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五:最后的辉煌–坎尼战役 -- 史鉴

共:💬143 🌺3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坎尼战役,罗马的问题在于没有留下预备队。

布匿战争时期的罗马将领,指挥两个军团作战最得心应手,普遍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就连日后击败汉尼拔的西庇阿,指挥的几次战役也都是两个军团的底子,加上一些联盟部队,最多不超过四万人。七个军团的大会战,已经远远超出了罗马将领的指挥能力。

坎尼战役罗马军队的指挥体系,战前的划分还是很细致的,两位现任执政官坐镇两翼骑兵,两位前任执政官指挥中路步兵。在保卢斯受伤、瓦罗败逃的情况下,罗马战阵并非群龙无首,因为步兵阵营本来就是塞维利乌斯和亚第利乌斯两人指挥的。

罗马军团的战术体系,理论上讲是有能力应对来自四面的威胁。坎尼战役中,倘若罗马战阵的三条线不至于乱成一团,至少压阵的老兵战线不投入进攻,保持良好的队形和秩序,是完全可以应付迦太基骑兵的背后袭击。反观扎马战役,无论汉尼拔还是西庇阿,都把手里的预备队留到最后的决战时刻。因此坎尼战役罗马将领的最大失误,就是没有留下一直强有力的预备队。

你所说的攻击汉尼拔军步骑结合部,对罗马军队来说要求太高了。这种斜线攻击战术只有亚历山大的近卫骑兵胜任,因为他们的机动性和战术素养都够用,可以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相比之下,罗马骑兵缺乏战术素养和冲击力;罗马步兵受战阵限制,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因此贸然出击无异于自杀。

无论如何,汉尼拔这一仗以五万包围七万,的确是神仙仗,后人完全可以研究借鉴,但照搬是不可能成功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