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出行五日 -- 一泓清水

共:💬7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出行五日

多情的夏季,缠绵的雨。

整整一天两夜,淅淅沥沥一直在下,到现在还是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夜已深,静静的听雨,心也静如止水。

渐渐思绪如潮。

这段时间一直在想着两年前的那次出游。曾经也想为此写些纪念的文字,但是一直迟迟未曾提笔。

当我的心被烦乱与喧闹占据,我知道自己写不出关于那次出行的游记了。当我的情已远离了那次出行,我所能记录的也仅仅是些零散的记忆,再也不能称其为游记了。

虽然一直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意义。但是奈何我已习惯生活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对于外界的一切,对我诱惑真的不大。若不是朋友一再鼓动,也许我不会作出那个远行的决定。那个10.1长假,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苏沪杭五日游。

我原以为,自己会带着惊奇,带着兴奋去远行。原以为可以用心的观赏,留心的记下这五天出游的行程实况,以备日后可以写出有纪念意义的游记。

但是,这一切却都没有成为可能。

当我面对的是噪杂的人群,我内心只有烦乱,也许是我心自扰之,但是我却似乎失去了热情,变得冷漠,木然。

心里眼里似乎再也容不下任何事物。我象蜻蜓点水似的走过了那些所谓的名胜古迹,草草的完成了那次出行,最终竟丝毫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

慢慢忆起那次出游。

第一天,到了上海,曾经让我心仪过的国际大都市。但真正面对她,我却没有一丝心动,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繁华喧嚣,让我感到厌倦。不是她不美,她的魅力依旧,只是我已失却了欣赏她的心情。对于第一天的记忆,我只清楚的记得那个乘凉的夜晚。在吴淞渡口,坐在黄浦江边,静静的星空下,看行船往来穿梭,听船笛偶尔鸣起。任思绪飞扬,想象着曾经与码头有关的帮会旧事......那个夜晚,在江边一直坐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上午,去上海豫园,城隍庙,在那里除了让我记得拥挤的人群,再也记不得其它。下午去了南浦大桥,登上了东方明珠塔,这些都没能让我感到有一丝兴奋,我只是淡淡的随人流涌动。

第三天,去杭州,先去了灵隐寺,曾经的济公活佛,一直被人奉若神明的朝拜着,希望可以赐福与那些心存善念的虔诚的朝拜者。也见到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美的西湖。我心中娇柔妩媚的西子姑娘。在我立于西子湖畔,想象着泛舟湖上,也许,我会感到这是一桩趣事。但是当我和热闹的人群拥挤于一条游船上时,我耳中只有吵闹声,眼前只是一汪水,我看不到西子的碧波荡漾,更感觉不到她的脉脉温情。急促的前行,又让我无暇去想象断桥、想象雷锋塔背后所演绎的那个凄哀忧伤的故事。

对于杭州,这个上天恩惠,赋予人类的天然的大森林公园。当我穿行其中,行走在那可以遮天蔽日的绿荫之下,老实说,习惯了仰首就是蓝天的我,只感到深深的压抑。

第四天,在苏州,我才找到一点点江南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这才是心中的江南,这才是秀丽雅致的江南。干净整洁的城市,江南古典的园林建筑处处可见。去了留园、还去了盘门三景。

在苏州的一个古镇,我试图寻找岁月遗留的痕迹,那古朴的青石板路,已经坑坑洼洼,路边的房子很陈旧了,也许这里曾经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居所,但现在住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知为何让我想起这句诗,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辗转,走到今日,时过境迁,物还是人已非。我一路走去,身边是摇橹的民姑,哼着小调招呼着乘舟的客人。沿路两旁,依然是一些叫卖的商贩,这已是每处所谓的名胜古迹之所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只可惜,这些吵嚷的商业气息让古朴的古镇失却了一份幽静,逊色了一丝江南的风韵。

第五天,去了寒山寺,干净的院落,香客熙熙攘攘,她们虔诚的烧香、拜佛、许愿、祈福。这样的时候,我总会冷冷的站在一旁,似个局外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我无意中还看到一名青年和尚从僧袍下面拿出手机接听,没想到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亦被他们这些佛门中人所使用,我竟无语。

离开寒山寺,开始往回返。

五天的行程就这样匆匆结束。

雨夜,我凭借零星记忆,写下了这些所谓的游记的文字。用粗浅的文字只简单的记录了那个匆匆的行程中的点滴。回想起来,在这个行程中,我不只没有欣喜,亦没有疲倦。我竟然以淡然平静的心态渡过了在江南的五日。我为何这般木然呢?想来,也许我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却不在这一景一物吧!

清水小注:

2002年,朋友鼓动与她一起去旅游。

2004年夏季,偶然写下这篇文字。

心境的不同,

文字里的感情似乎落寞居多,

其实那是一次平静的旅游,

没有兴奋,

当然也没有像文字表述的那样落寞。

凡事似乎都是这样,

心境主导着一切。

似乎快乐与忧伤,

在心,却不关事!

关键词(Tags): #清水随笔#10.1出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