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节选《棋逢对手-涟水故事之一》1) -- 钟子麟

共:💬67 🌺16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反对意见的看法

1、华野的行动时间,我军集结也好,开进也好,都是在自己后方进行的,张灵甫从何而知?除非破译了我军密码,他只能在打响之后才能知道。我从集结时间算起,已经是作弊行为了。

A.飞将军不要忘了,除了谍报侦察队,74师当时一个重要情报来源是解放军俘虏,张灵甫是从当天下午俘虏交代中得知解放正在大规模集结,人数可能有二十来万。当然,这时他对集结的具体情况是不清楚的,但可以断定上级的情报所谓坦埠附近没有共军主力满不是这回事儿。

2、王克己回忆,74师怕奇袭、包围、夜战,下午3点就开始做晚间战斗部署,和张灵甫收缩部队的时间正好合拍,算不算一种理由呢?25师还在黄斗顶山,74师侧翼暴露,正是奇袭、包围、夜战的好对象,第二天重打一遍固然不好玩,总好过晚上被人收拾吧。

B.我在《上山》一节中的看法是,王克己对张灵甫的命令如此解读,从他的角度也属合理,但是由于职级所限,他对师部后来决策的背景过程未必了解,所以我认为参谋长魏振钺和邱维达的说法更接近事实。

3、对面解放军的动作,是典型的趁对方撤退发动反冲击的行为,这个机会是张灵甫送给对方的。他撤到岸堤、马牧池一线,已经和黄斗顶山的25师拉平了战线,除非张灵甫被吓破了胆,看不出有什么强化他继续撤退的理由。

C.撤到岸堤、马牧池一线时间大约在傍晚过后,解放军的穿插进攻刚刚开始,情况还看不出大坏,但后来的不利情报不断传来,两翼侧背的山头陆续发现或被解放军占领,黄百韬25师也弃阵逃跑,还“看不出有什么强化他继续撤退的理由”吗?

4、关于汤恩伯的命令,我们应该先看张灵甫的报告,张灵甫的报告有两点:一是突破困难,二是友军不配合(侧翼压力大正是从友军不配合来的)。汤恩伯的回电也是两点:一、74师继续进攻,二、友军积极行动确保74师侧翼安全。那封电报不是只针对74师一家,对25师、83师、7军、48师的行动都有指示,并派李延年来协调,正是对张灵甫日间报告的答复。

钟兄认为张灵甫收缩期间曾向汤报告新的敌情,似没有理由支持。

5、钟兄对我那几个为什么的分析理由也显牵强。张灵甫如果13日夜里曾要求撤退而上级不许,经过了一夜,敌情只会更严重,这点对他来讲应该是常识,那么他夜里肯定要先做好两手准备,而不是“按预定计划发起向坦埠进攻的战斗号令(邱维达语)”。

综上,认为张灵甫夜间曾继续要求撤退理由不足。

D.上面说了,张灵甫下午从俘虏处已经了解到当面共军在集结,人数之多出乎意料,在向汤司令叫苦报告友军不配合的同时,您认为他会不报告俘虏交代的这样重大的情报吗?好吧,如果说推断张灵甫收缩期间曾向汤报告新的敌情理由不足,那您认为张灵甫夜间曾继续要求撤退也理由不足就有点奇怪了,请注意这不是我的推断,邱维达已经说得很清楚,夜间情况恶化后,张灵甫又作了报告,但汤恩伯不信,并要派李延年上来督战,这不是很明显是汤恩伯不许他撤吗?其实呢,汤司令那晚也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有意停止行动并试图通过国防部直接报告蒋介石,此有毛森作证(但他似搞错日期),这也可以证明张灵甫夜间确实向汤提出过继续撤退要求,所以魏振钺说国防部不信也是有根据的,说不定就是汤恩伯在电话里这样告诉张灵甫的呢。

我的观点:

13日白天,74师推进到佛山、马山、桃花峪一线,而25师和83师没有跟进,致使74师侧翼暴露,张灵甫为了避免夜战中吃亏,忍痛放弃了白天夺取的阵地,收缩回重山、岸堤、马牧池一线,拉平了和25师的战线,消除了侧翼威胁。张灵甫向上级申诉,上级同意了张灵甫的处置,并做了新的安排。

部分同意.但傍晚的撤退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夜战中吃亏那么简单,理由见上列A和B。

13日夜间,25师,83师部队被解放军逐退,74师侧翼重新出现了危机,为避免夜间行动混乱,张灵甫采取了固守现有阵地,同时继续向上级申诉。上级受理了张灵甫的申诉,向友军查问,友军撒谎,蒙骗上级。张灵甫判断,目前的危机不至于产生致命影响,至少第二天白天,友军就会跟进以掩护自己的侧翼,遂安心准备第二天的攻击行动。

部分同意。但夜间与汤司令的交涉中应该提出了继续撤退的要求而不获准,理由见上列D段。

张灵甫申诉时说的迂回包围,我认为是对突出部的浅纵深渗透,而不是大纵深的穿插包围。他采取的拉平战线和就地固守的措施,针对这种判断是合理而正确的。

入夜时的报告应还不能判断是大纵深的穿插包围,因为彼时解放军刚开始推进,但半夜的情况已经不同,然继续报告交涉仍无结果。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在《上山》一节中的主要观点就是一点:张灵甫13日晚已经察觉解放军动向而不是通常所谓的“毫无察觉,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如梦方醒”,而他的对应受到了上级的限制乃至制止,汤司令又向他拍胸脯保证解决两翼友军配合问题,以至张当晚迟疑而不坚决。

关键词(Tags): #张灵甫#74师#孟良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