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安—华山—洛阳—少林—开封9日游流水走马记:14日 -- 故园湾里

共:💬50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西安—华山—洛阳—少林—开封9日游流水走马记:16日/下

因此就定下来去碑林了。打车过去很近,刚刚到起步费。门票45大洋,也算不上很贵……好吧,看看九寨沟,看看峨眉山,看看那门票涨价涨得危乎高哉的地方,45大洋算什么啊。尤其等我从第一碑室门口的孝经开始浏览碑林馆藏的时候,这个价格我甚至觉得简直便宜如4.5。孝经,李隆基那家子写的;第一碑室里面十三经,估计是中国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十三经。这些如果还只算一般性,第二碑室和第三碑室我就彻底激动了。进门左手一块,哇,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国宝啊!当年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从这块碑证明了远在唐朝基督教的一支已经传入中国,而且政府对此持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态度,唐人之胸襟可见一斑;右手一块,哇,多宝塔碑,颜真卿啊!大书法家,同时也是有名的军事家,又是个大大有名的忠臣,以致后世纷纷传说他不是被叛军所杀而是兵解成仙;再转个弯,要命了,柳公权!所谓颜筋柳骨,这可不是和颜真卿起名的唐书法家吗?多宝塔碑背后两三步,不是吧?怀素?猛回头,怀素背后还藏着褚遂良,虞世南,……我隔着玻璃贪婪地用眼睛吞食着那一块块珍贵的碑石上或飘逸或庄重或秀丽或雄浑的文字,不行了,激动得眼泪哗哗地了,这些都是梦想中的宝贝啊宝贝!那种心情,简直就像是追星族从来只能隔着屏幕远远望一眼偶像,突然之间偶像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而且还是成群结队的围在旁边。那种满心眼儿里都是激动和喜悦的感觉能让人幸福地晕乎过去,我想杨丽娟碰到刘德华大概也就不过如此吧!颜真卿的碑石居然还不止一块,颜氏家庙碑,争座位贴,颜勤礼碑,好像除了祭侄文稿,我听说过的颜真卿的墨宝几乎都在这里了。当机立断,我转身向碑林大门口跑去,想问他们借讲解器,非得把这些好东东好好地欣赏一遍才行。但是,碑林的工作人员说,时间太晚了,就算借给你你也来不及走一遍的,而且讲解器里的说明其实大部分也只是关于碑石本身的历史典故,和欣赏书法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你那么喜欢的话,还是好好在前三室里多看一会儿吧,好东西都在这里了。虽然不得不承认他们真的是很体贴,但是,我是真的想借并且不吝惜租金价格,这样也不行吗?还真的不行,碑林的同志循循善诱:你石刻艺术还没去看过吧?昭陵六骏(我插嘴:诶不是只剩四骏了么?)也还没有看到吧?最近碑林史无前例展出国宝级文物柳公权的迴元观钟楼铭碑,你不去看很可惜哦!我顿时又@_@了,还还还有好东西……顿时就觉得自己眼冒绿光,如饿虎扑食一般转身直奔石刻艺术馆而去。果然石刻艺术馆门口特别辟出一个展室,柳公权的《迴元观钟楼铭》和仿碑左右分列,而且居然没玻璃保护……我再三努力控制自己破坏形象冲上去抱住真品流口水的冲动,勉勉强强挪步过去,左手抓着右手右手控着左手,想要弯腰看又怕呼出的二氧化碳对珍品造成伤害,离开远点吧又不甘心,真是矛盾啊!可是柳公权的字那是没说的,俊秀挺拔,刚劲有力,金钩铁划(众:打住,再下去就扯到倚天屠龙记了!)唉,虽然我的字被家严评论为类似某种节肢动物移动痕迹,和我的身高一样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但这不妨碍我对人家写得好的字发发花痴啊。好半天我恋恋不舍离开国宝级展厅,里面放着两具石棺——一具说明为李小孩石棺,年代大约是隋,疑为官宦富豪之家安葬早夭的孩子所用。另外一具则是初唐时代,可惜没有拍下它的具体说明。但是这另外一具石棺不像李小孩石棺那样是全封闭的,而是在正面留有一个口,当然现在也被玻璃封了起来。可是透过玻璃,还是可以看到石棺内部每一面都分好几层刻着仕女图。线条流畅,姿态娴雅,在我看来也是上乘之作了。继续深入,里面有献陵搬过来的石鸵鸟啊,石犀牛啊,石老虎啊,石牵马人啊,等等等等,当然最著名最值得一看的还是昭陵六骏里剩下的原件四骏。除了复刻版的飒露紫的画面里照旧有丘行恭为它拔箭,其它五骏或做奔驰状,或做宝马状,看那些骏马身上到处都扎着箭,而据说骑着它们的李世民硬是毫发无伤,这只能说是李同学RP好啊。嗯也许它们可以集体改名叫做“保世捷”?:P

碑林的照片我有点踌躇,因为石碑和字基本都是黑的,而且当天是阴天,光线不好,最后的结果是拍的石碑如果没有抖掉也还是乌黑一块。我要么把碑林的说明牌的照片上一下吧,眼馋眼馋对书法有兴趣的河友们尽快去西安碑林一饱眼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柳公权《迴元观钟楼铭》,国宝~(我拍的是仿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及其说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初唐石棺里的线刻人像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线刻舞蹈人像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渊献陵前的石犀

昭陵六骏:什伐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色纯赤。唐武德三年和武德四年(公元620到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同窦建德、王世充作战时所乘,什伐赤身中五箭,位列东侧三骏之末。

昭陵六骏:青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色苍白,唐武德四年(公元前621年),李世民在虎牢关同窦建德作战所乘。战斗中骏马身中五箭。东侧三骏之中。

昭陵六骏:特勤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色黄白、嘴微黑。唐武德二年至武德三年(公元619~620年)李世民在山西与宋金刚作战时所乘。东侧三骏之首。

昭陵六骏:飒露紫(复刻版)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色紫红。唐武德二年至三年(公元619~620年)李世民在河南洛阳同王世充作战时所乘。战斗中,骏马身中五箭。将军丘行恭为之拔箭。丘行恭表情悲伤不忍,飒露紫因疼痛紧张头颈部肌肉虬结,嘴唇微掀,前腿直立,后腿不自觉前蹬,充分表现出军人和战马之间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原件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西侧三骏之首。

昭陵六骏:拳毛騧(gua)(复刻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黑嘴黄毛的骏马,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世民同留黑闼作战时所乘。战斗中,拳毛騧不幸身中9箭而亡。原件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西侧三骏之中。

昭陵六骏:白蹄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毛色纯黑,四蹄皆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列于西侧三骏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

[img][/img]

[img][/img]

[img][/img]

[img][/img]

已经忘记在碑林盘桓了多少时间,最后是碑林的工作人员要下班了,我被扫地出门了。

在碑林外面的小摊上买了一张大秦景教碑的拓本15大洋,以及一张无名氏的隆中对碑的拓本8大洋。大概还是贵了(这句话我以后不想重复了,凡是有价格的地方看官请自行乱入吧)。可是我千里迢迢从西安背回上海之后,换家严对景教碑、家慈对隆中对继续惊叹赞美。啊,所谓旅游嘛,有这样的效果就OK啦。

碑林博物馆本身也就在南门附近,我步行回湘子庙青年旅社,再次把旅游纪念品丢下轻装上阵去回民坊。

攻略上很多推荐的什么红红酸菜炒米啊,贾三灌汤包子拉,就在回民坊的主干道上,同样因为国人的旅游力量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黄金周而积攒的原因,里面的人不太多,基本上座位是立等就有。怀着对灌汤包子的好奇之心和景仰之情我选择了贾三。价钱真便宜,好象是6块钱一笼,似乎比扬州的小杨汤包还便宜。酸梅汤2元一杯。但是东西一上来,我眼泪又哗哗的了。——继南京和扬州的甜汤包之后 ,我这次终于吃到了味道完全不同的汤包——西安的花椒羊肉汤包!我不知道是不是贾三为了迎合广大西安以外游客的口味,为了掩盖羊肉的膻味拼命地加花椒,那肉馅和汤汁吃到嘴里,都能感到微微的麻的感觉。以至于羊肉馅吃起来的确也和其他的肉馅没什么区别。而且汤也不算很多,以前我家楼下有一家安徽人开的南京汤包馆,一个直径大概在4cm的汤包里能倒出满满一调羹的汤。如果是城隍庙的南翔小笼的话估计还能再多一点。如果一定要说贾三有什么出色之处的话,大概也就是皮比较坚韧,十个包子都没有破皮的情况发生吧。总而言之,我对贾三充满了失望,虽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我期望过高形成的反差,但无论如何花椒包子导致我对酸梅汤的评价也大大降低。甚至连带我对红红酸菜炒米也兴趣缺缺——从其他顾客的盘子里,我看到的也就是一般性的炒饭嘛。于是我怀抱着对部分游记攻略的溢美之词的悲愤,在回民坊里继续乱入,买了一盒清真绿豆糕给我吃素的外婆,买了两只据说的牛骨发簪准备和闺蜜分享,在买还是不买螺钿首饰盒的迟疑中摇摆不定。然后,看到高家大院的入口处,觉得实在没什么再好玩儿的了,买了30大洋的门票进入。

高家大院……

不过如此啦。我觉得因为它是一座建立在晚明清初的民居,而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已经移到北京,经济中心移到江南,西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已经逐渐蛰伏。那么,位于西安的这座明清建筑如果和江南民居比起来,就着实没有多少出挑的地方了。更不用说高家似乎原本是镇江人氏,民居带了更多的江南风格,但拘于物力、财力和官职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说大院里主起居室的那张疑似“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上次我们在浙江武义李氏宗祠叙伦堂看到的那张就还落下几条横马路呢。

但是高家大院有一件东西很好玩,那就是皮影戏。对皮影戏的最初认识,好象是以前某部国产动画片,不过年代久远我也记忆模糊了。随之令其再次进入国人视野的大概是大明宫词,太平公主那段桃花皮影被N多MM在论坛上节选为签名档。所以小小的皮影演播厅里只有我一个客人,三位操作者问我想看什么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就要求太平公主那一段。估计当时操作者们就汗下了。“大明宫词那段倒不是不会,”操作者中唯一的女性,一位西安阿姨说,“但是那段没唱腔啊。”啊,我一想,也是哦。于是他们就给我演了一段“货郎试媳妇”。故事情节挺简单的,一个男青年过两天就要和指腹为婚的MM结婚了,可是万恶的包办婚姻制度下他还没见过未来LD呢。于是他假扮为货郎,挑着货郎担跑到MM村里去叫卖,果然引得MM出门来买东西。他一看,MM很正点呀,心里已经满意了十成九;又试探MM的当家水平,和MM讨价还价,被MM还价还得丢盔弃甲,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一得意忘形就抓住MM的手不放,MM大怒,以为碰到疑似流氓,跑回家去告诉老爸老妈了。年轻人一看不妙,赶紧高高兴兴地挑着货郎担溜之乎也。因为有点方言和唱腔的缘故,我没有能够完全听明白,但有两段听明白了:小货郎色迷迷地抓住MM的手,MM又窘(囧)又怒,曰:这小货郎咋这么讨厌捏!小货郎应:这小MM(错了,原文是姑娘)咋这么漂亮捏!MM一句:咋这么讨厌捏!货郎再应:咋这么漂亮捏!僵持再三,我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第二段能听懂的是MM一怒之下(可能含着泪水涨红了脸)跑回家去了,哎呀小货郎一看,唱:糟啦,俺丈人要拿扁担过来捶俺,俺丈母娘要放狗过来咬俺,俺今天的既定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此时不走俺就走不了啦!唱腔特别诙谐可爱,我再次笑得捶桌。这一段皮影戏大概演了有十分钟,虽然出场人物只有两个,操作人员带乐师一共也只有三个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戏剧的几个要素它一个也没有落下。有缘人请直接到我的yourtube或者土豆去看或者问我要文件。光看皮影戏15元,参观高家大院15元,而且这两项是可以分开的。强烈推荐所有去西安的朋友都有必要去看。

从高家大院出来,在旁边的某个小巷子里买了蜂蜜粽子,打算做第三天17日去乾陵的早餐。然后回旅社,洗洗睡觉。

16日结束。

PS:各位要看照片的请少安毋躁,我目前想趁影响深刻的时候把文字稿写好,在一点一点地往日志里插图片。或者如果大家强烈要求的话,我就先放下后面几天的游记,把照片更新起来更好一些?大家可以提出意见。

又PS:只更新景点展品照片的。个人照片……还是请有缘的人自己想办法在帖子里找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