条件。每一次治疗,都要在"本"上消耗一定的"数"。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因为疾病过程会抑制其他生命活动以达到"数"支出的平衡。只有那些极其严重的疾病、长期的治疗过程才会使生命发生"透支"。而老年人由于根本上生机已衰,终极之"本"受"数"的制约而不足以再调治到理想的生存状态,所以有些疾病形成后往往不能彻底治愈,只能在"形"的范畴内尽量地给予调整治疗,以减轻痛苦,延缓生存。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疾病就是其晚年的生命方式。

关键词(Tags): #五脏#中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