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些年,一家人 (三) -- 煦鲤鱼

共:💬14 🌺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那些年,一家人 (三)

煦鲤鱼:【原创】那些年,一家人 (二)

甜甜小时候

甜甜还小的时候,我上高中。高中时代我过的很轻松,不知道生活艰苦,学习艰苦,完全没有心事。和初中时代不同,那时被爸爸威胁也只能考到班级第十一名。高中第一个学期,400多人,我却轻轻松松进入全校前十。父母非常开心,他们比我还有信心,相信我原该如此,只不过初中贪玩走了段弯路。父母因此越发给我自由。

我那时却开始偷偷早恋。下了晚自习后,继续在外面逛一个小时马路,一直逛到爸爸单位的大门要关闭才回家。爸爸习惯晚饭后,去前面的办公室和人下棋,经常很晚才回家。他应该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回家时,往往快11点,妈妈都已经睡去了。我静悄悄地搬自行车进门,然后赶紧睡下。躺下不久就会听见爸爸回来的关门声响。后来一次爸爸回来的早,我一推门发现门已被反锁。狼狈爬门而入不敢出声。好不容易骑到大门上,被惊动了的爸爸却已经出来给我打开了门。我灰溜溜的滑下来,一时无话可说。爸爸诧异的问怎么才回来,我编了个理由,忘了是和老师讨论还是送同学回家,也不知道爸爸信了没有,反正我说完就赶紧进屋睡觉去了。就是这样,高中那段时间,我往往不到假期想不起甜甜,即使假期还常常把她扔给妹妹,自己跑出去玩。

妹妹和我不同。妹妹从小学到初中,始终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轮到她考中专时,她以全市第一还是第二的名次,考中了当时一个非常好的中专学校。我升高三,妹妹14岁,却已经要离家去外地,去学城市规划,四年学制。考中的消息传来,全家都为之快乐。父母更是骄傲,爸爸的同事们都羡慕他有个这么好的女儿,妹妹当然也非常高兴,纯粹的、没有一丝阴影的高兴。

妹妹去外地上学去了。甜甜和我呆在一起的时间才开始增多了。 我忘了都怎么陪她了,念儿歌?画画儿?好象没有,倒是经常一起看电视。我没有教育经验,所以也就充其量是个小保姆,帮她处理一下吃喝拉撒,然后带着她胡乱玩玩,她因此认识了我所有要好的男同学们。对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印象更是深刻——小孩也知道喜欢帅哥啊。记得一次正月十五晚上去看花灯,我找到了另一个男同学,石头陪我们。她太小了,什么也看不到。我也同样看不到。石头就把她放在自己肩膀上坐着。石头身高185公分,她一下子从只能数别人脚丫子,变成了高高在上,眼中有个最美丽世界的小公主,兴奋过头,回家的路上就累得睡着了,幸亏有石头在。后来石头问她,谁带你看花灯了啊?她却毫不犹豫的说了另一个男孩子的名字,我大乐。石头很是悻悻然,说累了个半死,功劳怎么全给别人了?石头还帮过我很多忙。他家里跟医院有关,后来也学医。一次我没有注意到,甜甜自己拿着刀子去切苹果,一下子切到了小手指。她静悄悄走过来,伸出小指头给我看。我吓了一跳,血滴了一路,触目惊心,手指上还在呼呼的冒。我那时的感觉是这半个小手指就要掉下去了,急得立刻一点主意都没有。她没流泪,我倒眼泪刷刷的,还一个劲儿跟她说别着急,我马上带她去看医生。其实我一分钱也没有,去医院也没有用。我找个手绢给她缠了一下,然后直接带她飞车去了石头家。敲门时候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很害怕很紧张,怕石头不在家,他是我唯一的希望。还好石头这天比较懒,没出门,正在睡午觉。他看了看情况,安慰我不用着急。清理了下伤口,抹上药,用纱布绷带重新包扎好。整个过程,甜甜一直没有哭。我却忍不住哭得乱七八糟的,因为我实在后怕,怕因为我的不留神,给她留下一生的缺陷。

把自己藏起来的小学生

甜甜四岁前,终于结束了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涯。爸爸联系上一户人家,愿意帮我们家有偿抚养。甜甜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年,一直到中学毕业。这期间她只在每年的寒暑假和长假期回家。后来,妹妹毕业回家后,周末也开始接她回家住。初中毕业后,她开始了住校生活。我家也随之搬到了她学校附近。她从此搬离养母家,彻底回到自己家来。

在此之前,她在小姨家住过,在姨姥姥家住过,还在另外一些我不知道的亲戚家住过。在姨姥姥家的时候,我跑去看过她一眼,因为正好在学校旁边。她坐在院子里一张很矮的小板凳上,脊背直直的,和姨姥姥的孙女一起安静的看电视。听见我叫她,回头看了一眼,又转了回去。我蹲在她面前,看着她的小花脸,拉着她的小手开心的问,“不认识我了,我是表姐啊……”她却歪过头不理我,好象不认识我一样。

甜甜的养母家住在城市靠海的那一头,家里开了个小卖部。养母是个非常能干的人,个子不高,瘦瘦的中年妇女,能说会道,我们按照辈分叫她大姐。她的养父是个有点木讷的人,老老实实的上班,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他和我家出身于同一个村,这是选择他家的一个原因。因为可信度较高,不会把我们给卖了。而且据说,这个家有过类似经验。

甜甜去了不久的一个晚上,老家的亲戚给送来两箱苹果。爸爸妈妈就商量着给她家送去一箱。我听见了便缠着爸爸一起去。骑车一小时后到了她家,只见到大姐。甜甜那天不在,说是跟姐姐们去海边了。我坐在旁边听爸爸和她谈甜甜的情况,爸爸满脸堆笑,我则沉着脸,因为没有见到妹妹。说到后来,那个大姐突然转头和我开了个玩笑,“以后甜甜,就是我家的人,不能随便看啦。”这句话听在我耳里煞是刺痛。我心里很堵,眼泪就开始打转。我觉得我恨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大姐,她要抢走我的妹妹。我不能在他们家再多呆一分钟,也不想在他们家哭。我一言不发站起来就走,出来站在大门外的黑暗夜色里掉眼泪,不想再进到这个家。爸爸很快跟了出来,说我真是不懂事。一路默默无语。

我接着就要上大学了。算我家又一件喜事。庆祝完妹妹升学,又庆祝我入学,全家都很高兴,喜事不断,有点柳暗花明的迹象。这年十一放假,我和妹妹前后脚跑回了家。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商量着去接甜甜回来。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想象她见到我们将是多么的高兴。可谁料想,她看见我们进来,起身就跑到一个小房间里去。我和妹妹都有点傻。大姐向我们笑着解释了两句便跟着进去。出来后让我俩去和她说话。开始她有点生疏,慢慢的露出笑容,拿出她的宝贝来给我们看,最后我问她,跟我们回去吧?她点头,指指外面,悄悄的让我们和她娘说。

后来到了她上学的时候,情况变得益发奇怪起来。一次我和妹妹照例去接她,等了很晚她还没有回来。她娘也有点着急,出去找她,回来后摊着双手无奈的说,甜甜早放学了,她藏在楼下的一个小男孩家里,怎么也不肯回来。我和妹妹明白了,互相看看,都是不解,难过,还有点气愤,赶紧含着眼泪告辞,这次就连面也没有见到。爸爸第二天又去接,回来后,自行车上跳下来一个抱着书包横眉立目一看就是被强行拖回来的小孩。她继续绷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总算恢复了我们熟悉的模样。

生活在变好

日子就这样有欢笑有眼泪,但是还算顺溜的过着。到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哥哥工作了。妹妹工作了,家里多了两个挣钱的人。爸爸换了岗位,不做清贫的理科教研员,改做起了他喜欢的文字工作,心情也愉快多了。托中国进步的福,水涨船高他的工资也涨了。我家的生活质量在那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爸爸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还要我到学校去申请贫困补助。我颇不以为然,觉得我们没那么穷,但还是答应一试。结果去了后一开会,发现还要出具证明材料。我嫌麻烦,添油加醋的和爸爸夸大了一下难度,就此把这个计划给取消了。还好我不是善于花钱的人,再加上开始两年拿到奖学金,相当于不交学费。所以,我上学几年并没有花很多钱,也就是生活费书本费,一年也就一两千。妹妹上学比我更省钱,我猜她一年也花不到1000块。她所在的省会城市消费水平并不高,他们学校每月还发饭票下来。女生吃不了男生不够,她们就转卖多余的饭票给男生换钱。再者她和我一样,那时还不会花钱,小时候都没有受过花钱的训练。乱花钱也就是买瓜子糖果而已。

那些年,想想,其实家里经济真的很紧张。爸爸是个普通的职员,一个人挣钱养家。80年代中后,工资很低,我想也就两百块钱左右。妈妈因为户口问题,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在一些校办工厂打打零工,赚个百儿八十,不稳定,只能贴补家用。妈妈在印刷厂整理过纸,在地球仪厂刷过石灰,我去看过,灰尘纸沫横飞,那时没有感觉觉得工作挺有意思,现在看来对健康非常不利。除了增加收入,还要减少支出。家里自己种菜,养鸡,妈妈甚至在她工作的院子里都种了一排葱和辣椒。老家我们还有土地,定期全家下乡种一次收一次。那时过得基本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当时院里农村出身的人很多,大家都这样做,也就没有觉得我家有多么特殊。

以前没有甜甜,日子虽然不富足,但是不至于窘迫如此,节省如此。甜甜的降生,除了增加了一份相当比例的支出之外,还埋下了一颗地雷,随时可能被引爆。不安从此与父母形影不离十几年。爸爸的这份工作,薪水虽然微薄,却是全家的希望。4张小嘴要吃饭,要上学,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它。最终甜甜被牺牲,她不得不离开我们,过着漂泊无根,提心吊胆的生活。她是无辜的,错的是父母。可走到这一步,已无其他路可走。父母已经看不清未来,走一步看一步,无从选择。这也是为了让她能够过得更好,也是为了全家能一起生活下去。父母心中一定压着一座沉甸甸的山,对孩子们的歉意却又无法明言。那时我家经常给甜甜养父母家送东西,年货月饼应季水果,我家有的都会分出一半送过去。我可怜的父母,他们只是希望甜甜能够多吃一点是一点。

生活虽然严酷,父母却尽可能的改善伙食,让我们吃饱穿暖,正经该用的东西,他们从不短少我们什么。只是爸爸会不断的告诉我们要节约节约,说到我们一听就烦。尽管如此,我在回忆成长过程时,并没有感觉到那时生活很苦,也没有因生活而自卑过,我都很正常很骄傲的度过了中学时代。而实际上,回头看,那时的生活,应该还是艰难的。

记得甜甜两三岁时的一个春天,不是假期,爸爸很突然去接了甜甜回家。她病了。她被爸爸抱在怀里进门,嫩黄的很精神的小毛衣,裹着的却是疲倦的烧得红扑扑的小脸。爸爸找了个熟悉的医生来给她看病,吃药打针,忙活了好几天才恢复。病刚好不太爱吃饭,妈妈专门为她做了份病号饭,是一份特别嫩特别漂亮的炒鸡蛋。妈妈喊我端过去喂她,一路上那色彩漂亮的炒鸡蛋不断的诱惑我。所以那会儿鸡蛋一定不是可以天天吃的。我家院子外圈养的那几只鸡,一天撑死就两三只鸡蛋,也不是天天都有。穿过院子的时候,我犹豫了无数次。最后还是忍不住偷偷尝了一点点。那天的印象实在是太鲜明,以至于一想起儿时的甜甜,就不能不顺带着想起那口炒鸡蛋。感谢父母,在艰苦的岁月里,让我们能够健康、衣食无忧的走过,虽然不能天天吃炒鸡蛋。现在可以天天吃了,却觉得再没有那日的香甜。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贪吃,后来每到冬春季节,甜甜都要发烧大病一场。也许是因为她没有打各种疫苗的关系。因为就在高考前不久,她被班里同学传染上了水痘,非常凶,出痘从头一直出到脚丫。小姑娘爱美,天天心惊胆战吓个半死。好了后脸上留了几个小麻子。她立刻去把一头长长的乱发剪短,剪出很多刘海遮盖那几个新生的麻点。妈妈那段时间给她涂药,带她上医院,给她做病号饭,天天陪着她,之后她俩的关系倒好多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爸爸和妈妈

我家的孩子从小都没有想过大学。初中毕业都是先考中专,只有我这种考不上中专的才被迫去考大学。我知道这不是爸爸短视,实在是家庭状况不允许。爸爸是文革后的大学生,高中没毕业就赶上了文革,因为一个姑姑被嫁给地主而受到牵连,红卫兵都没得做。后来从一个乡村民办教师做起,一步步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文革后终于上了大学,是我们村里有名的秀才。爸爸不是不知道大学的意义。可是在我们这个家,负担是如此的重,物质上不论,巨大的精神压力也让他无法看得更远。从全家这个大局出发,能有一个孩子早工作就赶紧早点工作。

爸爸这个人,放在现代也是很优秀的全面人才,年轻时长得英气逼人,会拉二胡,会吹箫,下象棋敌手不多,写一手好毛笔字,会针灸,还能写文章,爸爸后来改行做了个总编,也是他的这些底子起了作用。他还是个好老师,以前我家经常接到来自东北的包裹,里面是香菇木耳之类的特产,妈妈说,那是爸爸以前的学生寄来的。

以前还有一个很漂亮的阿姨,和爸爸是同学,来过我家几次。我看过她的照片,真的是很美,虽然我认为妈妈也很美,但妈妈缺了那份念书念出来的从容。那一定给妈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妈妈后来一直对姥姥非常不满,家里7个孩子她是老三,长女,还是唯一被拉回家失去念书权利的孩子,虽然她念的很好也很喜欢念。也许就是这种种压力之下,甜甜才得以出世。养儿防老,对那时的妈妈来说,就是一颗虚幻的定心丸。妈妈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每家都有儿子。没有儿子,对那时的妈妈来说,永远是无法回避的精神不安。而且,这份精神不安,爸爸是无法体会并安慰她的,因为爸爸有个儿子。

在甜甜降生之前,爸爸一定不安又不解,妈妈一定不安又期待。妈妈平时总是很温和,这也许是她一生最坚持的一件事情。甜甜降生后妈妈的心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后悔或者痛苦我也不知道。但我想,一旦生命真的来临,父母就不会再想到后悔或者痛苦,因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是我们大家都珍爱的宝贝。我在不知道她是妹妹的时候就一眼爱上了她,血缘真是奇妙。我跟妹妹小时候为了抢她跟我们其中一个人一起睡的权力而打得不可开交。她喜欢跟妹妹。我和她性格相象,容易相冲。

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当了十二年的老小后,突然变成了姐姐,这个反差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是如何克服的。妹妹实在是爸妈的福气,懂事又争气,早早毕业工作,早早赚钱养家,她原是个宠儿,却成了家里牺牲最大的一个孩子。她本来习惯了受宠受照顾,长大后却反过来开始照顾家,照顾甜甜,甚至照顾我。以她的聪明才智,她本比我更配去念大学,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前途。

我考上大学那年,妹妹也非常高兴。但高兴过后,我想妹妹的心里,也许还有一点点别的情绪。她本来对自己考上中专是满意的,但看到姐姐,原不如她,却要去上大学,心里头恐怕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妹妹毕业后,去了一个造桥修路的公司。她一个刚刚毕业的中专生,在一个基本全是男人的公司里,有点无处可用。她曾经在工地上呆过,负责给做饭的大师傅采购原材料,天天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的跑农贸市场。她也在办公室呆过,还为公司写宣传材料投稿到报社变成软性广告,公司挺高兴。这一干就是七年,零零碎碎的事情干了很多,但与专业都扯不上什么关系。

妹妹初中有个好朋友,是个男生,经常一起玩,熟悉得我都能叫出他的名字。男生后来顺利上了大学,四年后又传来消息上了研究生。他们的距离一天天拉开,关系一日日淡了下去,最后象黎明的月亮一样渐渐不见了。妹妹没有和我说过什么,我从零零碎碎的词语中猜测到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都不能够对亲人袒露内心的情感。我无法问,无法安慰她。她无法开口,无法倾诉。

这个过程持续的很长。妹妹一开始有自己的幻想。她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几年之后,一门门课程陆续通过,她拿到了工民建的自学考试专科学历。她的坚持里面除了过去的朋友,还有来自我的刺激。她拿到专科学历时,我却要开始念博士了。家里景况好转之后,爸爸已不在乎我何时毕业,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继续读书。妹妹也接着准备考自学的本科,却遇到了问题——建筑学本科不提供自学考试形式。她没法子,后来索性和朋友一起去报了个古汉语本科,还通过了很多门考试。

爸爸对妹妹也一定有所歉疚,因为是他直接剥夺了妹妹上大学的权利。有一天他来问我,他想让妹妹重新参加全国高考。我听后断然否定。我觉得高考的路也不好走,时间又长,不如直接考研究生。爸爸和妹妹有些犹豫,我仔细分析给他们听,妹妹得到专科学历早已超过两年,以同等学力的身份应该可以报考。妹妹终于决定试试,我全力支持,给她讲我考试的经验,买参考书找材料,同她一起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

妹妹依然是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在她考试前半年我要出国学习,临走前劝她早点请假备考,然后给她留下了我的宿舍钥匙。我给她选的学校和我同一个城市。她却拖到十月一才请假过来。也许是因为她觉得希望不大,所以不想给工作添麻烦。没想到最后考试结果,她总分过线很多,但可惜的是数学却离国家线差一分。她一直觉得数学有点困难,因为只能自学。我那时不在国内又无法帮上她。知道分数后,我们赶紧联系调剂学校,后来妹妹去了内蒙古,边疆地区的国家分数线比沿海低5分。妹妹去那里算是高分,但是还得交钱,因为一开始她没有报那边的志愿。她工作7年的积蓄,一部分付了学费,一部分付了三年的生活费。爸爸愿意给她出钱,她不用,因为还有更小的妹妹需要爸爸。妹妹上学那年,我终于结束漫长的学习生涯,开始工作。我们的生活恰似互换了一下。

妹妹那三年,又是个好学生。她是内蒙古地区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之余,考出了二级建筑师资格证书。毕业后,又回到家里。只是摇身一变,从一个建筑公司的无足轻重的小技术员,变成了一个大学老师。到此父母终于放下了心。好象妹妹多年为家里作出的牺牲,已经得到了报偿。其实,都是妹妹自己的努力,在这一点上我很欣赏我的妹妹。

煦鲤鱼:【原创】那些年,一家人 (四) 完,不能写下去了。自己也晕。

关键词(Tags): #那些年(landlord)#一家人(landlord)#永远的家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