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丹麦游记(1) -- zchen75

共:💬25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哥本哈根游记(完结篇兼感想)

五天的丹麦之行在今天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哥本哈根FRONT旅馆大堂的黑板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回程中又一次领教了美国超级繁琐的安检手续。在哥本哈根机场就两次所有随身行李过X光安检(一次check-in完了,一次在gate前),到了美国出了海关居然还要再重新检查一次。所有非美国公民和绿卡入关都要打指纹和照相,我们因为是绿卡申请中,这一道手续是免了,但是却被带到另一个检查区,被移民官核对了生辰八字父母姓名社会安全号后才放行。

从机场出来打车回家,望着高速公路上来往川流的各式车辆,忽然对这过去八年早已熟悉的场景有一些新的感触。要说当初美国的创建者也是从欧洲过来的,可是为什么就把美国建设成了现在这样子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体系,没有各式各样街道拐角的小店,只有越来越大的远离居民区的shopping mall和supercenter,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和越来越多的胖子。

总结一下这次丹麦之行的方方面面吧:

衣:这次旅行最大的失算就是衣服没带够,实在是没想到七月的北欧还这么冷,最高气温也只有60华氏度。出太阳还好,如果碰上刮风下雨,街上穿皮夹克大棉袄的人都有。我带的短袖裙子通通用不上,每天只能抱着唯一带的一件长袖hoody穿,导致照出来的照片很多都一副瑟缩模样。另外去哥本哈根一定要带好走路的球鞋,因为城市小,所有重要的景点都在走路可到的范围内。

(饮)食:哥本哈根的物价之高我估计在全世界是能排进前三的。尤其是食品,无论是小吃,快餐,饮料,正规餐馆的成品,还是原材料,价格都在美国同类食品的2-5倍。没有感觉丹麦的食物有太多自己的特色,不过也是那价格就让人望而却步了所以根本没尝试太多。吃的最多的是街边贩卖亭的热狗,味道还不错也是最便宜的,一个也要20多克郎(四美元左右)。

我们在办理去丹麦签证的时候曾和丹麦驻美国大使馆的人通过几封email,在我们表现出对童话王国无比崇拜和向往的时候,大使馆的老哥却把他们自己描述为一群"gloomy alcoholics"(郁闷的酒鬼)。此去一见所言果然不虚,打发夏天漫漫长日的最好办法,可能就是拿上一扎本地的嘉世伯啤酒(Carlsberg), 在运河岸边醉看船来船往,人聚人散吧。我对啤酒没有太大研究,入乡随俗喝了几支Carlsberg,未能喝出和百威之类的区别。

住:欧洲地方小,城市里还是比较拥挤的,房屋的密度不低。不过好在人实在少,所以也远远没有到中国大城市里那种程度。哥本哈根的建筑都很有历史,运河边一些现代的居民公寓楼看上去也相当不错,估计房价不会便宜。

我们住的旅馆位于很繁华的运河港口地段,离地铁站也很近,交通很便利。但价格也很不菲,要230多美元一晚。我们两人要的是一个medium size的房间,还没有LD住的公寓的卧室大。而LD的一个日本同事,因为是一个人就要了一个small 的,据她说根本就没有下脚的地方,"everything is in an awkward position". 不过这个旅馆最好的一个地方是房间里有一个minibar, 里面的东西是free 的,每天两瓶矿泉水两瓶可乐两瓶啤酒,对了,还有两个苹果,考虑到丹麦高昂的物价,也算不小的一个discount呢。

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丹麦的自行车和中国的一样,前面有筐后面有架,不像美国的自行车啥也没有纯粹是一种体育锻炼工具。更有一种专门给妈妈用的自行车,车或者前面连着,或者后面挂着一个婴儿车,可以把宝宝放在里面,挺有趣的。

对丹麦的公共交通我已经发表过很多感慨了。我和LD这五天每天至少坐两次地铁或火车,只遇到过一次查票,而且是在开出去好几站后才上来个人查,至于车站则完全没有任何机器和设施检查乘客是否买票或者买的票额是否正确。不知道是不是丹麦人觉悟高很少有逃票的呢,还是他有别的什么途径来补贴,不然这些公司不早亏光光了。

丹麦街头的小汽车主要是德国车,出租车以奔驰和BMW为主,而民用车的牌子我见的最多的是奥迪和大众,偶尔能看见一两辆日本车,韩国车,或美国车。因为汽油超贵,车型也都偏小,有的小车看上去超级cute。

人:丹麦人,说不上多好客吧,但还是很友好的。北欧人个头没有想象中高,帅哥美女也没有想象中多,唯一符合想象的那一头漂亮的金发。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越年轻的人头发颜色越浅。看见过很多爸爸妈妈的头发都不是特别金,甚至是棕黑色的,但带着的小baby的头发却是金黄金黄的,难道长大了头发颜色是会变的?另外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丹麦人身材那个好啊,男女老少就没有胖的,哪象美国遍地都是大胖子。看来还是要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啊。

语言:丹麦人讲丹麦语(废话),丹麦语非常难懂(对亚洲人来说)。去之前LD装了一个语言软件试图学一点日常生活用语,结果根本学不来,丹麦语比起英语来发音相当的不规律,我坐火车的时候看着电子屏上显示的站名,想象着拼出它的读音,等听到真正报出来的那个音,not even close. 学到最后也只学会一个词,就是Tak (谢谢)。虽然丹麦人个个会说英语口头交流完全没有问题,但街道甚至旅游景点都很少能见到英语的说明和sign,我们看了无数个铜像无数个喷泉,还有博物馆里无数幅画,没几个知道到底是什么来历因为没有英语的说明。另外有些丹麦的地名很长需要特别留意,两个地名就差一两个字母但可能是隔的很远的两个地方,比如说Frederiksberg和Frederiksborg,前者是哥本哈根市的一个区,后者则是哥本哈根北部小镇上的古堡。

货币:丹麦没有加入欧元,流通的货币是丹麦克朗。我们没经验,一下飞机就在机场换了150美元,拿到的汇率是一美元对5.34克朗,另外还charge了30克朗的service fee。经常出国出差的LD的同事后来跟我们说,其实只要带上你在美国的银行卡,随便找个街头的ATM提款,即使加上银行的service fee,换下来都比在机场换合算。后来我们用ATM提了一次,果然汇率高多了,有5.6多。所以最合算的办法就是估计下你大概要用多少现金,然后一次在ATM上提完。一般的小店都可以刷卡,但是有些只收debit卡,就是你必须要有pin number, 而大店也收credit card,master card, visa 和american express最流行,没有见到收discover的。丹麦物价高,但好处是服务业(打车,吃饭)你不用给小费,而且标出来的价格里已经包括了30%的消费税(真高啊)。如果你在同一家店里一次买了超过三百克朗的商品,可以向店家要一个条子,然后回程时可以在机场退税。(仅限商品,不包括旅馆住宿和吃饭)

和LD的同事一起观看王宫卫兵换岗仪式的时候,这位曾经游历过多个欧洲国家的老大哥总结说,欧洲就象个老人,有着辉煌的历史,而现在只是在吃老本,好在他人少消耗也少,不需要怎样迅猛的发展也能达到平衡。美国则是个成年人,各方面都很成熟,目前稳步发展中,但近年来步履已趋于缓慢。那中国呢,则是个年轻人,有朝气有干劲,发展迅速,但不成熟,需要正确的制度引导才不会误入歧途和走弯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